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京蒙携手跨越千里的“教育约定”——乌海市借力京蒙协作赋能教育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02

  携手共进开胜景,合心聚力筑锦程。自京蒙教育协作启动以来,乌海市与北京市双向奔赴、立体联动,不断推动京蒙协作由单项资源向双向协同、由输血向造血、由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转变。一幅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京蒙教育协作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育强“种子力量”,驱动理念能力双升级“‘翻转课堂’的效果真不错,我们班的孩子现在上课积极性特别高,小组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班的孩子也是,大家都抢着发言,平常不认真听课的同学也被其他组员带动起来了,课堂氛围特别好。”……在乌海市第十中学备课室,思政组的老师们正在进行集体备课,大家纷纷表示,吕志光老师从北京跟岗培训学习到的“翻转课堂”理念特别有效,经过这段时间的应用,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今年2月底,市教育局组织20位党组织书记、校(园)长、教研员以及一线骨干教师前往北京市第五中学等8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岗研修,全方位学习北京市东城区先进办学、教学经验,吕志光便是其中一员。跟岗学习回来后,他积极将学到的理念和经验与其他老师共享,并一一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除此之外,乌海市教育局还组织50名校(园)长赴海淀区开展为期一周的“领航校长”培训,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园)长政治能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助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选派思政教研员、骨干教师赴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参加“思政一体化”展示活动,全市思政课教师线上观摩,实现京蒙两地教育工作者跨区域联动和资源共享……教育发展,人才是关键。乌海市紧紧抓住校长、骨干教师、教研员这一“关键少数”,精心设计高端研修与深度跟岗项目,聚焦办学理念、知识体系、管理方法的全方位更新,着力培育能引领乌海教育变革的“种子力量”,努力形成强大的“以点带面”辐射效应,助力全市教育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深化教科研合作,搭建专业成长“立交桥”教科研工作是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乌海市积极加入东城区数智教育联盟,组织教师通过“线上联动+线下深研”模式,与北京市优质学校开展学术研讨、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等活动23场,辐射带动5000余位教师参与。4月2日,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召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现场指导,并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专题培训,230余名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校长、骨干教师从中受益;5月28日,市教育局举办宣传贯彻学前教育法展示交流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天子现场指导并开展讲座;6月28日,市教育局联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开展首次高中阶段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与学科讲座活动,全市100余名高中教师代表现场观摩,同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语文、思想政治2个学科的北京名师工作室落地乌海;8月26日,全市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交流展示活动,邀请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娜对全市150余名校长及思政教师进行培训。此外,各区各校也积极推动与北京名校的交流合作:市第十二中学语文教研组深度研习北京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备考方案,提升语文科目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乌达区教育局邀请北京市第五中学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为主题,面向全区教师开展培训,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多元互动交流,架起教育协作“连心桥”教育协作不仅体现在教学和管理上,还延伸到了青少年交流交往当中。6月初,由乌海市教育局、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联合组织的“东城出发邂逅乌海”京蒙学生研学旅行联谊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北京市第一中学和我市第一中学、第六中学、第十中学的师生代表50人,深入探索乌海湖沙海交融的奇观,走进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欣赏书法作品,体会深厚文化底蕴,通过跨地域的实践教育,让两地学子在“真感触、深认知”中强化理想信念。此外,两地还积极开展各类读书、交流活动。4月25日,两地联合举办乌海市教育系统第七届丁香读书节活动,青少年分享阅读感悟、推介好书;5月4日,“京蒙学生共话青年志”活动成功举办;5月19日,“红领巾爱祖国石榴籽一家亲”京蒙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通过云端开展。这些活动搭建起了青少年互动的“友谊桥”,以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校长、教师的能力重塑到教科研的深度协同,再到两地青少年心与心的紧密联结,京蒙教育协作已在乌海绽放出实实在在的育人花朵。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必将为我市的教育未来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篇:
省科技厅到北大荒集团座谈交流
下一篇:
【陕建控股】年发电1.63亿度、减碳13.55万吨!一新能源项目告捷,助力陕北能源转型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