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甫康药业IPO:超九成收入靠复宏汉霖,商业绑定究竟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5-09-03

  复宏汉霖的合作伙伴也开始冲刺IPO了。

  8月31日,甫康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甫康药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农银国际、民银资本、复星国际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悉,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专注于开发癌症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疗法,同时兼顾针对病毒和衰老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

  成立近十年时间,甫康药业看似默默无闻,但身后已经站了不少大佬。目前其完成六轮融资,获得了无锡药明、九州通、湖州腾创、九洲智医、高彦文、湖北通瀛、青科创投、武汉光谷、维科控股等知名机构的支持。截至2025年8月,甫康药业投后估值为31.88亿元,较2019年天使轮融资估值增长了32.56倍。

  更引起关注的是,甫康药业已实现一款产品上市,并与复宏汉霖建立了合作关系,加速了商业化进程。不过,其中也有一些隐患值得留意。

  牵手复宏汉霖,商业化单品放量加速

  甫康药业首款商业化产品汉奈佳,为一款以仿制药马来酸奈拉替尼为基础研发而成、可口服给药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汉奈佳于2024年6月28日成功商业化,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全国覆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录得销售额约1780万元及3470万元,可见商业潜能不小。

  对此,“大适应症”选择应该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汉奈佳瞄准的就是一个大市场,其主要适应症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线强化辅助治疗。

  此前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就显示,乳腺癌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9-2024年,中国乳腺癌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450亿元增长至6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7%,并预计2032年该市场规模将达1330亿元。

  汉奈佳显然处在产业爆发期。更关键的是,在汉奈佳商业化上,甫康药业不是“孤军奋战”。

  招股书提到,就汉奈佳在中国及海外的商业化,甫康药业已与科兴、复宏汉霖等行业领先企业分别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

  其中,基于产品层面的协同性强,甫康药业与复宏汉霖的合作关系颇为紧密。

  据悉,汉奈佳与曲妥珠单抗序贯给药后,可更全面地阻断HER2信号通路,显著降低HER2阳性患者的复发风险。研究显示,该治疗方案可使淋巴结阳性患者、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新辅助治疗后残留病灶患者的5年复发风险分别降低约30.0%、40%、40%。

  而当前复宏汉霖的“现金牛”就是一款曲妥珠单抗药物,商品名为汉曲优,是首个在中、欧、美三地获批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复宏汉霖实现营收28.195亿元,仅汉曲优一款单品就贡献销售收入约 14.074亿元。

  也正是基于与汉曲优的组合优势以及复宏汉霖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体系和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汉奈佳能够快速进入市场,覆盖更多需求。但这样的商业合作也存在风险。

  客户集中度高,难进入稳健增长周期

  最突出的一个风险就是商业强绑定下的客户依赖。

  甫康药业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复宏汉霖为公司最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分别达97.6%、98.9%,客户集中度颇高。

  这也意味着,汉奈佳的销售表现很容易受限于复宏汉霖的商业规划以及汉曲优的前景。

  聚焦汉曲优,虽然作为首款国产曲妥珠单抗,该款产品先发优势明显,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有不小的影响力,但近年商业化爆发力明显不足。2024年,汉曲优全球销售额约28.1亿元,仅同比增长2.7%,相比往年增速明显放缓。

  对此,复宏汉霖也有解释,“整个生物类似药市场有相当多国产竞品陆续获批、实现商业化,造成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据悉,正大天晴、安科生物、博锐生物、齐鲁制药等药企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均已获批上市,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汉曲优的市场空间。

  甫康药业也在财报中表达了对客户单一的担忧:“若我们的任何主要客户(尤其是最大客户)缩减或终止与我们的业务关系,或我们无法与其达成有利的合同条款,或无法以有利或可比条款获得新客户,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汉奈佳作为一款仿制药,可取代性也较强,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也在抢占同样的生态位。

  因此,目前甫康药业的增长压力不小。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实现收入0元、1782.5万元和3467.5万元,分别亏损9465.5万元、7452.5万元和3593.4万元。

  尽管整体业绩有向好迹象,但离进入真正的稳健增长周期应该还有较远的距离。目前“一药多适应症”研发也是甫康药业的长期战略。除了汉奈佳,该公司还有16项候选药物,其中5项处于临床I期/II期开发阶段,7项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4项为仿制药候选药物,均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总体来看,汉奈佳上市以及商业合作伙伴的介入,改变了甫康药业“纯研发”的现状,但并不足以培育一个健全的商业实体。对于甫康药业而言,下一个十年可能会更加艰难。

上一篇:
上海农商行个贷不良抬头,860万罚单+70%投诉增幅拷问新管理层
下一篇:
顺丰理赔服务再升级,以科技重塑行业标杆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