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书写民生答卷,中国建筑一日开通津、深、长三城地铁
发布时间:2025-09-30

一条贯穿天津南北的“建筑风情线”,一条连接深圳光明科学城的“科技动脉”,一条拉伸长春东西骨架的“民生走廊”,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动脉同日开通。既是“中国建造”的硬核实力,也是中国建筑赋能城市发展写下的生动注脚。

9月28日,中国建筑在天津、深圳、长春三地同步实现地铁线路开通运营。由基础部(中建基础)牵头,联合集团旗下多家工程局及专业公司共同承建的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一期、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同时迎来首批乘客。

从“建工程”到“织网络”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在轨道上加速

此次开通的三条线路,各具特色,意义深远。

在天津,7号线作为贯穿中心城区南北的骨干线路,其“建筑风情线”的文化定位,让地铁空间成为津门文脉的展示廊道。从鼓楼站的中式传统藻井结构设计到天塔站的“旋云”意境,文化自信在站厅站台间无声流淌,让轨道交通成为流动的文化名片。

在深圳,6号线支线二期的开通,打通光明科学城与城市核心区的关键一环,使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突破600公里,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提供高效的交通支撑。

在长春,2号线东延线将主城区与东部腹地紧密相连,形成贯穿城市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其中,雾开河大街站与在建的长春轨道交通空港线(9号线)形成换乘,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线齐发,跨越地理界限,织密的不仅是交通网络,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血脉经络。

从“硬实力”到“软创新”

一套可复制的“中建方案”,在攻坚中成型

一日贯通三线,背后是中国建筑作为“国家队”在基建领域多年深耕的系统性能力。

一日贯通三线,背后是中国建筑作为“国家队”在基建领域多年深耕的系统性能力。

管理有“深”度。面对多地同步建设的复杂局面,中国建筑依托“一盘棋”统筹优势,推动“大兵团”作战向精细化、敏捷化升级。为此,基础部将深化“穿透式”管理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抓手,制定专项实施办法,强化制度执行与风险防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快速响应。

在项目施工组织上,将整体工程拆分为责任清晰的“小分队”,以“网格化+清单化”模式精准推进——长春项目将全线细分为6个工区、23个关键节点,实施精准管控;深圳项目聚焦施工重难点,重部署、明工序、抓重点,有效破解主体基坑及附属结构邻近高铁站既有线路施工、两条地铁线路不同开通时间需求和作业施工时空交叉等难题;天津项目先后组织50余家单位参建(含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检测单位等),综合考虑施工组织连续性、便利性及施工资源的共享,通过合理的治理结构设计,健全不同管理层级职责,共同攻克多项“极限”挑战。这种以“抓总体、管关键、沉下去”为核心的组织模式,有效打破管控壁垒,既保障战略协同,又激活一线效能,实现从规模作战到精准实施的系统升级。

模式有“新”度。为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天津地铁7号线采用“投建运”一体化模式实施,意味着中国建筑不仅负责建造,更深度参与投资和全生命周期运营。这种模式打通了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为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建方案”。

攻坚有“力”度。天津的软土地质、长春的极端天气、深圳的高密度建成环境,无一不是复杂难题。中建团队创新采用盾构切削地连墙、低温混凝土快速养护、同步双液注浆等工艺,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通行证”。累计获得的200+项国家授权专利、12项省部级工法,发表论文146篇,是创新最有力的证明。

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打工者”到如今的城市运营商“合伙人”,角色之变,发展理念之变,彰显的是中国建筑服务国家建设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

从“物理贯通”到“人心相通”

一种发展的温度,在为民服务中流淌

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造福于民。

三条线的开通,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市民通勤时间大幅缩短,生活半径有效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触手可及,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

家住河东的天津市民高先生表示:“以往上班通勤我需要9号线转乘5号线再转乘6号线再打车进行最后一公里接驳,早晚时间都要1个半小时。7号线开通后,通勤时间缩短了半小时以上,出行更加便捷。”天津大学留学生Jenny体验后称赞:“地图上显示37分钟就到学校了。现在(8:45)距离上课还有2小时,今天是全新的体验。”

建设的温度,更体现在细节之中:天津7号线全线配备的母婴室与无障碍设施,深圳6号线支线光明城站实现地铁、高铁、公交的无缝换乘,长春项目常态化开展的“送温暖、送清凉”关爱工友活动……这些举措,让冰冷的钢轨充满了人文关怀,让轨道交通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连接人心的纽带。

在“建证·基业同心”党建品牌引领下,项目党支部将战斗堡垒筑在工地上,让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一线高高飘扬。面对长春雾开河大街站复杂施工条件,党员先锋队驻扎现场攻关;在天津,党员质量监督岗对关键工序全程盯控;在深圳,青年突击队冲锋在技术攻坚最前沿。打造“党建+安全”“党建+质量”等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开展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充分激发建设者的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

从“建造”到“智造”,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中国建筑正以一条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精准铺设,积极参与构建“轨道上的城市群”。

放眼未来,随着深圳轨道交通25号线、长春轨道交通9号线、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合肥轨道交通7号线、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等一系列重要轨道交通工程的持续推进,中国建筑将继续秉持“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理念,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建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上一篇:
福特CEO盛赞中国电动汽车:特斯拉等美国车企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下一篇:
15家主力车企参与!国内首个“车路云一体化”大规模测试验证将在渝启动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