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开发商20年座次重排 “保城中华”取代“招宝万金”
发布时间:2025-11-25

  房地产业步入漫长的磨底周期,楼市量价承压,房企普遍亏损,曾今的“招保万金“已被最新的“保城中华”所取代。

  20年头部房企的衰荣,见证着旧时代的远去,也预示着新格局的变迁。

  新龙头阵营

  上海第九批次土地拍卖昨天顺利落幕,173亿的土地出让金中,中海、金茂、大华等知名房企成为拿地主力。

  对开发商来说,拿地补库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那些深陷债务泥沼的房企而言,“活下去”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使命。

  当天,万科A(000002.SZ)报收于6.04元,创出年内收盘新低,与年内最低价6.02元仅差两分钱。

  如果稍加留意,很容易发现,曾经每月用公告发布销售数据的万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披露类似的数据了。同样,公司在土地储备上的公告,也很久没有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手笔。

  事实上,如果从销售额来看,万科前三季的销售数据,已经掉到了保利地产一半左右的水平。这家地产业曾经的一哥,如今疲于应对持续到期的债务。公司公告中,频繁看到的大股东一次次借款,预示着公司麻烦不断。很显然,在最新的房地产龙头房企阵营中,万科已经掉队。

  截至三季度,根据销售额排名,房地产龙头阵营的前四强为保利地产、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其中仅保利一家销售金额超过2000亿。对标当年的“招保万金”,最新的龙头房企已变更为“保城中华”。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四家老牌房企,除万科外,金地也显著掉队。相比之下,另一家老牌房企招商地产,虽然掉出第一梯队,但前三季销售数据上排名第五,变动不大。

  对错之间

  与销售额不同,如果从市值角度,房地产龙头阵营的排序令人意外。

  截至11月24日,华润置地总市值合1982亿元人民币(2171亿港元),中国海外发1397亿人民币(1531亿港元),招商蛇口852亿元人民币,保利地产832亿元。

  显然,以市值为依据,房企龙头阵营排序为“华中招保”, 其中仅华润置地一家市值超2000亿元。

  销售额第二的绿城中国市值为209亿人民币(229亿港元),万科市值为721亿元,金地集团为166亿元。

  造成市值与销售额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盈利能力。华润置地依托优质商业地产,物业租金收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超过五成,因而获得了市场较高的估值溢价。中海地产则以极低的融资成本以及核心城市核心项目,保持着极具竞争力的利润水平,也因此获得较高的估值。

  相比之下,缺乏核心商业物业,利润水平稍逊一筹的保利地产,资本市场对风险偏好较低,且以市盈率指标看,公司估值并不便宜。至于绿城中国,代建业务贡献了相当数量的营收,且该业务毛利率较低。

  与前述公司相比,同样陷入巨额亏损的万科,仍保有721亿元市值,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股深圳地铁集团的信用备书。正是大股东一次次的借款,让万科避免了债务违约的命运,从而在资本市场保持着不算低的市值。

  剧变的格局

  房企呈现当前的格局,令人唏嘘。

  曾经最早喊出“活下去”的万科,如今在为“活下去”而努力;曾经不把几百个小目标放在眼里的地产大佬,如今成了失信被执行人;曾经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企,更是早已淡出公众视野。

  这些泯然众人的企业或人物,显然已失去了在新周期中胜出的资格,只有那些赢得当前市场的房企,才会在新周期中获得新一轮的集中度提升。

  观察龙头房企阵营,当前已经胜出并占据优势地位的房企,有两个特征愈发鲜明:

  其一,拥有信用加持的公司。

  信用是房企竞争的胜负手。如今经营状况较好的房企,几乎清一色为央国企。这些企业有大股东信用备书,无限信用带来的低利率,让企业赢在了起跑线。

  对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而言,信用就是公司竞争力最重的护城河。构筑起这样的护城河,意味着土地市场的无限子弹,意味着资本市场的估值溢价、低融资成本。

  但信用并非一成不变,比如曾经拥有行业最高信用等级万科,如今已失去了这个护城河。

  其二,具备鲜明特点的公司。

  持有优质商业地产的华润,深耕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中海地产,开发科技住宅的中国金茂,代建业务蓬勃发展的绿城,聚焦杭州的滨江集团……

  这些能在弱市中活的好的企业,无一例外拥有鲜明的特点,且因长期积累形成竞争壁垒,难以被竞争者模仿……

  行业车轮滚滚向前,“招保万金”的白银时代一去不返,“保城中国”的新时代初见端倪。

  不过,新格局的形成并非铁板一块。无论是旧时代的老牌房企,还是新时代的明星势力,企业个体的发展仍离不开行业的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企业或个体能对抗周期。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

上一篇:
花旗:雷军增持小米属正面 目标价50港元
下一篇:
新科技驱动新生活 广州车展描绘多彩出行场景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