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吉利海外公司遭诺基亚漫天要价
发布时间:2025-08-26

  吉利海外公司遭诺基亚漫天要价

  汽车上的通信模块成本仅约100美元

  诺基亚却以整车价格为基准收取专利费

视觉中国 供图
吉利汽车出海

  吉利海外公司遭诺基亚漫天要价

  汽车上的通信模块成本仅约100美元

  诺基亚却以整车价格为基准收取专利费

  一场跨国专利诉讼让中国汽车行业再次聚焦“知识产权公平性”议题。

  近日,诺基亚通过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曼海姆分庭,起诉吉利控股集团及其旗下极氪、领克、路特斯、smart四大品牌,案件波及吉利在欧洲18个国家的32家子公司。

  这场诉讼的核心并非“是否侵权”,而是围绕4G/5G标准必要专利(SEP)的授权模式与费率展开,背后更是中国车企对国际专利体系中“不合理收费”的一次坚决反抗。

  一场指向“整车抽成”的专利诉讼

  要理解这场纠纷,首先得弄清一个关键概念——标准必要专利。简单来说,这类专利是生产符合4G/5G通信标准产品的“必需品”。

  目前,智能汽车要实现联网、导航、远程控制等功能,都绕不开这些技术。按照国际通行的FRAND原则(公平、合理、无歧视),持有SEP的企业可以收取授权费,但必须保证费率合理、流程透明,不能借专利垄断谋利。

  此次诺基亚起诉吉利,争议点就在于收费模式。诺基亚通过国际专利池Avanci推行“整车抽成”,即不管专利实际用在汽车哪个部件上,都按整车价格收取专利费。其现行费率为4G车型每车20美元、5G车型每车32美元。

  但这一模式让车企难以接受。要知道,汽车上的通信模块成本仅约100美元,专利费却按照整车价格收取,有失公平。

  以吉利为例,若按这一费率计算,其每年销售300万辆新车,仅4G/5G专利费就要支付约5亿元人民币。“我们尊重知识产权,也愿意支付合理的授权费,但不能接受‘狮子大开口’。”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车企主张的是国际行业惯例,即以通信模块为计费基准,让专利费和技术实际价值挂钩,而非绑定整车“漫天要价”。

  诺基亚“漫天要价”遭抵制

  事实上,Avanci的“整车抽成”模式早已引发全球质疑。此前,诺基亚曾向OPPO主张5G专利每台收取3欧元许可费,但法院最终裁定的合理费率远低于这一标准,这直接暴露了诺基亚专利要价的“虚高属性”。

  更关键的是,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汽车行业的传统惯例。过去,汽车通信模块的专利授权通常由博世等“一级供应商”负责。供应商购买专利授权后,将成本纳入模块定价,车企只需采购模块即可,无需直接面对专利方。

  但诺基亚却绕开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厂收费,导致产业链成本错配。车企不仅要为模块付费,还要额外承担高额专利费,最终可能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破坏整个行业生态。

  吉利的遭遇并非孤例,而是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挑战,比亚迪、长安等车企已先后遭到专利池成员起诉。

  2023年12月,特斯拉曾直接起诉Avanci,要求将5G专利费从32美元降至10美元。2024年7月,欧美日韩等全球六大汽车协会更是联合致信Avanci的CEO,呼吁专利池公开定价逻辑、保持透明性。

  2024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专门约见Avanci专利池相关负责人,送达《提醒敦促函》,直指其在汽车SEP许可中存在的垄断风险,要求其排查问题、整改合规。这是中国监管部门首次针对汽车专利池的垄断行为发声,为中国车企维权提供了重要支撑。

  吉利此次冲在维权前线,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吉利相关负责人强调,若此次诉讼失利,诺基亚的“整车抽成”模式可能成为国际判例,所有中国车企出口欧洲都将面临高额专利费。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要在国际市场立足,既需要尊重知识产权、做好自主创新,也需要联合起来对“专利垄断”说不,这样才能在国际专利博弈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上一篇:
成都车展即将开幕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下一篇:
无锡执笔“青绿”写传奇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