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中国银行在深圳的跨境金融探索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30

“与安中商会深入洽谈后,我们更加清晰掌握了安哥拉LED光显行业的市场情况与当地需求,为下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参加完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的企业撮合对接会,洲明科技全球品牌部总监黄子柏感到收获颇丰。

这样一场对接会,只是中国银行服务中外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从47年前用麻袋装钞票换外汇,到2025年“跨境支付通”秒到账;从开出深圳第一张出口信用证,到支持企业探索“出海”新路径;还有“金融支持前海30条”“科汇通”落地……中国银行在深圳以政策为纲、以创新为笔,书写着金融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答卷。

立足深圳:深耕金融创新“示范田”

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核心载体,前海与河套两大战略平台承载着改革试点的重要使命。中国银行在此率先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金融创新经验。

在前海合作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率先落地“金融支持前海30条”的15项创新政策,办理了多项“首笔”业务:首批办理区内企业进口支付人民币境外直接购汇、首批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免开人民币资本金专户等,大幅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针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该行积极响应深圳关于跨境电商阳光化试点,创新推出“中银跨境汇如e”方案,有效解决电商出口企业收汇难的痛点;支持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建设,为朗思传感科技这样的香港创业团队提供普惠金融贷款、跨境结算、个人理财规划等综合支持,助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这些实践让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定位愈发清晰。

为了支持企业更好地发展,在企业“走出去”方面,中国银行针对影石创新、中集集团等出海企业,提供跨境资金池、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服务,助力前海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在外资“引进来”方面,中国银行协助前海管理局为国泰航空、通力电梯等跨国企业定制落地方案,提供一站式金融支持,助力提升前海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与集聚力。

中国银行服务中非民营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

而在河套这片聚集超440家科技企业、200个高端科研项目的合作区,中国银行与政府、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河套科创生态体系建设。

“以前我们觉得银行主要提供贷款,没想到还能帮我们对接投资机构、拓展资源。”一家科技企业主感慨,中国银行还为企业提供了“中银科创贷+跨境投融”的组合方案——若未来企业需要拓展香港市场,该行可联动中银香港提供跨境资金池、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管理等服务。

“我们不仅要做资金的提供者,更要做资源的整合者。”中国银行深圳河套皇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科创企业“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需求,该行已构建起一套覆盖“融资、融智、融资源”的服务体系:在研发阶段,提供“科创贷”“园区贷”解决资金问题;在中试阶段,联动园区中试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支持;在产业化阶段,通过创投对接、跨境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赋能湾区:谱写三地发展“协奏曲”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在粤港澳地区深耕超百年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充分发挥跨境业务专业优势,加强境内外机构协同联动,从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到助力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

交通互联互通是湾区融合的基础,金融正助力让大湾区“城相融、心相连”的愿景变为现实。“深大城际铁路建成后,从深圳机场到坪山、惠州更方便了。”施工现场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深大城际铁路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推进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进度要求高。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筹组239亿元绿色银团贷款,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稳定资金支持。

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中国银行粤港澳三地机构协同发力。今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澳门首次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中国银行担任独家全球协调人及绿色结构顾问。这是该行连续第五年协助深圳在离岸市场发债,从香港到澳门,从绿色债券到可持续发展债,发行规模与品类不断拓展,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又顺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

为了让湾区居民的跨境理财消费越来越便利,一项项新的金融服务先后推出。当香港居民陈先生轻点手机屏幕,便完成了境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购买,他感慨“像逛香港街市一样方便”。这便捷的跨境理财体验,正是中国银行深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服务的生动缩影,更折射出深港两地“双向奔赴”的鲜活图景。从30万港人办理“大湾区开户易”到“跨境理财通”超170亿元资金汇划,再到首笔“跨境支付通”北向业务落地,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助燃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热度。

服务全球:共绘丝路繁荣“同心圆”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圳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进出口总额突破10万亿元。企业赴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投融资交易的规模也保持较快增长。在加快布局全球产业链、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企业对境外贷款、跨境并购、境外发债、境外IPO、跨境股权投资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

“以前去非洲拓展市场,最担心的是海外开户难,资金跨境结算及融资更难。”一家企业主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深圳出海企业的心声。

针对这一痛点,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了“企业出海”全链条服务:联动海外行制定《“企业出海”金融服务指南》,覆盖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支持2024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在深圳举办,组织中非民营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近年来累计举办超40场跨境金融银企对接活动,助力数千家深圳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此外,该行参与支持多项海陆空“硬联通”项目建设,助力深圳铺就丝路“黄金通道”。装载着大湾区货物的深圳中欧班列,自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缓缓驶出,运往欧洲各地。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从项目建设之初就为其注入稳定资金流,为这一国内首例铁路上盖智慧物流园区暨深圳市首批“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从盐田国际一、二、三期工程到扩建项目,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全程参与银团支持,见证了这座全球最繁忙单体港的崛起;提供超10亿元的银团贷款,助力打造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 5G绿色低碳智慧码头——妈湾智慧港;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建设提供长期信贷支持,支持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功能的迭代升级。

2024年,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还落地埃及电信人民币出口信贷项目,支持深圳重点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字化转型,并有效助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在促进全球跨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设立中国银行结构化融资中心(深圳),充分发挥跨境专业优势,已累计为中资企业在非洲承建的23个海外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出口信贷支持。”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从“深圳实践”到“服务全局”

立足一域谋全局,以一域而利全局。深圳的改革发展,从来都不是深圳一城一地的改革发展,而是着眼于服务“全国一盘棋”。而中国银行正是紧扣深圳这一战略支点,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跨境理财、人才创业、贸易往来的每一个角落——从服务跨境支付的“便民事”,到支撑跨境贸易的“产业大事”,从助力河套科研攻关的“创新之举”,到推动前海人才扎根的“暖心之为”,每一项实践都是“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生动注脚。加快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是深圳先行示范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中国银行则以金融创新为笔,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书写着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助力全局发展的时代答卷。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

责任编辑:袁浩

上一篇:
中电贵州三都二期100MW风场竣工
下一篇:
链上发力 叶上生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