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长沙市数据局对长沙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10



对长沙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147号建议的答复

谭林代表、黄丽丹代表:

你们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立足本地产业特色,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我局认真办理。我局立即组织相关处室对建议内容进行了研究讨论,现综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产业规划布局,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对标数字中国、数字湖南整体规划布局,组织市直单位、园区、各区县(市)开展“十五五”数字长沙总体规划、专项(区域)规划编制,“一盘棋”谋划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对标《湖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文件,牵头起草《长沙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并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调度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二是充分发挥园区产业牵引与集聚效应。如湘江新区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大力建设“数字新区”,推进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先进计算、北斗卫星、碳基材料、细胞与再生医学四个“C位产业”;天心经开区以数据要素交易为核心,建设全国第五、中部首个获批交易牌照的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发展数商会员902家,上架数据产品5627个,累计交易额突破33.8亿元;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优秀示范基地,以“文化+科技”为鲜明特色,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音视频产业高地,2024年园区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5.32%,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0.91%。三是是构建协同发展的数据标注产业格局。以建设国家数据标注基地为契机,制定《长沙市关于推进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和《长沙市关于推进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建设若干政策(试行)》,构建“1个综合标注基地+N个行业标注基地”产业布局,覆盖视频文创、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形成“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效应。成立省级产业联盟和市级标注协会,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级标注产业图谱,吸引蚂蚁集团、阿里集团、海天瑞声等龙头企业落户。建成医疗、文旅、工业等高质量数据集36个,规模达1.5万TB,带动相关产值超40亿元,相关成果和经验在全国数据标注基地先行先试现场会上获推介。

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化要素支撑体系

锚定资金、人才、技术三大核心要素,构建多层次支持体系,为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一是高度重视资金要素保障。在资金要素保障上,我市构建多层次基金支持体系。2024年12月印发《长沙市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总体实施方案》,构建“1+5+N”的政府投资基金总体架构。截至目前,市本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设立长沙奇安麒麟创业投资基金等12支主投方向包含数字产业的子基金,认缴规模48.55亿元,实缴规模18.04亿元。同时,市本级也积极引导其他存量基金投资长沙市数字产业,目前已投资湖南磐云数据有限公司等12个长沙本地数字产业项目,投资总额合计3.11亿元。二是注重人才培育。政策支持方面,持续推动人才政策升级迭代,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高精尖人才领跑工程等重点支持范畴,对高精尖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补贴与200平方米全额购房补贴,紧缺急需人才最高获50万元奖励补贴;出台《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人才政策十条(试行)》,赋予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资格。在服务保障层面,对ABCD四类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提供20余项专属服务,并创新推出“优才贷”,为人才个人与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等平台,开展“融链行动”等系列活动,促进产才深度融合。分层培育方面,联合国防科大等“双一流”高校,依托“强基计划”培育高端研发人才;支持湖南工商大学等通过特色班级与“订单班”输送产业中坚力量;推动高职院校动态调专业,校企共建培养计划,依托“双师型”队伍与技能竞赛,培养适配产业的技能人才。三是深化科技创新。以“揭榜挂帅”和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强化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供给,通过市自然科学基金组织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在数据存储与分析、智能芯片等关键领域,布局一批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项目。获批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省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数据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速推进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加快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开展科技成果商业化价值验证,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卡脖子”技术孵化转化。

三、深化数据共享应用,释放要素市场价值

构建覆盖数据管理、共享、应用和运营的全链条体系,政务数据开放利用水平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强化数据资源管理机制。印发《长沙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配套制定数据采集、治理、分析、服务、安全等9个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规范。率先全省制定《长沙市数据官制度建设实施意见》,建立由300余人组成的首席数据官队伍,实现全市数据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是提升数据共享应用质效。建成新一代城市数据中台,汇聚全市政务数据200多亿条,累计响应近5000项数据共享需求,打造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的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新范式,结合AI技术实现快速找“数”用“数”,深挖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开发利用质效。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开放数据总量达8343万条,累计调用超3180万次。省市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推进,完成省市平台对接,发布数据目录2718个,依托省大数据总枢纽,已实现24家省级单位的216张数据表、140个服务接口回流,数据总量达12亿条。“大数据+监管”通过共享企业社保、工程建设项目、信用黑红名单等数据,为2.4万余个项目交易提供全过程监管支持,辅助7000余家住建企业完成申报资质核定、专业作业备案资格审定;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归集救助对象情况,动态监测困难群众医疗、残疾、受灾等42类信息,主动筛查符合条件的社会救助对象,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开展线上发放资格认证47.72万人次;综合治税平台对数据进行融合、比对、挖掘和利用,建立税收风险模型,加强税源管控,每年补缴入库税收10亿余元;“金融大数据平台”融合各级数据资源构建金融专题库,助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辅助批复授信1259.6亿元。三是推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积极参与湖南建设全国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专项工作,承担29项任务,着力在数据产权登记制度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国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实现突破。创新开展数据资产入表试点,2024年由国资、财政、数据部门协同完成市水业集团等5家国企数据资产管理和入表首批试点,今年将实现市管国企数据资产入表全覆盖。率先开展政务数据授权运营,建成全省首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平台,已开发上线44个数据产品,签约落地医疗健康、商贸流通、数字金融等领域23个场景。建设全域数字资产保护及交易平台——“中国V链”,搭建全国首个数字文化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建成医疗、文旅、工业等高质量数据集36个,规模达1.5万TB,带动相关产值超40亿元,着力赋能长沙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之城”。入选全国首批开放信用监管数据试点城市,发改、市监、数据部门联动推进信用数据开放,已整合24类2.2亿信用数据资源,形成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框架。

四、聚焦应用场景牵引,推动数实深度融合

将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应用场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4年长沙数字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跻身“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推动应用场景建设,先后发布数字化转型场景清单5批次共544个应用场景,总投资额近205.43亿元。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长沙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近5年累计推动166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7000余个应用场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起草推进全市平台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拟制定平台经济支持政策,旨在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有成长潜力的数字平台企业。二是加大精准指导力度。积极向上争资争项,2025年指导企业争取数字经济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超2亿元。推荐我市“湖南兴旺科技集团巴基斯坦新一代国家骨干光缆建设项目”“马栏山实验室AI视频翻译-短视频出海”2个典型案例申报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举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南分赛长沙赛区,参赛企业及获奖数量居中部城市之首。岳麓峰会、世界计算大会、北斗规模应用峰会、世界智慧城市大会等影响广泛。创新开展数据比武大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比武,吸引全国数百家企业参与。举办长沙打造研发中心城市应用场景对接会,发布场景需求56项,形成“需求牵引研发、技术赋能场景”的双向对接。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沪治周、中博会等重点招商平台,加强对长沙数字经济产业项目的宣传推介。

五、拓展跨境流通通道,提升开放发展能级

长沙依托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文化贸易三大抓手,推动数据产业“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跨境电商方面。2018年中国(长沙)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2020年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正式获批。长沙构建了政策、产业、市场、物流、人才“五位一体”跨境电商生态圈,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注入了强劲动能。长沙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及孵化中心总数达12个,海外仓超50个,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约5200家,2024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27亿元。安克创新、美迈科技位列亚马逊全球TOP100卖家第二和第五位。2025年6月启动长沙中非跨境贸易平台,亚马逊云科技设立“出海赋能中心”,提供云计算、AI技术及全球资源。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打造“中非跨境电商产业园”,整合物流、支付、数据服务。二是企业出海。三一集团与印度尼西亚Jhonlin集团签署2000台挖掘机订单,价值估计达18亿元,创造全球最大单挖掘机订购纪录;山河智能设备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挖机在欧洲的保有量超过3万台;新亚胜的LED显示屏闪耀奥运会、欧洲杯赛场,海外业务占比超85%。浏阳花炮借力B2B国际跨境电商平台,让浏阳烟花绽放世界。2024年浏阳烟花爆竹产业出口额达65.8亿元,同比增长24.9%。三是文化贸易方面。马栏山对外文化贸易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出海”支持服务。本土打造的综艺、纪录片、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持续在海外热播,实现 “文化出海”与“技术出海”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规划,深化要素保障,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跨境流动管理与服务,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培育壮大产业生态,全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数据产业高地。

感谢你们对长沙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关心。

长沙市数据局

2025年7月31日


上一篇:
“结对共建促发展 距离融合谱新篇”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
【两区动态】三喜临门!阿拉善高新区 “小个专” 行业党群团组织成立暨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