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勇挑大梁,“城市中心”迈向“更高水平”
发布时间:2025-08-26

      大美河西为“苏超”亮灯加油    江心洲E^3PARK体育公园    2025南京半程马拉松    金陵天地    南京阿里中心鸟瞰效果图    8月25日,南京市与头部互联网企业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东集团选址建邺区河西南板块,将建设百亿级区域总部和万人规模研发中心。  企业投资是真金白银的市场行为,“重仓”一座城,是对当地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的最大肯定。京东落子,充分展露南京以高质量发展过硬业绩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省会担当,也鲜明彰显建邺区各项工作“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坚定决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今年以来,建邺区加快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强力推进金陵天地、江心洲E^3 PARK体育公园投用,打造了一批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集成供给样板……“城市中心”的产业发展、功能品质、民生服务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打好“收官战”,奋力“开新局”。建邺区委书记,南京市河西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姜宸表示,建邺将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推进更高水平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和新领域新赛道的首发区建设,更好服务全省挑大梁,为省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建邺力量。  大厂落子  崛起人工智能新高地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京东“看好”南京,意义不一般——  这是一段名城与名企双向奔赴的典范佳话。南京是长三角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建邺区则是最能展现其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客厅和城市中心。京东作为互联网头部企业,在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中位列第13,其战略布局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在南京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期间,南京市人民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今年形成南京市与京东集团新一轮战略合作事项16条。在共同的产业理想牵引下,名城与名企结成了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这是一场大厂“组局”引来总部云集的精彩演绎。京东并非首个青睐南京和建邺的互联网巨头,此前,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大厂已相继选址河西南。近年来,58集团江苏总部、恒生电子江苏总部等高能级项目也纷纷入驻,有人形容河西南“两子落、满盘活”。  京东同样选择和阿里小米做“邻居”。其项目将打造为京东集团区域中心,承担集中办公与研发职能。未来,这里将汇聚京东在零售、科技、金融、健康、家政等多个业务板块的研发力量,重点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的研发人才。  这是一次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丁宏分析,不同于以往在偏远区域建厂、以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的“产城人”模式,河西南的规划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打造了适配高素质人才工作与生活的城市功能配套。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与优质人口结构形成强磁吸效应,成功吸引互联网头部企业集聚,京东的落户正是这一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总部型企业通常自带人才、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源,能显著提升区域产业生态。以互联网大厂园区为支撑,今年,建邺区全面启动中央科创区建设,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方向,推动创新资源向河西南加速集聚,致力打造南京科创版图升级的“展示窗口”、汇聚顶尖创新要素的“中心地带”。  短短8个月,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小米南京科技园跃升为超级研发中心,手机硬件工程实验室投入使用,研发人员突破5000人;南京阿里中心已吸引59家优质企业入驻,包括三星研发中心等世界500强企业、南京能利芯科技等高成长潜力企业,以及米川人工智能等创新“幼苗”和端点星辰科技等阿里生态伙伴。  在河西中央科创区采访,串联多个功能区域的“阿里廊”令人印象深刻。它链接办公空间、创业孵化、商业配套、员工餐厅等多个功能区域,构建起互联互通的一站式生态社区。物理空间的互联互通,折射互联网大厂开放协作的生态,更直接呼应了河西中央科创区的发展愿景——通过数据要素链接“人工智能+”企业,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在今年南京市委提出的“两城两区两港两中心”创新枢纽布局中,河西中央科创区成为重要一极。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邺区委全会发出新的动员令——抢抓全市创新枢纽布局机遇,高水平建设河西中央科创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布局科创产业,走出“金融中心+科创建邺”的发展新路,实现“金融+科创”双轮驱动,努力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重要承载地。  文明极美  激发城市客厅新活力  今年以来,大美河西持续吸引公众目光,锦绣建邺不断汇聚人气与流量——  近日,“南京曼哈顿机位”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站在南京金陵天地三楼的室外连廊远眺,南京金融城的现代建筑群一览无余,无需刻意构图,随手一拍便是大片质感。画面中的“C位”建筑——金融城二期C1主塔楼,以416.6米的高度刷新南京城市天际线,有望于年底投入使用。  夜幕降临,南京金陵天地屋顶公园人流如织,如山丘般错落的景观与璀璨的“SKY PARK”标识交织成一片繁华夜景,特色饮品、潮流好物吸引众多市民驻足体验。7月18日启幕以来,该商场凭借独特运营理念与多元业态组合,迅速跻身南京热门商业地标。开业三天累计客流突破40万人次,持续登顶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商业热门榜首位。  周末的江心洲E^3PARK体育公园处处洋溢着动感与活力。网球场上运动爱好者挥拍竞技,儿童游乐区内孩子们欢声笑语不断。自开放以来,公园日均接待约1500人次,周末超过2000人次。以创建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为契机,建邺正全力将江心洲打造为国际知名的马拉松岛、亚洲一流的极限运动岛、国内领先的逐浪岛以及人人向往的户外生活岛。  一个个生动场景,折射“城市客厅”品质不断跃升、功能不断完善、活力持续释放,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在建邺区委区政府看来,城市竞争的核心在于功能与品质的比拼,作为省会城市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客厅”,建邺的城市品质、面貌与功能不仅关乎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关系到南京在全省的首位度、在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中的影响力。  正因此,建邺区着力强化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持之以恒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力,对城市功能品质“精雕细琢”,文明极美城区的形象愈加可触可感——  今年以来,建邺美的内涵更加彰显。“南湖记忆”三期项目正式竣工,将于今年10月全新亮相;“一点一案”精细化打造江东中路、奥体大街生态秀带,完成百余处节点景观升级;青奥村广场绿地、滨河绿地焕然一新,爱情湾生态公园入选长三角城市园林绿化优秀案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倡导的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图景,正在建邺化作实景。  火的消费持续出圈。成立文商旅体艺展融合发展联盟,消费者凭各类“票根”可享联盟专属折扣,2025南京半程马拉松期间拉动赛道沿线商业体日均客流及营收均增长超5%;推出全国首列咖啡主题有轨电车,打造自带流量的爆款消费场景;承办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暨颁奖盛典;推动德基世贸中心年底试营业……“欢迎来邺”这一城市消费IP正日益深入人心。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在奥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江苏大剧院和保利大剧院,国际化的赛事展会、剧目演出几乎“天天见”;组建“涉外法律服务团”,为企业出海提供从风险评估到争议解决的“全链条”支持;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大会召开,全球500余家头部SPN服务商及行业领袖共话跨境新机遇。  时尚、文化、艺术如空气般浸润着建邺生活的日常。近日,江心洲持续上演江边音乐会,别开生面的“江边live”唱响属于夏夜的浪漫旋律。广邀市民游客赏好剧、看好赛,今年下半年,江豚音乐节、抖音汽水嘉年华、长三角高校大学生半程马拉松及Sundown马拉松等文旅活动将轮番登场。  城市功能与品质正是总部企业选址时最看重的因素之一。今年以来,央企二级总部中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揭牌,宝马集团信息技术全球研发中心落地,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建邺、扎根建邺,推动区域逐步形成“以城市功能吸引人才、企业—人才、企业建功立业—反哺区域发展”的产城融合正向循环。  共建共治  乐享幸福美好新家园  这个暑期,沙洲街道“嘉he聚融·童心同行”新就业群体子女爱心公益暑托班如约开班。针对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工作强度大、时间不固定等现实困难,街道连续3年在寒暑假提供暖“新”守护,已惠及新就业群体子女百余人次。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每个家庭。今年上半年,建邺区新增120个市级普惠托位数,晨星托育月安园也已建成并正式开放。建邺高新区连续5年与金陵河西学校合作开设“四点半课堂”,通过园区贴心“带娃”,让创新创业者省心省钱更安心。  幼有所育,老有颐养。中午时分走进莫愁湖社区“大家乐食堂”,一阵扑鼻的饭菜香远远飘来。秉承“莫愁一家亲”理念,莫愁湖街道积极招引辖区内口碑良好的社会餐饮企业加入助餐联盟、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丰富、便捷、实惠的就餐体验。  老年居民乐享“舌尖上的幸福”是建邺区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实招”“硬招”落地见效的生动镜头。建邺区持续加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今年已高标准打造2个适老化体验中心,成功获批全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消费券首批试点,并完成全省首单业务。  工作日早晨八九点钟,成百上千的年轻人从平良大街地铁站涌出,怀揣梦想走进韶华工坊大学生创业园。这里是建邺区以高校创业者、青年创客、海归创业人才等为服务主体打造的大学生创业“0元梦工厂”,也是南京首个集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建邺是南京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区,17岁至40岁年轻人占比高达四成,每年还净增近2万“年轻人+新居民”。今年以来,建邺持续开设青年夜校丰富青年居民业余生活,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开展“人才邺市”招聘活动超百场。  教育医疗等“民生大事”与助餐、托育等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齐头并进。今年,建邺举办全区教育发展大会,新开办南师附中栋梁学校等4所学校,37人入围市学科带头人;明基医院二期建成投用,与省人民医院、市第一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一项创新之举是,建邺区今年将“打造一批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集成供给样板”列为2025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精准整合资源力量,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打造“聚人气、聚人心”的服务机制,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精细,呼唤着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多样化的关照。建邺区用心用情办好“一老一青一小”民生实事,让“朝阳”更蓬勃、“骄阳”更绚烂、“夕阳”别样红。今年以来,8大类41项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全龄友好”的“城市中心”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下生动注脚。  本版撰稿鹿琳建宣  本版供图建宣

上一篇:
无锡执笔“青绿”写传奇
下一篇:
过去十年,西藏自治区快递业务量增长约五倍 雪域高原也要实现“网购自由”(新视点)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