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陕西日报】延长石油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产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10



作为能源企业,如何解好绿色发展这道必答题?

“我们实现了废水近零排放。”7月31日,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能化公司”)公用工程中心主管张小娟说。

榆能化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与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大型煤、气、油综合利用化工企业,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靖边县。这里富集煤、油、气等资源,同时是生态脆弱、严重缺水的地区。“我们建成国内首套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系统,采用‘污水处理装置+回用水装置+再生水厂’工艺,将生产运行期间产生的所有废水、生活污水、厂区收集的雨水处理后回收再利用。”张小娟介绍。

废水全部进入再生水系统,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运行的水耗,还避免了化工废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榆能化公司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系统投运以来,公司废水回收利用率达到97%以上,平均每年节水2000万立方米。

在能源领域,煤的化学成分中碳多氢少,石油、天然气的化学成分中氢多碳少。能否将3种原料结合,通过“碳氢互补”的方式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碳排放?

在榆能化公司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榆能化聚烯烃中心,高塔林立、储罐星罗、管廊交错……全球首套30万吨/年高压聚乙烯装置正在这里运行。“近年来,该装置已生产出9种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产品,累计创造收益超60亿元,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相得益彰。”榆能化公司聚烯烃中心联合三车间负责人郭见誉说。

榆能化公司建成投运的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填补了世界空白。该项目通过“碳氢互补”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具有煤油气结合、物料综合利用等显著特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00余万吨、二氧化硫500余吨。与现代煤化工项目相比,能源转化效率、碳资源利用率分别提高16.88%、17.74%,开创了资源清洁转化新路径。

近年来,延长石油聚焦绿色发展,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推动能源产业发展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位于延安市安塞区的杏子川采油厂化38注气站,是我国首个获碳封存领导人论坛(CSLF)国际认证的全流程一体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碳阵地”,搭建起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压裂、封存及安全监测全流程一体化的先进技术体系,同时构建起二氧化碳“源头减排—循环利用—永久封存”的低碳产业链。“向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能够降低原油的黏度,使其流动性更强,更容易将藏在岩层缝隙的原油‘驱赶’出来。相较于注水驱油,原油采收率可提高8.1个百分点,还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用水。”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博士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杨红介绍。

为深入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近年来,延长石油还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项目,目前已形成新能源装机300兆瓦,正在建设榆林21万千瓦光伏、黄龙15万千瓦农光互补和志丹、安塞10万千瓦风电项目,积极推进油气田零碳工程1吉瓦风光微能网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和产品的含“绿”量、含“新”量。

不只是新兴产业领域,延长石油的石油、天然气、煤电等产业同样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绿色样板工厂“多点开花”。

近年来,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绿色发展,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大力推广环保清洁工艺、设备,从源头防治污染,减少生产对自然生态的影响。2024年,该公司累计植树151.08万株、种草705.34亩、绿化道路343.68公里、新建清洁井场256个、维护井场959个,采油区呈现出“景中有井,井亦为景”的景象。

“我们重点围绕‘三废’治理、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及环保技术研发攻关等关键环节,目前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深入推进环保升级改造工程,从源头强化污染治理,减少污染存量、严控污染增量、提升环保质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筑牢绿色基石。”延长石油安全环保部部长段子明说。


上一篇:
【陕煤集团】蒲洁能化: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锻造硬核竞争力
下一篇:
深化对接沟通理顺体制机制区委主要领导同志到京津合作示范区调研服务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