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28

  

  钟玲芳委员: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优化人才政策助力萧山区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委人才办、区住建局和团区委协办,现答复如下:今年以来,我局锚定“青年向往之城”建设目标,多轨并进构筑青年发展生态与技能人才高地。以十大标志性项目之“青荷小镇”、十大行动之“青年发展大会”为引擎,以强化青年人才支持、激发青年双创活力等政策为锚点,聚焦双创扶持、政策兑现、服务载体、引才品牌四大领域持续优化青年发展生态。在技能人才维度立足“技能萧山”战略大局,以“技能照亮前程”行动为总牵引,纵深推进“新萧匠”培育计划,为青年向往之城夯实技能人才基石,持续释放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蓬勃动能。一、目前工作进展(一)精进施策,靶向稳岗纾困1.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落地见效。现阶段,我局着力于构建了分层分类的人才补贴体系框架,并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聚焦提升人才政策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与支撑力,我局以“精准施策、高效兑现、全程服务”为导向,同步推进应届毕业生支持政策“提速扩面”与高层次人才津贴“靶向发力”。今年以来,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应届生首次生活补贴兑现9799.5万元,惠及12531人;二次生活补贴兑现475万,惠及274人;实习生补贴兑现328万元,惠及1075人。同时,兑现五年内硕士生活津贴180万元,审核通过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资格773人。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今年1-6月共计新增A-E类人才2341人,萧山区F类人才6853人,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新进展。2.聚焦重点加大困难帮扶。坚持把重点群体摆在突出位置,多路径强化就业帮扶。截止6月底,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2.5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7.72%;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19万人。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雏雁续航”计划。新增就业见习基地12家,新开发见习岗位1791个,完成年度任务的89.55%。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向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9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居首。3.实行差异化住房补贴政策。为贯彻落实区委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工作要求,我区进一步扩大青年和人才在居住上的保障范围,加大保障力度。在原有我区进一步扩大人才保障范围,加大保障力度,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将大专生也纳入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范畴,给予4000元/年,最长3年的租房补贴。同时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原来10000元/年的基础上增发2000元/年,最长不超过3年。由此进一步降低青年人才的居住门槛,让青年人才能留得住。(二)政企合一,优化育才生态1.聚合政企资源,激活青创动能。青荷小镇项目核心区块选址杭州湾智慧谷二期C座4-10层,总面积1.75万平方米。在空间规划上,四层“青创综合服务空间”设计方案已初步完成,涵盖了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青创驿站及创新创业集聚中心等重点功能区。精装交付标准及租金细节等已与承建方环投集团下属商管公司、安居集团达成一致。2025年已申报预算经费2000万元,涵盖房租、物业及运营服务等核心支出,财政支持稳步推进。首期计划引进60个青年创业团队,计划带动就业1000人。2.构建政策体系,延长扶持周期。青荷小镇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构建“准入-扶持-退出”全链条政策体系。给予入驻企业每日0.5元/平方米的租金及三年孵化期,期满达标(如累计融资1000万元、营收2000万元或获评专精特新企业等)可再享三年租金优惠。准入条件精准聚焦青年人才,要求创始人年龄40周岁以下、持股不低于20%,企业需连续3个月带动青年就业10人以上。此外,深化小镇“一心多点”布局,以小镇青创驿站为核心点,联动周边社区、创业园打造多个“青创试验田”。目前已与北干街道听澜社区、水务园区、泰岳数字港园区协商达成初步共识。3.贯通校企资源,拓展职业通道。2025年,持续挖掘校企合作潜力,成功推动萧山技师学院与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化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龙头企业达成年度战略合作。创新推行“工学一体”育人模式,聚焦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需求,依托现代产业人才学院,探索开设“订单班”。推动企业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作为”。推进自主认定,增强企业人才“黏合度”。扶持荣盛、恒逸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自主评价,支持科百特、先临三维等领头羊企业开发行业性技能评价标准。4.夯筑技能根基,畅联职业经纬。出台《关于深化“新萧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锚定六大核心目标,推出涵盖15条实打实的政策,贯穿技能人才引进、培育、评价、使用、激励、保障全职业生命周期。开展“技能照亮前程”行动,举办“青创未来技动萧山”2025年职业技能系列竞赛。上半年成效显著,新增技能人才5181人,其中制造业技能人才2500人(数量居全市首位)。完成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10014人次。加快“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在瓜沥、临浦、河上3个中心镇建成技能培训站点,全区已建成技能型乡村(社区)8个、技能型企业89家。(三)协同增效,信息一键触达1.政策集成“一键查”兑现跑出“加速度”。我局立足青年视角,为青年人才量身打造“萧然青才卡”,并开发建设“萧然青才”小程序。集成青荷驿站、实习生生活津贴等“零成本”求职支持,应届生生活补贴、租房补贴等青年融萧首位需求于同一模块,给予初来萧青年首站指导。2月14日“萧然青才卡”上线首日注册人数破万,目前用户数突破12万。凭借功能集成化、服务精准化、体验便携化等优势,“萧然青才卡”实现了青年人才政策兑现、公共服务、文娱活动、运动体验、金融消费等一卡礼遇,给予初来萧山的青年“一站式”指南,实现青年到萧山的无感融入。2.标准清单简流程,三式协同快易办。对政策兑现流程进行标准化梳理,明确申报材料清单,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明确规定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全面落实“杭帮彩”服务机制,推进一体化人才服务,构建“一站式、代办式、数字式”的优服体系。今年1-5月,引进人才居住证审核通过5500余人,办理各类毕业生档案转移达8000余份次,实现集体户挂靠业务办理“跑零次”。3.云端线下双轨并进,聚焦青年人才招引。开展“潮启WE来”校园巡回招聘活动,举办各类招聘活动89场。上半年走进11个重点城市40多所高校对接人才需求,累计接收简历6000余份。今年以来招引35周岁以下大学生1.92万人。与此同时实施“云上汇才”工程。将指尖流量转变“就业流量”,以萧山人才网为载体,设城市宣传、政策推荐、企业展示、招聘专区、服务专区五大功能模块,覆盖国内100所双一流高校和多家区内名企。线上开启萧山非遗文化之旅,全面介绍萧山地域魅力,传递萧山文化底蕴,给求职者带来“沉浸式”求职体验。二、下阶段工作打算我局将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大局,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不断拉高人才工作标杆,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以更高标准推进“青年向往之城”建设,让青年“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打造全省青年发展标杆持续发力。1.打造青年向往之城,优化人才招引政策。全面启动“潮启WE来”秋季全国高校巡回招聘,赴30余所高校举办校园双选、政策宣传和校企合作等系列活动,提升招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全年引进青年大学生增量稳定在全市第一梯队,硕士以上人才占比持续扩大;在技能人才方面,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技能人才培育,全年新增技能人才1.5万人以上,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与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1.38万人次以上,到年底力争全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达36%以上。实施“匠苗”培育工程,下半年新建1个区级青年实训基地、2个乡村(社区)实训基地,全力支持河上镇膜力产业社区打造省市级技能培训站点精品样板。2.打造青年优享生态,双向奔赴成就人才。为青年创业提供平台,全力打造“青荷小镇”青年创业标杆,持续擦亮“青创萧山”品牌,年底投入试运营后力争首期青年创业企业入住率超60%,明年满额招募60个以上优秀青年团队入驻,并联动周边社区、创业园打造多个“青创试验田”。积极促成第九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优质项目落地萧山。出台《萧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做强省级信息科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高能级“一站式”求职创业综合体。推出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做好人才认定、生活补贴审核等工作。推进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建设,加快落实编制商调程序,塑造“人才成就萧山、萧山成就人才”良好生态。3.构建技能政策体系,激活青年成长动能。深化政策体系,立足制造业产业实际和高技能人才紧缺痛点,持续深化实施《关于深化“新萧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锚定六大核心目标,全面落实贯穿技能人才引进、培育、评价、使用、激励、保障全职业生命周期的15条务实政策。强化青年培育,突出青年导向。深化首席技师(萧然青年技师)评选机制,实施“匠苗”工程,在江南科技城青年集聚地布局青年实训基地,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定向开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技能培训并配套资金支持,以政策精度激活青年技能人才成长动能。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7月31日

  

上一篇:
农贸市场迈入“云”时代浙江杭州市社:数字化运营破解农贸市场上线难题
下一篇:
挪步园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成功签约黄梅县举行产业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