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京海互联20.99亿元增持格力电器,大股东用真金白银投下信心一票!
发布时间:2025-09-03

  01 增持细节,超额完成计划下限

  京海互联此次增动并非偶然。根据公告,京海互联原计划自2025年3月4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0.5亿元,不超过21亿元。

  实际增持结果显示,京海互联最终增持金额为20.99亿元,超过增持计划金额下限,未超过上限。这一增持规模充分显示了京海互联对格力电器投资价值的认可。

  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京海互联是综合考虑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市场价格走势等因素进行的增持,确保了增持行为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02 股东背景,与格力渊源深厚

  京海互联并非普通投资者。公告显示,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前,京海互联已持有格力电器股份392,442,95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01%。此次增持后,其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83%。

  京海互联作为格力电器的重要股东,长期以来与公司保持着紧密关系。其此次增持公司股份,是基于对格力电器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价值的认可。

  京海互联在本次增持计划前六个月内不存在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形,这进一步表明了对格力电器的长期看好。

  

  03 行业背景,空调市场竞争加剧

  京海互联的增持计划完成之际,正值空调行业竞争加剧之时。根据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格力电器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业绩整体出现下滑。

  报告显示,格力电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9.8亿元,同比下降12.11%,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降10.07%。这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坚守价格导致出货走低的影响。

  2025年8月29日,格力电器股价一度下跌超6%,这一波动主要源于前一日发布的半年报数据及分红政策引发的市场担忧。

  04 业务表现,海外市场成亮点

  尽管面临挑战,格力电器在某些领域仍表现出韧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0.2%,通过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战略布局海外市场,自主品牌占出口销售总额近70%。

  

  分产业看,公司25年上半年消费电器/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智能装备/其他主营分别同比-5%/+17%/+21%/+17%。

  这表明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战略正在取得进展,尽管空调主业面临压力,但新业务领域呈现出增长势头。

  05 财务现状,现金流保持健康

  财务方面,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6.19亿元,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微增1.95%。

  公司的毛利率为28.71%,同比小幅下降1.02个百分点,但净利率为14.87%,同比反而上升1.02个百分点。

  净利层面的改善主要来自汇兑贡献以及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25年上半年汇兑损益正向贡献3.7亿元;坏账损失同比减少5.4亿元。

  06 市场观点,机构评级出现分歧

  对于格力电器的前景,市场机构存在一定分歧。海通国际证券在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上调了格力电器的目标价至58.7元,并给予增持评级。

  海通国际预计,格力电器在2025年至2027年的每股收益(EPS)分别为5.87元、6.05元和6.29元。基于这些数据,海通国际给予格力电器10倍的市盈率估值。

  然而,国泰海通证券则下调了格力电器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318/334/357亿元。该机构给予格力电器2025年10倍PE,目标价56.8元,维持“增持”评级。

  

  07 未来展望,转型之路挑战仍存

  格力电器目前正面临多重挑战。空调主业增长停滞,国内房地产下行和消费降级导致中高端空调销售承压。线上竞争方面,小米等品牌凭借高性价比策略加速渗透。

  多元化方面,虽然工业装备、绿色能源等新业务增速超17%,但占比仍不足10%,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与美的、海尔的智能家居生态布局相比,格力技术投入虽有增长,但尚未转化为规模优势。渠道改革也导致了经销商体系动荡。

上一篇:
顺丰速运以全球化布局与社会责任,书写中国物流企业新担当
下一篇:
蚂蚁集团“盯”上芯片企业,一口气投资两家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