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高瓴资本何以心急火燎“割肉”隆基?
发布时间:2025-08-24

  和时间做朋友、做时间的朋友,坚持长期主义,这是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投资信条,因其在投资圈的成功而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高瓴资本成立于2005年,经过正好20年的发展,早已与红杉资本贵为国内十大顶级投资集团之一。20年间,在张磊主导下,高瓴集团投资过百度、腾讯、京东、滴滴出行、字节跳动、Zoom、星思半导体、百济神州、飞利浦家电、普洛斯、百丽国际、格力电器、蓝月亮等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企业。  在火红的新能源赛道,高瓴资本也有押注,投资了宁德时代、隆基绿能,2021年1月,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还特从合肥赶到北京“拜会”了张磊,引发财经圈、光伏圈广泛关注。    谈及高瓴资本投资新能源行业,最轰动的莫过于高位“接盘”隆基绿能。2020年12月20日,高瓴资本宣布斥资约158亿元从隆基原二股东李春安手里接过2.26亿股股份,交易价格为当时隆基绿能股价的约九折——70元/股。  当时,这个价格说低不低,说高也不高。说不低是因为隆基绿能股价已涨了3倍,说不高缘于这个入场价并不是最高价。在碳达峰碳中和热潮助推下,以及“高瓴”概念加持下,隆基绿能后续仍创出了历史新高,未除权前股价于2021年2月触及到125.68元。所以,高瓴资本以70元/股的价格入手,账户上一度浮盈超过百亿,约124亿元。  后来,隆基绿能和整个光伏板块,乃至A股市场的表现都是令张磊大跌眼镜。截至8月22日收盘,隆基绿能股价为16.52元,市值为1252亿元。  因股价跌跌不休,高瓴资本长期投资的信心已松动。今年6月7日,隆基绿能披露了股东减持计划,HHLR管理有限公司拟从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9月29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37,890,248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50%。  此次减持前,HHLR持有公司股份416,460,08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0%。按16.52元的股价计算,最新市值为6,879,920,604.2,四舍五入为68.79亿元。这加上持股这几年获得3.59亿元分红,当时高瓴资本158亿元的投资,现在市值+分红合计为72.38亿元,浮亏达约85.66亿元。  8月22日,隆基绿能在披露2025年中报的同时,还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进展。据公告,HHLR于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8月22日,HHLR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37,557,175股股份,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据了解,HHLR减持期间,隆基绿能股价最低14.75元,最高16.88元。以最高价计算,这部分股份减持至多获得资金633,965,114元,约6.34亿元。现实中,HHLR不可能减持在最高点,所以套现资金不大可超过6.3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HHLR减持的时点看上去并不理想。目前,上证指数已突破2024年10月创下的前高3674.40点,创出了区间新高3825.76点。  同时,在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积极推动“自律”、破除内卷的背景下,光伏企业的业绩已接近周期底部,光伏板块也随着大盘在强劲反弹。其中,业绩逆势增长的横店东磁(002056)已创出19.17元的反弹新高,遥望历史前高26.81元。  在下探12.61元的低点后,隆基绿能当前16.52元的股价仅算是自底部反弹,总体股价仍处于区间低位整理,尚未形成突破走势。基于此点,高瓴资本这次减持属于底部“割肉”。  这事儿若放在患有“恐高症”的投资“小白”身上并不意外,他们往往在股价反弹期间会头脑一热的卖掉落袋为安,可放在高瓴资本这样有着严格交易纪律,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机构身上,却很是出乎预料。  至于高瓴资本为何心急火燎的“割肉”隆基,猜测无外乎有两个动机,一是出于自身的资金需求,二是为后续的减持开路。此次减持后,HHLR仍持有隆基4.999999%股份,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  有分析说,持股不超过5%的股东再减持就无需发布公告,事实未必如此。举例来说,星帅尔持股1.51%的股东钱凌计划减持不不超过13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0.37%,还是需要发布公告。钱凌系公司董事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楼勇伟先生前妻。同时,持有阿特斯131,770,537股,占公司总股本3.57%的元禾重元减持股份也发了减持计划。  高瓴资本后续减持隆基绿能股份恐还需披露减持计划。其虽不再是5%以上股东,可按隆基的市值体量上看,接近5%的股份减持也需要超过60亿元的资金量。  从行业角度来看,高瓴资本减持隆基绿能部分股份,是其与时间做朋友,坚持长期主义理念开始松动的一个信号。深度套牢隆基之后,高瓴或在考虑寻找退出之路。  站在投资角度,高瓴资本折戟隆基,说明再长袖善舞的机构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高瓴在投资圈算无遗策,点石成金的神话在破灭。(草根光伏)

上一篇:
中国科技50强榜单发布,潍坊这家企业上榜→
下一篇:
石景山“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