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阿里高德10亿补贴推“扫街榜”,本地生活大战烧向“到店”服务
发布时间:2025-09-11

  一份基于用户真实行为、号称“永不商业化”的榜单,正试图成为阿里撬动美团核心腹地的新杠杆。

  9月10日,阿里巴巴26周年庆典当天,旗下高德地图正式推出“高德扫街榜”,宣布投入超10亿元补贴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从媒体报道来看,该项目在阿里内部保密程度极高,团队在杭州西溪园区C4楼封闭开发,由高德CEO郭宁直接领导。

  几乎同一时刻,美团也发起反击。毫无疑问,本地生活赛道正迎来更硝烟弥漫的战争。高德的加入会带来什么变量,什么又是行业真正的变数?

  阿里再到店:高德担纲,尝试以行为数据重构信用体系

  阿里对本地生活市场的野心从未熄灭。从2006年注资口碑网,到2015年重启口碑,再到2018年收购饿了么,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屡败屡战。

  此次推出高德扫街榜,是阿里再次向到店业务发起冲击。与以往不同,这次选择了高德作为突破口。9月10日,高德扫街榜在高德APP首页位置呈现,打开扫街榜,用户会看到对应不同类型行为的排行榜,有体现远距离专程前往的“轮胎磨损榜”,有体现多次前往的“回头客榜”,还有本地人爱去、城市特色体验、高分烟火小店等多类排名,每个分类都会根据动态数据每日更新。

  高德希望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这是一份无法刷分的榜单,榜单的核心是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重新构建一套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高德方面认为,长期以来,餐饮商家一直面临“恶评门槛低”“好评成本高”的困境,高德扫街榜将在获得用户授权后,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结合用户信用等级为可信评价加权,并借助AI风控,有效识别、过滤虚假和噪声评价,让商家远离“刷分换流量”“送礼换好评”等运营潜规则。

  据悉,扫街榜排名主要纳入导航到店人数、复购率、专程前往、人群宽度四个因子。未来还可能推出溯溪、徒步、露营等细分排行榜。

  另外据了解,目前淘宝闪购、饿了么并未参与高德扫街榜或与之融合。

  9月10日,高德首次披露,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前景挑战:阿里“到店业务”能否打翻身仗?

  事实上,这并不是阿里第一次在本地生活中的尝试,此前,它依托口碑网、饿了么等,试图在团购、外卖等赛道突围,但始终未能撼动美团的地位。

  此次阿里此时发力到店消费业务,会带来怎样的市场影响?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此举既是为了争夺本地生活市场份额,也是为了更好发展线上护城河。高德拥有高频流量和平台优势,激活到店业务,可以有很好的预期和协同效应。

  张毅认为,阿里的优势在于生态比较全,包括支付、电商、地图等综合体系,可以为到店业务提供丰富的流量入口和用户数据。对阿里来说,到店业务未来的运营方向很重要。

  尽管高德扫街榜来势汹汹,但从媒体报道来看,该项目依然面临多重挑战。例如,用户习惯改变是一大难题,大众点评已深耕市场多年,形成了强大的用户心智壁垒。

  北京达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马继华对媒体指出,阿里除了生态协同效应突出外,在AI和云计算方面技术领先,开拓B端市场有基础有经验。“当然,在线下商户的深度运营方面,阿里不如美团。大众点评App已经占据用户心智,改变不容易。”

  图片1

  当前,扫街榜能多大程度改变消费者使用习惯,还要看后续高德的引导和运营。从社交平台来看,也有用户对该榜单的未来提出疑问。有用户表示:“这么看商场里和某个园区里面的饭店要掉流量了,谁会导航到嘉里中心4F某家饭店,都是导航到嘉里中心。”还有用户声称:“要刷定位的商家可以私信我,钱到位啥都能刷。”

  此外,高德宣称榜单“永不商业化”,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是未知数。据「定焦One」报道,有商家透露,申请入驻高德商铺时,很多功能需要开通“高德旺铺”(600元/年,688元/13个月)才能使用。虽然这看似是对标美团的“推广通”形式,对扫街榜上榜影响不大,但这名商家仍然觉得感受不佳。

  从媒体报道来看,还有用户质疑本地人和回头客根本不用导航,导航去是否为伪命题。又或者,现阶段大部分用户仍旧依赖大众点评推荐,然后导航前往,这是否会沦为大众点评榜单的复制?

  多方对决:美团反击,到店竞争激烈

  高德扫街榜发布同日,美团迅速做出反应。

  同一天,美团大众点评宣布将正式“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在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入口,也将发放2500万张不同种类的大额“品质外卖”消费券。

  早在2014年,大众点评就上线了外卖服务,并于2016年上线“品质外卖”。2022年,大众点评与美团外卖联合推出“品质外卖”入口,为用户筛选出可外卖的高分堂食餐厅。

  另外,美团此前还推出了美食社区产品“鸭觅”APP,同样打出拒绝商业化的口号。大众点评必吃榜独立运营,不涉及商业化目标,餐厅上榜后团购套餐销量平均提升超50%。

  值得留意的是,到店业务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并不低。据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抖音在2021 年开始推进本地生活业务,四年时间做到年成交额5000多亿元,2025年的目标是9000亿。

  2024年2月,美团为应对抖音竞争,整合到店与到家业务,由王莆中统一管理。此后,此后,美团先后打通了到店和到家两个业务的神会员,增加商家补贴。大众点评强化内容属性,其必吃榜独立运营且不涉及商业化,上榜商家团购销量平均提升50%。同时,美团还通过数据监测和暗访打击刷好评行为,2024年下榜20余家违规餐厅。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阿里是逐渐整合子公司特有的资源,形成一整套从电商到本地服务的业务生态体系。美团则是在做优化,针对此前的短板打补丁,逐步摆脱外卖平台的增长瓶颈。“虽然两家采用不同策略,但殊途同归,用户很难从两个体系中获得‘差异化’的服务体感,未来对任何一家来说,关键方向都还是要做出差异化。”

  综合多方信息来看,当前在到店业务上,先入者开始精细化运营,后入者也蠢蠢欲动。尽管各大平台业务模式、生态均有差异,但都在通过差异化、AI技术、无人配送技术等试图突围。从当前来看,高德扫街榜的推出,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讨论度,不过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赛道,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颠覆式突破还有待观察。

上一篇:
洞见AI未来,图灵奖得主、王兴兴等发声!|直击2025外滩大会
下一篇:
工商银行蝉联“中国司库建设标杆银行”奖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