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当“1000+”智能体项目遇上国家战略精准导航 催化出乘数效应
发布时间:2025-09-05

  改革网讯 9月4日,记者从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AI Agent全球专项赛组委会获悉,在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四次提及智能体”仅3天后,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AI Agent全球专项赛参赛项目数量已突破1000个,成为全球较大规模AI Agent赛事。

  当“1000+”智能体项目遇上国家战略的精准导航,催化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政策赋能”的乘数效应。

  AI Agent赛事汇聚上千未来想象力 AI Agent全球专项赛从8月16日正式启动报名至今,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1000+”智能体项目参赛,呈现出热门与“冷门”领域兼具、技术落地全链条创新、应用场景细分、参赛主体结构多元、产学研落地性强等显著特点。

  AI Agent全球专项赛参赛项目类型从基座大模型到垂直应用,从虚拟内容创作到物理世界连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既有扎堆内卷的领域如出海营销、内容创作,也有养鸡、海洋勘探、仿生电子鼻等新奇方向,更有体现人文关怀的普惠型项目如儿童教育、养老服务和针对自闭症、残疾人群体的特殊关爱项目。

  其中至少37个项目拥有自研大模型/专家模型底座,50%以上的项目是首次面向市场进行公开发布,涉及医疗、公安、工业制造、金融、文创等50多个行业,能够针对性解决传统行业中效率、资源配置、创新与转型、质量与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全球110余所顶尖高校及科学家突破前沿技术应用。

  AI Agent全球专项赛有32%参赛项目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科学家团队,包括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等40余所国外顶尖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0余所国家“双一流”高校。

  这些学术背景深厚的团队带来了最前沿的AI Agent研究成果,例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研发团队的“玉兰-万象”项目,据称为全球首个全自动AI Agent大规模模拟仿真平台。

  该平台专注于解决政策制定中的科学验证难题,可自动编程构建单机10万个智能体“市民”,模拟人类社会行为和决策过程并对政策实施效果形成实时反馈,未来有望为公共政策、商业管理等领域提供政策影响预测工具。

  新兴创业公司与独立AI开发者,展现未来无限潜力。

  AI Agent全球专项赛有30%参赛项目来自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背景的年轻AI开发者,包括中科院、北航人工智能学院等2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等。

  这些年轻开发者代表着AI Agent领域的未来力量,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束缚,能够以更灵活、创新的方式探索智能体的可能性。

  如某参赛团队开发的"时空AI"Agent,通过将海量智慧城市数据中提取和计算时空数据,进而实现往前溯源、往后预测的强大能力,支持城市污染、火灾、疾病等场景的防控和预测工作。

  科技巨头与上市公司构成产业升级腰部力量。

  AI Agent全球专项赛中有25%参赛项目属于非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但有深厚行业资源的产业升级型产品,包括蒙牛集团、元象科技、格灵深瞳等创新力量;13%来自中国电信、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内部。

  这些产业背景深厚的参与者带来了丰富的行业know-how和落地场景。

  如“深瞳金砖银行智算解决方案”是格灵深瞳基于核心自研的深瞳灵感视觉模型能力打造的AI管理系统,聚焦银行安防、运营等应用场景,通过监控和分析特定事件,解决银行在安防、运营、内控、个人金融等领域存在的安全、合规等问题。

  这种产业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是AI Agent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关键。

  行业渗透全面加速 国务院设定的2027年70%普及率目标,本质上是智能经济发展的“临界点”测算。

  这一数字背后暗含三重深意:其一,参照移动互联网普及曲线,70%是技术从“早期采用”进入“大众市场”的关键转折;其二,对标德国工业4.0的智能设备渗透标准,70%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及格线”;其三,基于中国14亿人口基数,70%意味着近10亿人的智能交互需求将重构市场格局。

  70%行业渗透率目标,行业渗透全面加速。

  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90%。

  这一目标意味着未来3年内,AI Agent将如同当年的移动互联网一样,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

  而AI Agent全球专项赛赛事中涌现的工业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智能体新兴应用案例,正是这一普及进程的先行者。

  近10亿用户覆盖潜力,人机关系重构。

  当文件提出“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时,其真正颠覆性在于重构人机关系。

  智能体不再是工具,而是具备“记忆-决策-执行”能力的数字生命体。

  据AI Agent全球专项赛组委会预测:到2027年,每个中国人都将拥有平均3.2个专属Agent“数字分身”。

  根据普及率目标推算,到2027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通过各类智能终端与AI Agent互动。

  这一庞大的用户基础将催生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机会。

  本次赛事中针对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智能体项目,如辅助诊疗系统、智能学伴等,正是瞄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70%硬件搭载智能体,硬件生态呈"三纵三横"布局。

  《意见》中提出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不仅包括智能手机、电脑,更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设备。

  这些列举实则是勾勒未来硬件生态的"三纵三横"布局:纵向打通"芯片-设备-云脑"技术链,横向贯穿"感知-决策-执行"能力链。

  在这个体系中,智能体将如同"硅基智能的毛细血管",渗透至每个硬件终端。

  到2027年,70%的硬件将不再是独立设备,而是智能体网络的神经末梢。

  本次参赛的仿生电子鼻Agent、海洋勘探Agent等创新项目,正在为这场硬件革命提供"从0到1"的突破样本。

  地方政府抢抓智能体经济新机遇 在国务院政策推动下,各地政府正将AI Agent作为产业升级和招商引资的新抓手。

  这种政策导向为赛事优秀项目提供了广阔的落地空间和资源支持,形成"技术突破-场景落地-政策支持"的良性循环。

  国家吹响号角,北上深杭广成谁将冲在前列。

  在上一波互联网经济转型窗口期中,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前瞻性布局和适应性政策成功抓住了红利:深圳市凭借“立法先行”的优势,早年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等政策主动适配新经济企业需求,成功吸引并培育了大量人工智能企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数字经济的转型。

  当下,地方政府更需创新招商理念与评价体系,从看重“硬指标”转向关注“软实力”与未来潜力,方能有效承接新业态并实现经济动能转换。

  聚集上千智能体,点燃地区想象力。

  据AI Agent全球专项赛组委会观察,北上深杭等城市已分别打造出基础研究+具身智能、AI+制造创新、硬件制造与创新应用、数字经济与创业活力等产业特色,通过差异化竞争争夺未来主导权。

  每个城市都存在着在存量市场中重构竞争力、在增量市场中定义新规则的能力。

  从本次参赛项目来看,有四类项目可能发展出新的产业形态:AI原生内容产业(游戏、娱乐、教育新形态)、AI+医疗与生命科学(药物研发、基因分析、健康管理)、智能工具与消费产业(AI硬件+个性化体验)、产业级 AI平台(制造、物流、农业赋能)。

  同时,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存在人才缺口:数字化转型、本地创新生态、AI人才培养、合规与治理。

  随着未来千万Agent应用彻底赋能中国超前建设的全链路AI基础设施和补全生态链、成就新一代先进的全球级智能硬件生态、启发千行百业在存量市场的竞争力和增量市场的统治力,这场汇聚全球“1000+”智能体的赛事,打造的将是充满想象力和可能性的AI开放生态宇宙。

  与地方政府联手开展产业赋能。

  AI Agent全球专项赛正借由集聚的优质创新项目资源与地方政府联手开展产业赋能。

  该计划力图通过四大举措构建AI智能体普及与场景应用的新范式:一是开展场景深耕行动,组织专家团队赴全国100个重点区域,挖掘具有示范价值的AI应用场景需求;二是搭建成果转化桥梁,通过精准对接会、产业沙龙等形式,促进优质项目与地方资源“双向奔赴”;三是构筑人才蓄水池,定向输送顶尖AI团队,为地方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支撑;四是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大赛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等自身合作的技术生态伙伴、出海社区、海外投资基金等力量去助力地方产业融入国际创新链。

  国务院四提“智能体”与AI Agent全球专项赛赛事项目的呼应,勾勒出中国发展智能体经济的独特路径: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场景创新为驱动,以生态协同为支撑。

  这条路径既充分发挥了中国市场大、场景多的优势,又通过政策引导避免了技术应用的阶段性停滞。

  (晓雪)

上一篇:
47家+71家!名单公布
下一篇:
光伏发电技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判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