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康养产业步入多元创新时代——来自海尔、京能、科思达的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5-08-14



近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8%,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0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关切。在老龄事业发展顶层设计方面,近年来一系列重磅举措出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纷纷提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调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

在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创新驱动与消费观念迭代的多重作用下,不少市场主体深耕布局康养赛道,以多元化供给、智能化技术与生态化协同,共同勾勒出银发经济的繁荣图景。

需求分层破局:从“普惠覆盖”到“精准触达”

康养消费市场的核心矛盾,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不同健康状态、生活习惯的老年群体催生了差异化的需求图谱,而企业对需求的深度拆解成为打开市场的关键钥匙。

海尔康养的实践颇具代表性。“我们基于对老年群体身体状况与生活需求的调研,将目标用户细分为活力、介助、介护和康复四大类。”海尔康养产业品牌营销部部长王全喜表示,海尔聚焦健康、卫浴、睡眠、出行、康复五大核心场景,为用户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1+5+N智慧养老全场景解决方案”。

针对注重生活品质的活力人群,海尔康养推出智能马桶、AI智能床、按摩椅等科技产品;为腿脚不便的介助人群设计智慧助力浴室空间,通过扶手马桶、可平移浴室柜、智能电动轮椅等适老化辅具解决安全痛点;对行动不便的介护人群,以臻爱护理床实现起背抬腿、整床升降等功能,并依托智慧康养云平台实时监控健康状态;面向康复人群,则新增上下肢运动器材、膝部按摩器等产品,助力身体机能恢复。

王全喜说,海尔打造的这种智慧康养全场景解决方案,实现了对不同康养人群需求的精细化响应。

京能集团所属北京康养集团紧贴老年人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三种形态相互衔接补充的养老服务网络。在白纸坊打造首个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中心,创新推出“北康养e家”平台,形成“五端九化三覆盖”运营模式,满足居家服务便捷化、专业化需求。在紫竹院,北京康养集团率先落地北京首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供给新场景,创新“以院统站带点辐射居家”模式,统筹辖区内各类涉老服务资源有效联动、协同运营。

为聚焦新时代活力老人旅居需求,北京康养集团规划设计了30条“冬南夏北”旅居线路,发布“驿家人”30天长旅居产品,为老年人打造集健康养生、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多元化旅居康养产品。

“我们通过接收市属培疗机构,将其成功转型为普惠型养老机构、护理院、培训基地、旅居酒店等多元服务设施,既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存量,又进一步促进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北京康养集团总经理赵志刚表示,集团近年来积极整合诚和敬、颐寿轩、老年福、金隅养老四大品牌资源,组建首都国企养老的“集团军”。

据悉,截至2025年7月,北京康养集团运营管理床位超 5500 张,社区居家站点264个,服务覆盖北京十六城区,惠及超50万老年人,实现了“普惠性”与“精准性”的有机统一。

健康食品作为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蓝莓在中国的消费量预计在未来3年增长一倍。”浆果企业科思达中国区总经理穆晨晖介绍,科思达正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引进适配中国人口味的新品种、拓展树莓等浆果品类来满足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对天然营养的需求。

蓝莓这种小巧玲珑、色泽诱人的水果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很多康养人群的健康选择。“在科思达,我们相信‘自然健康’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深植于品牌和日常行动中的理念。”穆晨晖表示,在推动蓝莓产业与康养消费结合过程中,科思达开展了“莓好生活”项目,将新鲜蓝莓和蓝莓制品融入日常营养餐单,并通过科普讲座和农场体验,让消费者直接感受蓝莓的健康价值与自然魅力。

技术与生态双轮驱动:康养产业的智能化革命

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硬支撑”与生态协同的“软环境”。从智能硬件到数字平台,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联动,企业正以系统性思维推动产业升级。

海尔康养聚焦智慧科技,以康养云平台为核心,覆盖健康、卫浴、睡眠、出行、康复五大场景,联动N款适老产品,实现从单品智能到场景互联的跨越。更值得关注的是其3790智慧养老体系,以城市康养综合体(3)全方位能力核心,辐射周边社区店(7),覆盖居家养老(90),不仅解决了传统老人不愿意进养老院的痛点,还帮助用户成功实现了“一个新家、二代养老、三代财富”的共赢局面,为推动养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启示。

北京康养集团以“数字康养”战略打通服务全流程。对内,通过数智化软硬件提升服务效率,为老人提供更智能、便捷的居家和机构养老服务体验;对外,依托“北康养e家”平台聚合社会资源,构建面向产业上下游、促进跨行业合作的康养服务生态圈,同时承接运营“北京养老服务网”,实现机构、驿站、助餐点、人才、志愿等资源“一网通查、一网通办”。

在农业端,科思达则以技术保障健康食品供给。其所有农场通过 Global GAP认证,从基质管理到采收运输均符合全球标准。作为全球首个将无土基质技术应用于蓝莓种植的企业,科思达在种植模式上持续进行研发与优化,确保蓝莓在营养成分、口感和安全性上都保持最佳状态。

为最大限度地锁住果实的新鲜与营养,科思达通过完善的供应链布局实现蓝莓从采摘到冷库保鲜严格控制在2小时以内。“我们可在全程恒温冷链环境中,在72小时内将蓝莓送达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享用到高品质的新鲜浆果。”穆晨晖说。

从家电巨头到能源国企,再到品质农业,不同领域的探索实践证明康养产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当技术突破痛点,当生态覆盖全域,当服务触达人心,银发经济将不仅是万亿级的市场蓝海,更将成为守护老年人尊严与幸福的民生底色。


上一篇:
吉安局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下一篇:
《低温甲醇洗工艺副产二氧化碳气体》(送审稿)等2项团体标准通过技术审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