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宜品集团港股IPO承压:上半年营收降10.3%、利润跌42.4%,羊奶粉业务下滑18.5%,14%市占率难敌巨头围剿与新生儿减少
发布时间:2025-09-11

  羊奶粉市场在新国标实施后逐步复苏,但行业竞争加剧与新生儿数量下降的双重压力,让主打该品类的宜品集团 IPO 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近年来,羊奶粉凭借“低致敏、易吸收”的卖点逐渐受到市场关注,而随着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纷纷布局,这一细分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有着“中国第二大羊奶粉品牌”标签的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品集团”)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冲击主板上市。然而,其 2025 年上半年业绩的下滑,以及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让这场 IPO 征程备受瞩目。

  羊奶粉占比超55%成核心支柱,14%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二

  从宜品集团的营收结构来看,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无疑是核心支柱。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占比均超过 50%,分别达到 55.1%、57.4%、58.6%和 55.6%。按 2024 年零售额计算,宜品集团在国内羊奶粉市场以 14.0%的份额位列第二,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以 17.6%的份额同样排名第二,仅次于澳优乳业旗下的佳贝艾特。为巩固优势,宜品集团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投入,不仅在黑龙江、山东建立自有牛羊牧场,在西班牙布局乳清采购网络,还拥有 4 家国内工厂及 5 家国外工厂。

  新国标后市场恢复增长,超10%婴配粉消费者选择羊奶

  宜品集团押注羊奶粉,正是看中了这一赛道的增长潜力。相较于竞争激烈的牛奶粉市场,羊奶粉曾长期处于小众培育阶段。Worldpanel 消费者指数高级客户经理王昱程指出,2021 年新国标实施后,羊奶粉市场经历了小品牌退出、大品牌承接滞后的阵痛,但随着市场对其“易吸收、低致敏”特点的认知加深,目前已恢复并突破新国标实施前的规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11 日的过去 52 周内,超十分之一的婴配粉消费者购买过羊奶配方产品。

  伊利蒙牛等巨头密集布局,收购+自研抢占羊奶粉赛道

  不过,羊奶粉市场的升温也吸引了乳业巨头的强势入局,行业格局随之生变。伊利通过金领冠悠滋小羊系列切入市场,并于 2022 年收购澳优乳业 52.7%股份,间接掌控佳贝艾特;蒙牛推出初赐羊奶粉,还通过收购澳大利亚贝拉米布局该领域;飞鹤收购小羊妙可后推出多个羊奶粉品牌,君乐宝也推出纯羊奶粉产品。这些巨头凭借品牌影响力、强大的推广能力和渠道优势,在提升羊奶粉整体市场认知度的同时,也对宜品集团这类中小品牌形成挤压。

  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羊奶粉业务下滑18.5%拖后腿

  雪上加霜的是,新生儿数量减少的行业大环境,进一步加剧了宜品集团的业绩压力。2025 年上半年,宜品集团营收为 8.06 亿元,同比 2024 年上半年的 8.99 亿元下降 10.34%;期间利润 0.57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的 0.99 亿元下降 42.42%。其中,作为主力的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业务营收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5.50 亿元降至 4.48 亿元,下滑幅度达 18.5%,成为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

  冲击港股IPO遇考验,需找到新增长动力破局

  对于此次冲击港股 IPO,市场认为,港股对细分消费品赛道的宽容度相对较高,宜品集团或希望借此抓住消费板块的市场风潮。但能否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关键仍在于其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动力,持续提升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王昱程表示,随着消费者认知进阶,特配粉赛道快速扩张,羊奶粉需在品类教育和成分优势沟通上更下功夫,才能维持竞争力。

  (提醒:内容来自:宜品集团招股书、港交所、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尾声:

  “宜品集团的IPO尝试,既是羊奶粉细分赛道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中小乳企在行业变局中的生存挑战,其后续进展将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

上一篇:
强强联合!赛特智能×厦工重工签约2025投洽会,合资公司落地厦门集美
下一篇:
帝科股份将利用并购贷款收购浙江索特 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0%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