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构建“金字塔”监督体系 赋能国企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5-08-27

  

  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产业有限公司在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浪潮中,主动顺应变革趋势。在国企改革深化背景下,历经“探索、规范、深化”三个关键发展阶段,成功构建起一套以源头防治为坚实根基、监督检查为有力支柱、案件查办为强大震慑的“金字塔”大监督体系,为企业治理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有效推动了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稳健发展。一、改革背景:“大监督”体系构建的必然需求在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积极求变。其先后重组5家公司,旗下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自主权大、资本构成多元,这种“多元共生”的格局在激活发展动能的同时,也让监督体系建设陷入多重困境。资本利益诉求的差异化导致监督标准难以统一,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民营资本短期收益等诉求交织,传统“一刀切”的监督手段极易引发利益冲突;权力运行的分散化使监督穿透力严重不足,而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壁垒,让总部难以及时捕捉廉洁风险点。在此情形下,神木煤化工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巩固清廉国企建设成果,将监督关口前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试图实现“向监督要效益”,推动监督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二、改革举措:构建“金字塔”监督体系的实践探索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打造的大监督体系,以清晰的“金字塔”结构为框架,从根本、支柱、震慑三个层面,全方位筑牢企业监督防线。(一)“金字塔”体系的稳固根基:源头防治源头防治是体系的底层根基。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纪委深入调研混合所有制企业特性,从制度建设破题,牵头“大监督”体系运行,制定了《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方案》,配套下发了纪委监督工作任务清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措施清单、职能部门监督责任清单、党风廉政群众监督员履职清单4项监督清单,以及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风廉政群众监督员工作管理办法2个制度机制。这解决了各监督主体“要干什么、怎么干和怎么监督”的难点痛点问题,实现履责“一单清”、监督“一单明”。在源头防治中,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搭建了红色警示教育、黄色提醒教育、绿色清廉教育“三色”廉洁教育平台,将党风廉政建设及廉洁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月工作例会同步开展警示教育,持续深化清廉建设,强化源头预防。(二)“金字塔”体系的核心支柱: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构成体系的坚实塔身。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协助党委构建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四责协同”责任体系,每年逐级签订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开展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等,压实责任链条。同时,提升监督质效,做实监督检查。围绕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生产经营核心任务,贯通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聚焦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干部作风等重点工作,构建“一账四清单”机制(监督清单、问题清单、反馈清单、整改清单),对所属单位开展常态化检查。督促建立业务部门自查、专业部门监督、审计纪检追责的层级递进防控,推动纪检监督、审计监督与业务职能监督力量统筹衔接机制,提高监督的主动性、实效性。(三)“金字塔”体系的震慑顶点:案件查办案件查办位于塔顶,发挥关键震慑效应。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纪委协助党委做好“大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协助推动职能,组织召开了“大监督”体系动员部署会、座谈交流会和工作推进会,定期向党委班子通报“大监督”进展情况。坚持正风肃纪,狠抓案件查办。保持高压态势,对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同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查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侵占挪用等行为;精准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紧盯隐蔽变异“吃喝风”。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线索,神木煤化工纪委深挖彻查,绝不姑息。一旦查实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所属能源公司的试点,成立了由班组、车间、机关部室共同参与的监督委员会,协助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不断凝聚监督合力。(四)差异化监督手段促管理防风险在“金字塔”体系框架下,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运用差异化监督手段精准发力:聚焦“小切口”撬动管理升级: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通过谈心谈话、提醒函询、约谈提醒等方式及时纠偏。神木煤化工及所属单位选聘39名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充分发挥其政策宣讲、信息搜集、督促落实作用,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监督筑牢风险防线:将监督嵌入企业发展全流程,重点加强对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针对物资采购领域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招标采购合法合规。所属单位按“一图三清单”要求(业务流程图、权责正负面清单、廉洁风险清单、防控措施清单),围绕重要环节和岗位绘制业务流程图,制定权责正负面清单、廉洁风险清单及防控措施清单,初步构建起“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大融合”提升监督效能:筹划制定《关于加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的实施意见》,明确纪委、审计及业务部门在资源共享、协同检查、线索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流程,统筹各类监督力量,完善信息共享和问题线索移交制度,形成“查、改、治”一体推进机制,推动改革成果高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改革成效:正风肃纪显实效(一)强化执纪问责,筑牢纪律防线2024年,神木煤化工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在执纪问责方面,公司本级处置问题线索3件,立案1件,给予党纪处分1人次、诫勉谈话1人次;所属各单位纪委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9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6人次、第二种形态3人次,同时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以刚性问责筑牢纪律防线。(二)提升监督质效,确保整改落地监督质效持续提升。全年制定监督清单8份、明确监督任务125项,推动监督精准化开展;围绕11大类监督工作开展4轮次检查,累计反馈问题54项,通过构建“查、改、治”闭环机制,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三)深化廉洁教育,推进阵地建设廉洁教育与阵地建设同步深化。通过发布廉洁提醒函9次、拍摄展播廉洁过节微视频4次、召开节前警示教育会4次、组织榆林等地廉政及红色教育2批次,辅以廉洁宣传栏、书籍发放等形式,全方位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统筹推进“5+N”清廉单元创建,成功打造清廉部室4个、清廉车间1个、清廉机关1个、清廉支部1个,以点带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用扎实成效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四、经验与启示(一)制度筑基:以系统化制度破解监督“无序化”难题国企监督体系构建必须以制度系统性为前提,通过制定实施方案、配套监督清单和制度机制,明确了各监督主体的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和重点任务,让党委、纪委、职能部门、群众监督员等各类主体履责有依据、监督有标准,这样就从根本上破解了“监督碎片化”“责任模糊化”的难题。这种“以制度定规则、以清单明权责”的做法,既能破解混合所有制企业监督标准不统一的困境,又能打通“跨层级监督难”的堵点,为监督体系高效运转筑牢根基。(二)协同聚力:以多元联动激活监督“穿透力”效能在具体举措中,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构建“四责协同”责任体系(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等),通过签订责任书、考核评议等压实责任;同时推进纪检监督、审计监督与业务监督统筹衔接,试点成立跨层级监督委员会,选聘39名党风廉政群众监督员延伸监督触角。这些实践印证:监督效能的释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联动。唯有打破“纪检单打独斗”的惯性,推动党委、纪委、业务部门等多方力量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联动”。这种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监督合力,既能提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关键少数”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穿透力,又能凝聚起“全员参与监督”的合力。(三)融入治理:以全流程嵌入实现监督“价值化”转化差异化监督手段的“小切口”能够聚焦关键环节纠偏、也能筑牢风险防线,将监督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了“向监督要效益”的目标。这一探索表明了国企监督的终极价值在于与治理体系深度融合。从源头防治到过程监督、再到结果震慑,监督唯有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链条,才能从“事后纠错”转向“源头防控”,从“廉洁保障”拓展为“效益增长引擎”。这种“监督即治理”的理念,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将监督成果转化为风险防控能力、决策优化效能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构建的大监督体系,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强大的治理效能,为国企在复杂产权结构下实现监督与治理融合提供了生动样本。未来,神木煤化工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扣国企改革深化要求,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监督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优化“金字塔”体系的层级联动机制,细化差异化监督手段,强化科技赋能监督,推动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

  附件下载

  

  

上一篇:
【陕投集团】金泰化学神木电石:“一降一增” 效益提升见实效
下一篇:
【陕汽控股】新能源汽车装调工大赛在宝鸡开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