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纯电小车“开撕”售后
发布时间:2025-09-29

  

  日前,北汽极狐旗下全新纯电动小型车T1以6.28万~8.78万元的价格上市。然而,真正引发行业热议的并非其售价,而是其在开启预售时公布的“三重售后保障”政策: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直接更换而非维修;车辆发生自燃事故实行“烧一赔一”补偿方案;终身免费保养服务全面覆盖。这一系列举措直击纯电小车消费者最为关切的电池寿命、安全风险和用车成本三大痛点,将A0级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推向了新高度。

  极狐T1并非首个关注售后服务的新能源车型,却是同级别中首个将售后保障提升到战略高度的产品。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纯电小型车投诉中,电池相关问题占比高达43%,其中衰减问题占28%,安全疑虑占15%。与此同时,J.D. Power调查指出,售后政策透明度与服务质量已成为消费者选购电动汽车时的第三大考量因素,仅次于价格和续驶里程。在此背景下,极狐T1的售后策略不仅是对市场痛点的精准回应,更是对竞争规则的重新定义。

  “这标志着纯电动汽车市场从‘参数竞争’进入了‘全生命周期价值竞争’的新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当同级产品在续驶里程上仅有50~100公里的差距时,售后保障的差异将成为决定性的购买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极狐选择在价格敏感的A0级市场率先发力“售后战”,而非更高端的B级或C级市场,这一策略背后反映的是对小型电动汽车用户价格敏感性与长期使用成本关注度的洞察。

  售后政策突破常规

  图片

  极狐的售后承诺中,最具颠覆性的无疑是其“电池衰减只换不修”政策。据悉,极狐新车配装磷酸铁锂电池组,容量为42.3kWh。官方宣称其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以上,按每周两次完整充放电计算,理论使用寿命接近30年。根据官方说明,当电池实际容量低于初始容量的80%时,用户可直接申请更换全新电池组,无需经历繁琐的检测和维修流程。这一标准与国际通行的电动汽车电池报废阈值相一致,但与行业内普遍采用的“衰减至70%以下才予更换”的常规做法有所不同。

  

  “烧一赔一”政策是很多车企最近纷纷做出的承诺,彰显了车企对电池安全性的信心。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汽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副院长孙超表示:“目前电池包的直冷技术配合多重安全防护设计,确实能将热失控风险降至最低。但‘烧一赔一’更多是一种营销承诺,实际执行中如何界定自燃原因、排除外部因素干扰将是关键。”

  终身免费保养政策看似传统,但在小型电动汽车领域却属罕见。汽车行业资深售后服务专家李雯算了一笔账:“按8年使用周期计算,施行免费保养的车企可为消费者节省约12次保养费用,总计5000~6000元,这对一款售价不到10万元的小车而言相当可观。”

  政策落实的财务可行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极狐汽车回应称:“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已从2018年的1.2元/Wh降至2025年的0.45元/Wh,且T1的电池设计便于快速更换,降低了人工成本。我们测算过,售后投入增加会被规模效应和客户忠诚度提升所抵消。”然而,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这种激进政策要求企业必须精准控制电池质量一致性,任何批次问题都可能导致巨额赔付。

  行业竞争维度迁移

  图片

  极狐的售后策略正在产生显著的“鲶鱼效应”。在极狐公布售后政策后的两周内,比亚迪宣布海鸥车型推出“电池终身保修”服务;五菱缤果则将原三电系统8年/12万公里的质保延长至8年/15万公里。一场以售后服务为核心的“战斗”已在A0级电动汽车市场展开。

  这种竞争转向的背后,反映了小型电动汽车市场特性的变化。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A0级电动汽车销量中,家庭用户的占比从2022年的35%升至62%,该群体对长期使用成本的敏感度远高于网约车等用户。当家用车占比提升后,消费者的评估标准从“购买价格”转向“总拥有成本”,这使得售后价值变得可量化、可比较。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的售后竞争呈现出鲜明特点:焦点集中在三电系统,数字化服务占比提升,成本结构变化。这些特点使得电动汽车售后体系必须重构,而非简单移植燃油车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售后竞争对品牌格局的影响可能比预期更大。调研显示,在知晓相关车企售后政策的潜在买家中,73%表示会将其作为首选考虑,这一数据甚至高于因价格或续驶里程而选择的比率。一家车企营销负责人坦言:“当产品同质化严重时,售后承诺成为最直接的差异化手段,但跟进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作支撑。”

  中大型汽车的应对之道

  图片

  

  小型电动汽车市场的售后激战正迫使中大型电动汽车思考应对策略。然而,与A0级市场不同,中大型电动汽车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更高的电池容量导致更昂贵的更换成本;更重的车身对零部件耐用性提出更高要求;更广泛的用途场景使得使用条件更难以控制。

  目前,中大型电动汽车售后创新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模块化电池设计,例如蔚来推出的“分段更换”方案,仅更换问题模块而非整个电池包;二是保险产品创新,如特斯拉与平安合作推出的“电池衰减险”,覆盖70%以下容量衰减情况;三是服务生态系统构建,涵盖家用充电桩安装、公共充电补贴及应急充电服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中大型电动汽车更倾向于将售后成本转化为增值服务。如岚图FREE的‘电池健康度可视化’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延长电池寿命,实际上降低了售后压力。”这种思路与小型电动汽车直接承诺更换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极狐T1引发的售后竞争升级,标志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开始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全生命周期价值竞争。这种转变要求企业不仅要“造好车”,还要能“管好车”,对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提出更高要求。

  对消费者而言,这种竞争无疑是有利的。当车企不得不关注车辆在整个使用周期中的表现时,产品质量、可靠性和耐久性自然会提升。但同时也需警惕过度承诺带来的风险,历史上不乏因售后承诺过重而拖累企业财务健康的案例。对行业而言,售后竞争将加速优胜劣汰。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规模优势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长期服务承诺中保持竞争力。正如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许艳华所言:“未来的赢家不是最会卖车的企业,而是最懂用车生态的企业。”

  可以预见,随着电动汽车普及率提升和消费者认知成熟,售后服务的创新将继续深化。纯电动小型车比拼售后服务,一场关于如何重新定义汽车价值的革命正在中国市场上演。在这场变革中,能够平衡短期吸引力与长期可持续性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上一篇:
华电670MW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锅炉部分改造招标
下一篇:
一汽“储能仓”项目招标:宁德时代子公司落败!海信旗下企业低价中标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