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砥砺奋进七十载华章再续谱新篇——庆祝广西区社成立七十周年
发布时间:2025-08-25

  

  八桂大地,丰收在望;供销合作社,华章再续。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成立70周年。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广西区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要求,主动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坚守为农服务根本宗旨,以实干诠释供销担当,以汗水浇灌丰收希望,在广袤的壮乡大地上印下了一个个服务“三农”的坚实足迹。根植沃土赤诚为农1955年8月,全省供销合作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广西省供销合作社正式成立(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在经历了与国营商业“三合三分”之后,1997年4月,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自治区、市、县(市、区)和乡镇供销合作社四级组织机构日臻完善。用双脚丈量八桂山水,用真情服务壮乡百姓。计划经济时期,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坚定扛起“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任,供应化肥、农药、农具等生产物资,收购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销售油盐酱醋等生活日用品,有效保障了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供给。从桂西那坡的边陲小镇到桂东苍梧的江畔村落,从桂北龙胜的苗岭侗寨到桂南防城的滨海渔村,在这一时期,广西区社结合地域特点规划网点布局,快速推进基层社建设,搭建起覆盖农村的经营服务网络,把生活必需品送到农民家门口,同时收购地方特产,既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也为国家工业化发展积累了物资。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广西区社启动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恢复三性”为核心的改革,重新焕发组织活力;推行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放开、分配放开的“四放开”改革,释放经营活力;实施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经营网络“四项改造”,着力推进自身综合能力提质升级。与此同时,全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吸纳农民入社,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完善经营服务网络,增强为农服务功能。改革潮涌破局立新改革浪潮涌动八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在全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并于2016年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和推动全区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合作方式、农村金融体系和治理机制创新,着力构建以联合社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促进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综合服务拓展,全区供销合作社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2025年,聚焦“供”“销”“服”主责主业,广西区社开展“三有三实三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示范基层社建设、社有企业改革“两个突破年”行动,织密农资供应、现代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张网络”,强化系统经济运行、重点项目、供销品牌、职业教育、党的领导“五个保障”,推动全区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突破成为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鲜明注脚。广西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发展基础持续夯实,社有企业发展质效逐步提升,经营服务网络日趋完善,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全覆盖,率先探索“县基一体化”管理机制和“监审合一”机构建设,获得全国总社充分肯定,并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推广。过去五年,全区系统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保持两位数增长。砥砺奋进实干谱新篇14个地级市供销合作社、91个县级供销合作社、1059个基层供销合作社、10532个农村综合服务社……在深化综合改革中稳步发展的广西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将为农服务的答卷写在大地上。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广西区社加快搭建农资供应、农技咨询、农机供需对接等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与中国供销集团下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防城港农资储备中心库,健全农资储备、调运、配送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创建广西农资行业协会,推动系统农资企业向县以下延伸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确保农资供应量足、价稳、质优。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529个、庄稼医院789个,整合资源开展“菜单式”“保姆式”托管服务,把精准服务送到农民身边。2024年,全区系统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78.93万亩次,服务覆盖粮食、糖蔗、茶叶等特色产业全链。产销两旺,才能实现丰产又丰收。立足流通主责主业,广西区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网络优势,着力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持续打造广西供销大集品牌,开展供销大集进集市、进机关、进学校、进景区、进粤港澳大湾区等系列活动。2024年,广西区社举办供销大集2802场次。在此基础上,广西区社加快打造面向粤港澳和东盟的产销对接平台,每年举办“粤桂协作消费帮扶产销对接活动暨广西名特优农产品推介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供销大集”,多举措促进农产品销售。同时,发挥广西“832平台”和在广东省广州、深圳、惠州建设的3个广西供销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作用,推动农产品“出桂入湾”。作为自治区统筹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副召集人单位,广西区社围绕农村流通升级,统筹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加强工作调度,整合资源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已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04个、中心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942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4638个,12万余个自然村实现“村村通快递”,14325个行政村实现“快递天天送”;已建设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83个;建设农产品产地保鲜仓5113个,库容量456.57万立方米。扎根乡土的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服务末梢,深耕市场的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引擎,二者协同为供销合作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广西区社实施示范基层社建设“突破年”行动、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突破年”行动。截至2024年底,全区系统社有企业达498家,自治区本级社有企业59家。其中,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三鹤”六堡茶品牌价值提升至9.78亿元,位居中国茶品牌14强,稳居广西茶叶企业产品品牌首位。人才是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发展的动能。广西区社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出发,持续推进直属院校创新办学模式。产教融合取得新突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发起成立全国民族餐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多所院校被纳入自治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试点;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持续深化,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推进“衣·食·商”三大国际平台(衣路工坊、伊尹学堂、电商谷)建设,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参与“中老国际产教融合发展联盟”老挝新能源汽车维修等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目前,全区8所直属院校在校生达6.5万人,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七十年栉风沐雨,广西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三农”同向,在畅通城乡循环、保障民生所需、贴近群众服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西区社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全国总社和自治区部署的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扎根农业农村,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创新,增强综合实力,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全区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更大贡献。(责任编辑:李安)

  

上一篇:
【北大荒电子交易平台】肇源农场2025年社会公益性事务两供两治一业项目二标段
下一篇:
湖州船舶全域电动化引领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发展推进会顺利召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