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青春武汉 约你同行”清华大学实践支队走进武汉 探寻硬核科技与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5-09-14

长江网讯(记者李沁雪) 7月20日至28日,清华大学赴湖北武汉实践支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的足迹,深入这座英雄城市开展实践调研。队员们以“硬科技+新质生产力”“城市融入”“红色传承”为主线,深入武汉标杆企业、红色场馆,在重走领袖调研路中解码中国智造新范式,厚植家国情怀,为青春赋能,深度感知武汉的产业创新与城市魅力。

实践支队聚焦“硬科技+新质生产力”,走访东风汽车、烽火通信等企业,开启“实验室到生产线”深度对话。在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成员们追溯企业60余年发展历程,体验猛士系列越野车全地形性能,感受“中国车谷”产业升级脉动;走进烽火通信智能化工厂,见证光纤光缆全流程自动化制造,了解企业以自主研发光芯片、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生态,2024年光缆产能破2亿芯公里的硬核实力,深刻领悟技术报国的力量。

支队成员参观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清华大学赴湖北武汉实践支队供图

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员们穿防护服参观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为疫情期间“中国速度”与企业担当动容;探访中铁科工集团,了解“掘煤机”等特种装备创新成果,见证基建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趋势;武钢集团之行,让大家目睹智能操控炼钢产线,感受传统工业向“智慧制造”转型的活力,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为学子们打开“中国智造”新视野。

支队成员参观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清华大学赴湖北武汉实践支队供图

实践同步融入武汉城市发展脉络。在武汉青年人才之家,成员们与武汉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局等单位交流,明晰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才政策,感知武汉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诚意走进武汉规划展示馆,从“龟蛇锁大江”地理特征,到“九省通衢”历史底蕴,再到现代城市规划蓝图,全方位解码城市发展逻辑,理解“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内涵。

夜游“长江荣耀号”,则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武汉“大江大湖”生态魅力与现代都市夜景交融之美,在城市烟火中,体会武汉“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从产业创新到城市规划,实践搭建起学子与城市对话的桥梁,让“青春武汉”的发展活力直抵人心。

支队成员参观武钢自动化生产线。清华大学赴湖北武汉实践支队供图

武钢一号高炉纪念馆内,新中国首座炼钢炉见证的“钢铁要过江”奋斗史,让成员们触摸“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业精神;武汉革命博物馆之行,从中共五大会址的历史抉择,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红色火种,再到毛泽东旧居的家国情怀,成员们重走革命路,重温“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誓言,深刻理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毛泽东旧居内,杨开慧手稿与夏明翰绝笔,诠释革命者“个人命运熔铸民族解放”的浪漫与抉择,红色传承在实践中具象化,激励清华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青春奋斗。

支队成员在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合影。清华大学赴湖北武汉实践支队供图

实践队长王昭堃表示:“本次武汉实践让我深受触动。在光谷的科技企业中,我见证了‘硬核科技’的魅力与创新的力量。从东风汽车到烽火通信,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到中铁科工,每一家企业都展现出了中国智造的崛起与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同时,在红色遗址中,我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着‘红色传承’的精神内涵。”

队员徐铭泽表示:“此次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这场跨越工业文明与革命圣地的实践,为清华学子注入了“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学子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产业报国的理想扎根于心,以实践为起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科技攻关回应国家需求,以青春力量赋能产业升级,让“清华答卷”与“武汉发展”同频共振,书写新时代“产业报国、精神传承”的青春篇章,让红色基因与创新活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值班总编辑蔡早勤值班主任徐嘉潞值班编辑代婧怡)

上一篇:
用AI养奶牛,伊利提供了怎样的企业转型样本?
下一篇:
民生证券-汽车行业系列深度十一:2025Q2,盈利分化加剧,优质赛道韧性突显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