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33 亿惊天骗贷案曝光:银行内鬼与中介合谋,清洁工冒充职员演 “大戏”
发布时间:2025-09-30

  江西南昌中院近期审理的一起民事案件,意外揭开了一桩尘封多年的金融大案:四川乐山市商业银行被骗取贷款 33 亿元,背后是银行“内鬼”与中介掮客联手导演的连环骗局,涉案资金流向湖北多家企业,至今仍有 20 余亿元损失未挽回。

  缘起:30 元假章骗走 2 亿,惯犯埋下更大隐患

  这起涉案 40 亿元(含招行 2 亿)的金融犯罪网络,始于 2013 年招商银行佛山分行的 2 亿元贷款。湖北融升公司老板陈碧元为给“双氧水”项目融资,找到工商银行应城支行职员张应林当“内鬼”,联手中介殷学明设计骗局。

  殷学明花 30 元街头私刻工行湖北省分行公章,陈碧元安排人伪造应城支行及行长印章,还将公司清洁工打扮成银行职员、备好假公章保险柜。面签时,张应林冒充副行长盖章,殷学明假扮省行领导接洽,硬是让招行相信有工行兜底担保,顺利放贷 2 亿元。

  2015 年贷款到期无法偿还,招行上门核实才发现真相。2017 年,陈碧元、张应林、殷学明因骗取贷款罪获刑,但警方此时已发现,这伙人还涉嫌骗取乐山市商业银行 36 亿元,只是因证据问题暂未追责。

  图片乐山市商业银行

  升级:33 亿骗局细节曝光,银行核查成“走过场”

  2022 年,四川乐山警方接手案件后查明,2013 年 7 月至 2014 年 4 月,陈碧元等人在骗贷招行的同时,又联合中介贡婷婷瞄准了乐山市商业银行。他们以“同业买入返售”信托贷款为幌子,构建了横跨四地的骗贷链条:

  造假环节

  伪造 39.8 亿元 LED 工程合同、工行授信文件等全套材料,假公章成标配工具;

  面签演戏

  张应林提供工行办公室当“片场”,趁午休人少时段接待乐山商行人员,殷学明冒充职员盖章,贡婷婷甚至亲手盖章“玩一下”;

  截胡证据

  提前截获寄往工行的快递文件,还找人冒充省行领导带核查人员“参观”,惊险蒙混过关。

  短短 9 个月,武汉业大、湖北君合等 5 家企业先后骗贷,金额从 2 亿到 13 亿不等,总计达 33 亿元。这些资金并未投入真实项目,武汉业大老板姚荣萍甚至将 13 亿贷款转贷牟利,非法获利 521 万元,最终因高利转贷罪获刑 4 年半。

  内鬼:高管收贿 504 万,38 亿放贷形同“送钱”

  骗局能得逞,关键在于乐山市商业银行的“内鬼”——金融市场部原总经理杨涛、原总经理助理李轩。中介贡婷婷通过行贿打开缺口,累计送给杨涛 320 万元、李轩 22 万元,两人受贿总额分别达 504 万、64 万元。

  在利益驱使下,杨涛、李轩彻底放弃风控:未开展尽职调查就审批贷款,对工行担保的核实仅靠对方安排的“表演”,先后违法发放贷款 8 笔共 38 亿元,其中 33 亿被认定为骗贷。截至 2022 年 9 月,涉案贷款逾期金额达 30.4 亿元,扣除抵押物后损失超 20 亿元。

  2024 年,杨涛因违法发放贷款罪、受贿罪获刑 15 年,李轩获刑 6 年;贡婷婷以骗取贷款罪、行贿罪被判 14 年 6 个月,张应林、殷学明等涉案人员均获刑,二审维持原判。

  后续:20 亿损失待追偿,“接盘侠”反诉银行

  如今刑事判决已生效,但民事纠纷仍在发酵。武汉业大股权几经转让,新老板张军成了“接盘侠”,面对 7.9 亿元还款诉求当庭反诉,认为银行明知欺诈仍放贷,合同应属无效,损失需自行承担。

  对此,乐山市商业银行副行长邓湘海回应称,案件事实无可辩驳,已对十多名内部人员追责,正通过刑事追赃、民事诉讼全力追偿,目前已追回部分资金,但“追责和追偿都没划句号”。银行也已完善制度,强化贷款审批监管。

  从 30 元假章到 33 亿骗贷,这起案件暴露出的金融机构风控漏洞令人警醒。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再严密的制度,也挡不住“内鬼”开门揖盗,唯有扎紧监管篱笆、保持反腐高压,才能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上一篇:
协鑫能科控股股东拟转让3.35亿股给杭州鑫瑀
下一篇:
【壹评级】快递行业打响“反内卷”突围战,板块能否迎来价值重估?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