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2025 南美储能热,高收益背后“三重门”
发布时间:2025-08-29

  “相较其他地区,南美储能市场的需求增长更具持续性,我们预计今年能落地三个项目,覆盖电网侧、工商业侧和户用领域。这里就像一片待开发的沃土,机会无处不在。”

  一位储能企业创始人的感慨,道出了 2025 年南美储能市场的显著变化。这一年,曾集中于巴西、智利的“单点爆发”式增长,正式升级为覆盖多国家、多场景的“全域趋势”。

  8 月 26-28 日举办的 2025 南美智慧能源展(Intersolar South America),则成为这一趋势的最佳见证。

  在这场南美能源领域的年度盛会上,宁德时代、天合光能、科华数能、东方日升、双登股份、昱能科技、特变电工、明美新能源、三晶电气、禾迈股份、新能安等数十家中国企业集体亮相,充分展现出对南美市场的高度重视。

  宁德时代携 TENER Stack、EnerOne +及 TENER 系列储能产品参展,形成覆盖不同功率需求的产品矩阵。除巴西外,其正在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多米尼加等国积极搭建本地团队,并计划于 2025 年 9 月在智利设立新的南美办事处,进一步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

  南美市场是天合光能全球战略布局的关键支点。近期,天合储能已完成向智利发运 1.2GWh 储能系统。此次展会,天合储能在展会中重磅展出Elementa系列交直协同解决方案。

  展会上,除了传统光伏产品,昱能科技带来了功率升级的三相储能逆变器ELT-12。深耕拉美市场多年,昱能科技构建起覆盖销售、技术支持、仓储物流的本土化服务网络,并在去年成立巴西子公司,标志着其在拉美市场的布局进入新阶段,为业务拓展提供了更稳固的本土化支撑。

  中国企业的密集布局,印证着南美储能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但高收益背后,政策合规、地理气候、供应链“三重门”正考验着每一个入局者。

  全速“膨胀”的南美储能市场

  南美储能市场的“热”,源于多地真实的需求释放。

  作为南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凭借三大核心要素构成南美储能市场的“规模基石”:人口基数庞大(约 2.1 亿,占南美总人口 33%)、人均用电量较高(年人均约 2500 千瓦时,高于南美平均 2000 千瓦时)、电网基础设施存短板(偏远地区覆盖率仅 60%,部分城市年均断电超 20 次)。

  能源结构上,巴西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 85%但水电占比达 60%,结构单一。近年极端干旱致水电出力下降、电力缺口扩大,推动户用储能需求激增——2024 年户用储能装机同比增 120%,2025 年预计破 1GWh。同时,2024 年巴西光伏新增 12.4GW、陆上风电新增 5.9GW,但电网消纳滞后致部分地区弃光率超 15%,电化学储能成关键解决方案。

  据巴西国家电力系统运营商(ONS)2025 年 7 月规划,2029 年底光伏占比将从 2024 年 12 月的 22.2%升至 32.9%,装机从 51.7GW 增至 88.2GW(净增 36.5GW);巴西储能解决方案协会(ABSAE)预计,2030 年该国储能装机有望达 25GW,吸引投资约 440 亿雷亚尔(折合 80 亿美元)。

  政策层面,巴西通过制度创新激活市场:2024 年 9 月宣布 2025 年举办首场储能容量储备拍卖(以 PPA 模式吸引投资);2025 年 7 月众议院矿产和能源委员会就储能产业召开听证会;巴西电力监管机构(ANEEL)局长 Daniel Danna 称,2025 年拟出台首批储能监管规则(含电网接入、收益机制),8 月 5 日 ANEEL 发布第 13/2025 号技术说明(汇总 70 家机构 652 条建议),标志产业规范化迈出关键步。

  此外,矿产能源部(MME)官员强调,《2034 十年能源扩张规划》预计 2028 年需新增 5.5 GW调峰容量,2034 年破 35 GW;2025 年 6 月首场储能拍卖预计释放超 2GW 需求,重点吸引中、欧企业。

  若说巴西是“规模担当”,智利则是“政策先行者”。

  作为全球锂矿储量占比 50%的国家,智利近十年靠超前政策打造储能标杆:2022 年底通过《储能和电动汽车法》(允许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2023 年 11 月推出“储能系统发展促进计划”(为 2026 年起运营项目分配土地,许可证有效期 40 年,6 个区域招标 13GWh 项目)。

  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智利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按总装机)达 68%,提前实现 2030 年 75%的目标;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已投运储能系统容量 954MW/3660MWh(达 2030 年 2GW 目标的 48%),预计 2026 年 1 月提前达标。

  从项目结构看,智利储能呈“大储主导、场景多元”特征:30%为电网侧调频储能(如科华数能 200MW 调频项目),70%为矿业光储一体化项目(如比亚迪阿塔卡马绿洲项目),均服务北部矿业基地能源转型。

  除巴智外,哥伦比亚、墨西哥成“新兴增长极”。

  哥伦比亚作为南美第四大经济体,经济增速稳定 3.5%以上,电价约 0.15 美元/千瓦时,电网输配电损耗率超 18%,输配电侧储能需求旺盛。

  该国以太阳能为能源转型核心,制定 2026 年 6GW 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70%为太阳能),2025 年计划招标 1.24GW 光伏+储能项目(储能约 248MWh);长期目标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 70%,储能需求随风光装机增长扩大,且储能项目可享所得税扣除 50%、增值税和关税豁免(有效期 30 年)。

  墨西哥靠丰富光照(年日照超 2800 小时)与新能源转型需求成潜力市场。

  巴西新上任的总统推出的国家能源计划明确,2025-2030 年新增 13.02GW 发电容量,规划 5GW 装机并配套拉美最大 2GWh 电池储能站(2027 年投产,满足 300 万户用电,年减碳 800 万吨);北部“太阳能走廊”(覆盖奇瓦瓦、科阿韦拉州)计划为 50 万户安装屋顶光伏(总装机 2.5GW,联邦补贴 30%设备成本),同步建设区域电网储能系统。

  高收益背后的“隐形成本”

  南美严苛的环保要求与社区参与机制,让“时间成本”成为项目落地的首要隐性支出。

  这种“时间换合规”的模式,可能直接拉长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若遇政策差异更会加剧成本,企业需为不同州定制合规方案,额外付出调研与人力成本。

  典型案例如,新能安 2024 年 10 月并网的智利储能项目调试期间,正值智利多雨季节,为符合当地“施工不得影响周边排水”的环保要求,团队需紧急搭建防雨测试棚、开挖排水槽沟持续抽水,不仅投入额外材料与人工成本,更因应对突发情况延误调试进度,间接增加了项目管理成本。这种“合规细节即成本”的现状,让政策应对成为南美储能项目不可忽视的隐性支出项。

  地理气候适配隐形成本也是必不可少的。南美多样的地理气候,迫使企业为设备“量身定制”,产生远超常规的技术适配成本。

  如智利国土南北跨度 4352 公里,北部阿塔卡马沙漠极端高温达 50℃,南部高原极端低温至- 20℃,企业需为不同区域储能设备设计差异化温湿度控制系统。

  技术适配的隐性成本更体现在突发问题的解决上。新能安智利项目测试阶段,法尔胜团队发现 BMS 与 PCS 的 CAN 通信存在干扰,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双方工程师需跨越 12 小时时差开展多轮越洋沟通,最终决定将通信方式改为 Modbus 协议。

  这种因地理环境引发的技术攻关,虽未直接计入设备采购成本,却实实在在消耗着项目利润的“隐形成本”。

  供应链运维隐形成本亦是进击南美市场的难点。南美薄弱的储能供应链,让“进口依赖”成为推高运维成本的核心因素。

  巴西、智利 80%以上的储能核心零部件(如电芯、PCS)需从中国进口;若遇港口拥堵或清关延误,还需支付滞港费与加急运费。此外,零部件损坏后的更换周期同样漫长,若缺乏本地备件储备,设备停机等待维修的时间可能延长,给项目造成巨大损失。

  为降低供应链隐性成本,本地化投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击南美的关键。

  据高工储能了解,阳光电源已在巴西、智利、墨西哥设立办公室,组建涵盖销售、技术支持、售后的本地团队;同样,针对拉美地区特殊市场需求,天合储能建立了完善的本地化服务体系,组建了熟悉当地法规与市场需求的本土化专业团队。

  这些本地化投入虽能缓解长期运维压力,却在短期内成为高收益背后的“必要隐性支出”。

  中国企业的“破局之战”

  在南美储能市场全域扩张中,中国企业已从“产品供应商”升级为具备“技术适配+本地化服务”能力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竞争力集中于“定制化技术研发”与“规模化交付能力”。

  今年5月,阳光电源与拉美开发商 Zelestra 签约,为智利 Aurora 项目提供 1GWh 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 2.0)及逆变设备,项目建成后将成拉美最大光储一体化项目(配套 220MW 光伏阵列)。

  2024 年以来,阳光电源在智利斩获 3 个储能订单(总规模 2.14GWh),包括为智利塔拉帕卡 Aurora 混合发电项目供 1GWh 系统;其 PowerTitan 系统应用的智利 200MW/800MWh BESS del Desierto 项目已于 2025 年 4 月落成;2025 年 1 月还提交 1.57 亿美元环评报告,计划在圣地亚哥建 120MW/922.76MWh 储能项目(若获批 2026 年 8 月开工)。

  比亚迪储能也于 2025 年 5 月与 Grenergy 签约,为智利阿塔卡马绿洲项目第六期供 3.5GWh 系统,双方合作总量达 6.5GWh(此前前三期供 3GWh),该协议为拉美最大储能供货协议,将提供 624 台 MC Cube—T 系统用于 Elena 光储电站。同月,其与 Contour Global 合作的智利基亚瓜 221MW/1200MWh 光储项目投运,配备 45.2 万块太阳能板及 267 套 MC Cube 系统。

  晶科储能 2025 年 6 月与 Metlen 签约,计划在智利推进 1.6GWh 储能标杆项目,并联手部署超 3GWh 电网级储能项目(聚焦智、欧市场)。

  此外,其他较大额订单还有:2024 年 10 月,宁德时代为阿塔卡马绿洲项目第四期供 1.25GWh 系统;2024 年 4 月,阿特斯为智利“迭戈德阿尔马格罗南”项目供 228MW/912MWh 系统;2025 年 7 月,天合储能 1.2GWh 储能系统发运智利(2024 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南美第 6 个 GWh 级订单)。2024 年 5 月,天合储能还透露,其在智利获 3 份近 1GWh 订单。

  面对中国企业的快速突破,或许正如天合储能产品经理表示,尽管拉美地区拥有全球最优越的太阳辐射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高温、强沙尘等极端环境条件的严峻考验。正是基于对这些特殊环境条件的深刻理解,才是中国企业获得订单的重要基础。

  结语:南美储能,不止于热度

  2025 年的南美储能市场,正全速推进。

  政策端,各国以立法与激励措施提供制度保障;需求端,电网不稳定与新能源消纳压力构成刚性需求;收益端,PPA 协议与电价差套利确保项目可行性,共同推动市场从向“南美全域”扩张。

  对中国企业而言,南美市场既是技术输出的实践场,也是全球化能力的检验场:从极端环境技术定制,到复杂政策合规应对,再到本地化供应链搭建,每一步突破都将转化为全球储能竞争的核心优势。

  2025 年,布局南美储能已非“选择题”,而是顺应全球能源转型的“必选题”。这片大陆上,巴西、智利持续释放潜力,哥伦比亚、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加速崛起,一场全域化储能热潮,正逐步重塑全球储能产业格局。

上一篇:
党建引领智造融合 新村街道政企同行探产业新路
下一篇:
利润猛增432.2% 股价三个月涨40% 上汽集团半年业绩亮眼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