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金融机构重组大年:超300家中小银行被整合
发布时间:2025-11-25

  始于2019年的一轮中小银行重组潮逐步进入深水区,今年呈现诸多新变化。

  一方面是金融改革化险的合并主体扩容:国有大银行入局。在这轮改革重组中,国有大银行整合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的案例均在今年首次出现。

  另一方面是整合提速。《财经》综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公告及企业 预警通 统计,截至11月17日,今年全国已有366家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数量已超过过去五年之和。退出主体主要是村镇银行、地方农商行,合计占比超七成。《财经》就此向金融监管总局核实该数据,截至发稿未获确认。

  “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在9月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如是总结过去五年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阶段性成效。

  伴随改革洗牌,存款人的利益如何保障、重组后业务怎样平稳过渡、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等问题也受到市场关注。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主任曾刚表示,面向未来,政策层面还需“一体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在风险化解的基础上,转变和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治理和经营能力,在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有大行入局

  在本轮中小银行改革“前半程”,发起行多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而今年,国有大行多番下场。

  10月26日, 锦州银行 发布提示公告,经批准,由 中国工商银行 (下称“工行”)收购承接其相关资产、负债、业务、网点和人员。这是国有大行首次收购城商行。

  11月5日, 锦州银行 进一步发布正式公告,工行将在11月15日、16日期间对 锦州银行 相关业务实施迁移,迁移期间网点暂停营业。迁移完成后, 锦州银行 网点将承接转换为工行网点,经营地址不变,全面受理各项金融业务。

  同日,辽宁、黑龙江、大连、北京等多地金融监管分局发布批复,同意 锦州银行 共174家支行更名为工行分支机构。

  对用户来说,最关心的是业务如何衔接。

  “业务迁移完成后,门头会换成工行的牌子,存款客户可在原( 锦州银行 )网点或工行任意网点继续办理存款业务,合法权益不受影响,如果持有的是 锦州银行 芯片卡,则无需换卡。之后往这个账户汇款时,需选择工行行名和相应支付系统行号, 锦州银行 行名行号将停止使用,但交易与资金安全不受影响。”多位 锦州银行 员工向《财经》表示,具体可关注公告或咨询客户经理。

  从行业视角看,这次收购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为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国有大行主导+市场化承接”的实践。

  2019年, 锦州银行 爆发流动性危机,成为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重组。彼时工行就作为战略投资者之一,通过全资子公司工银投资入股了 锦州银行 。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财经》分析称,此次收购清晰释放了监管层“主动化解金融风险”与“强化国有资本战略支撑”的双重导向。一方面,以市场化承接的方式处置问题机构,体现了维护金融稳定与避免社会震荡的精准平衡;另一方面,国有大行深度介入地方金融改革,实质是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金融战略更紧密地绑定,通过国有资本的“输血”与“赋能”,增强对东北等重点区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这也是对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的落实。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原则,“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分类施策。对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曾指出,支持其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会议强调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除了“收编”城商行,今年国有大行还出手受让农商行、村镇银行。

  今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江津监管分局称,同意工行收购 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 并设立工行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承接 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 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整合机构数创新高

  不仅是参与主体扩容,今年中小银行整合速度同样在加快。

  《财经》综合金融监管总局公告及企业 预警通 统计,截至11月17日,今年全国已有366家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涉及28个省市。此前在2019年至2024年,退出市场的银行主体数分别为7家、36家、22家、39家、68家、194家,呈逐年递增。

  今年退场的中小银行数量已超过去五年之和(359家)。其中,内蒙古、河南、四川、山东、湖北退出的中小银行数量均超过20家。内蒙古最多,达139家,这是因为今年5月内蒙古农商银行挂牌成立,一次性便整合了121家农信机构及村镇银行。

  农信机构和村镇银行都是本轮改革主要的“减员”对象,一些机构虽不似 锦州银行 一样爆发危机,但隐藏风险点不少。 联合资信 金融评级团队的报告曾指出,村镇银行数量占中国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的比重虽超过三分之一,但资产和负债占比不足1%,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

  一些金融专业人士认为,很多村镇银行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存贷款业务,没有手机银行,也没有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加上很多地处偏远,就像是网络金融时代的孤岛。此外,不少地方中小银行股权结构相对复杂,公司治理不完善,在近年经济结构调整下,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化解更具紧迫性。

  以内蒙古农商银行为例,相较于原来“小、散、弱”的农信系统,改制后的内蒙古农商银行解决了过去单一机构分散授信、产品不适配等问题,风险抵御和服务能力都明显增强。

  组建省级法人机构是省联社改革的延续,也是过去几年中小银行减量提质的一个突出做法,“批量整合”效应显著。例如 辽宁农商行 2024年6月获批吸收合并辽宁 新民农商行 等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河南农商银行在今年2月首批整合25家机构后,9月底又获批正式吸收合并开封等九市农商银行(农信社)及村镇银行共82家机构。

  截至目前,过半省份已组建省级法人机构。其中,浙江、山西、江苏等地选择了农商联合银行,海南、辽宁、河南、新疆选择了省级法人农商行。

  “要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李云泽近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指出。一位银行首席分析师表示,参考海外经验,全球多国银行业都经历过数量明显下降的阶段。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中小银行结构性重组还会提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系统性重塑

  不少业内人士强调,重组并非“一招鲜”,怎样做好吸收合并“后半篇文章”十分关键。

  例如围绕工行收购 锦州银行 的案例,在薛洪言看来,后续挑战依然存在,包括如何平衡工行标准化管理与原机构区域特色、有效消化存量不良资产、实现员工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等,将直接考验整合智慧。

  目前许多银行已有相应探索。首先在业务衔接方面,《财经》从一家发起并购的股份行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该行收购一家村镇银行后,内部下发了业务操作准则,面向原村镇银行客户换卡等需求,要求及时处理,保障平稳过渡。“村镇银行的人员也直接并过来了,唯一需要点时间适应的是系统。”

  在化解存量风险、强化融合发展方面,一家地方银行表示,通过清收、转让、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通过股东确权、限制股东权利等方式规范清理问题股权;同时,加强重组机构监管,推动完善管理体制,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改革不是简单更换一块牌子,而是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由表及里、贯穿全流程的系统性重塑。”一家省级城商行高管透露,该行在全面承接原村镇银行存量业务后,建立了“全覆盖、全流程、全岗位”的风控机制,经营管理实现提质增效,管理效率提升30%以上。

  更进一步来看,“改革化险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曾刚说,要持续转变和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治理和经营能力,推动中小金融机构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对中小银行而言,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是业界公认的出路。“我们目前的发展定位是普惠金融,重点工作是支农支小支微。地方银行深耕地方,与广大百姓情感连接、信任连接基础牢;对乡风民俗理解深,对农村产业经济了解深。下一步继续做实普惠金融,服务好乡村振兴。”一家农商行行长表示。

  他也谈到,近年国有大行普惠金融服务下沉,叠加数字技术发展,给中小银行带来较大影响。“一是过度授信,增大风险;二是过度竞争,利差收窄,利润下滑;三是需求饱和,投放受阻,发展困难。”该行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增收节支上发力,提升能力、在高效高质上发力,以及在科技赋能上发力。

上一篇:
这家民爆矿服龙头在手订单超350亿元,通过系列并购加码航天军工业务丨机构调研
下一篇:
广州银行上市终止背后:机遇与挑战并存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