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纳百川股份内控问题频出 毛利率持续下滑创业板定位待考
发布时间:2025-08-27

  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股份”)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提供移动式热管理(乘用车、运营车)、固定式热管理(储能、移动电源)、特殊式热管理(空中交通、工程机械、船舶)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

  自2023年9月27日纳百川股份的创业板IPO申请被受理,已历时近2年时间,8月28日,纳百川股份终迎深交所首发上会,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对于上会在即的纳百川股份来说,其却仍面临众多问题为市场所诟病,不断下滑的毛利率水平,频发的内控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毛利率持续下滑,创业板定位存疑

  “创业板对拟IPO企业的定位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其中的创新性包括要求拟申报具有“创新、创造、创意”特征,且符合“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新旧产业融合”的情况。”

  招股书中,纳百川股份自诩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在研发创新、精细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具备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

  在纳百川股份此次披露的招股书中,其多次强调了自身具备的技术与竞争优势,然而反观其毛利率水平,却是另一番景象。

  此外,从最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毛利率情况来看,纳百川股份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2.36%、19.84%、17.54%和14.34%,即使是在巅峰期的2022年,其当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仅仅只有22.36%,而在最近的报告期,其毛利率已经低至14.34%,较2022年下滑近9个百分点。

  “毛利率作为企业经营中反映其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能体现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工艺技术水平、市场地位、核心竞争力等,还能侧面反映行业的整体情况。在IPO相关进程中,监管机构对于拟上市企业的毛利率情况尤为关注,毛利率有关问题也因此成为高频问询问题。”

  纳百川股份不断下滑的毛利率,或许是其产品竞争力不足带来的低附加值的侧面印证。

  纳百川股份不断下滑以及已经低至14.34%的毛利率水平,令市场咂舌。在业内,也曾有过毛利率低于20%的企业就尽量避免申报创业板的说法。实际上,对于创业板定位问题,或已经成为了纳百川股份此次创业板上市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内控问题频发,管理水平堪忧

  纳百川股份在报告期内频发的违规事项不禁令人开始担忧其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招股书披露,2022年度,纳百川股份存在通过公司员工的个人账户、未入账现金对外收付款项的情形,主要包括收取部分废料销售款、支付经营相关成本费用等,其中,通过个人账户、未入账现金收取款项为91.81万元,支付经营相关成本费用101.81万元,另外,2021年1-4月期间,纳百川股份实控人通过所控制的银行账户向张勇及其配偶转账132.59万元,中介机构经核查,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张勇均确认仅与上述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银行账户存在往来,性质为通过个人卡发放的工资奖金和业务经费。

  “首发办法对发行人内部控制的要求中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这也是IPO企业发行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纳百川股份在财务内控上的违规,其所反映的在管理上的缺位也值得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纳百川股份在员工的社保缴纳上也存在问题。

  截至2025年3月底,纳百川股份1319名员工中,有95人未缴纳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缺缴人数分别为104人、170人、104人,还有90人未缴纳住房公积金。

  就在今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争议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中强调了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用人单位规避社保缴纳、劳动者主动放弃社保等问题,司法解释作出明确规定:无论双方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前述解释自9月1日起施行。

  在这一新规实施前夕上,纳百川股份的社保缺缴问题无疑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对于其IPO是否造成影响,则有待继续观察。

上一篇:
Wolfspeed:8吋SiC营收超6.7亿
下一篇:
格力高管朱磊回应王化打油诗: 不要阴阳怪气!王化已经这么牛逼了!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