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云南班老:“三增三赢”绘就幸福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10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以党建为笔、产业为墨,用坚果、橡胶、百香果三大特色产业构筑起支撑乡村振兴的稳固“三角”,绘就出一幅“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幸福画卷。

“我们正加快构建‘1+3+N’产业发展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坚果、橡胶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示范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培育百香果、鲜食玉米等‘小、精、全’特色产业链条。2024年全乡特色果蔬产值突破200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公司收益、农户收入‘三增三赢’。”班老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穆强介绍。

坚果产业:“532”利益分配机制激活共富链

作为坚果产业的重要一环,沧源县三象果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去年从果农手中收购了超过100吨的优质坚果原料,支付了80多万元的坚果款,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农户带来了收益。

1.68万亩坚果树缀满青果,在“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下,坚果产业逐渐成长为班老乡的支柱型产业。“坚果产业收益的50%归农户,让农户直接受益;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20%注入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班老乡基层党建办主任陈欣介绍,“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打造班老乡‘与象归’品牌,让深山坚果变身高附加值商品。”

橡胶产业:6万余亩“绿色银行”淌出富民乳胶

班老乡拥有天然橡胶6万余亩,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辖区内共有992户种胶农户,橡胶初加工企业2家,2024年全年割胶总产量6302.45吨、实现橡胶产值6775.37万元;企业工业产值5405.1万元。

走进沧源县建新橡胶加工厂,橡胶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加工厂副经理黄秀才站在生产线末端,指着刚打包好的产品介绍:“工厂去年产量3000多吨,产值超4000万元。我们吸纳了22名本地员工,他们月均收入能达到4000元。”

为保持产业活力,班老乡不断创新,推广新式割胶工具,减少对橡胶树的损伤;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胶农的割胶水平;企业积极升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班老乡党委、政府加强服务,积极协调,保障企业原料供应和胶农的稳定收益,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百香果产业:订单农业模式为产业拴上“保险绳”

“我们班老乡日照充足,种出的百香果,果肉饱满、清甜多汁!”班老乡宣传干事张蕊切开刚采摘的百香果,香味扑鼻。

这些百香果来自下班老村黄金百香果示范基地。下班老村依托地理优势,探索出“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百香果发展模式,与沧源县润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在东航集团的帮扶下,获得资金支持并签订订单式销售协议。

2023至2024年产销周期内,该基地百香果总产量3.54万市斤,实现总收入20.12万元。基地为本地村民创造23个就业岗位,带动12户农户参与种植,其中农户直接收益9.91万元,合作社收益10.22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从橡胶厂的忙碌车间,再到百香果园里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班老乡的产业正稳稳托起边境群众的增收致富梦。在党建引领下,一条组织强、边民富、边疆兴、边防固、边关美的振兴之路,在这片热土上越走越宽。


上一篇:
王树东率队到印江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下一篇:
山区产业突围的“吨袋密码” ——探访黄冈项目建设年里的“胜利样本”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