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撑起广东省经济超“半壁江山”,现代服务业如何继续“挑大梁”
发布时间:2025-08-23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8月22日下午,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四场专题会议(现代服务业专场)在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举行。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聚焦现代服务业这一经济增长“主引擎”,围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升级、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重点方向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强化数字赋能、完善政策保障等举措,为广东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划破解良策。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透露,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纳入正在编制的省“十五五”规划。同时,也将组织编制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五五”规划,为“十五五”时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何以引领?

  服务业增加值超万亿元

  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广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广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广东服务业规模全国领先,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明显,202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8.14万亿元,占全国10.6%,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占GDP比重5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9%。

  广东高速发展服务业背后,有着超大规模市场支撑。目前,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实时在粤”人口达1.5亿人。超大规模人流量的背后,是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202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万亿元,连续42年居全国第一,为发展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提供坚实基础。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广东拥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世界500强企业广东有18家,有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从趋势上看,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当家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制造业当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生产性服务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现代生活服务业是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的三大优势产业。以金融业为例,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介绍,2025年1-6月,全省完成金融业增加值6358亿元,同比增长7%,持续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3%。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3.52万亿元、同比增长4.6%,较年初新增2787亿元。

  而在数字经济赋能方面,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6.9万亿元,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培育了华为、腾讯、树根互联等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供给方。

  何以连通?

  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

  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资源配置、完善的规则体系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眼中,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所有要素,更具有超越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能力。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香港+”。“广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特殊优势就是背靠香港。”他表示,广东的现代服务业可以尝试在规则机制上进一步和香港对接,把香港已为全球所认可的商事规则和标准在大湾区内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在此基础上做加法,从而形成对接国际和引领全球的大湾区商事规则和标准体系。他还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推动珠海横琴,深圳的前海、河套,广州南沙的规则规制通过“香港+”的方式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之上,以点带面,再扩大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

  来自实务领域的代表也从行业实践出发,聚焦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省人大代表,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曾学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规则协同与人才支撑问题。他建议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在现代化服务业方面的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整合粤港澳资源,加大涉外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着重提升涉外法律人才的法律服务竞争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打造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加快建设涉外法律服务聚集地;畅通湾区各法律部门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做好机制对接、司法衔接。

  针对相关建议,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称,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服务标准创新。省市场监管局与港澳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建成1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今年上半年全省办理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案件1543件;粤港澳共同发布“湾区标准”244项,其中服务业相关标准占比超 40%。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推动发挥南沙、横琴、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作用,推动制定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领域“湾区标准”。

  何以促消费?

  从“竞价”转向“竞质”

  优化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是驱动现代服务业升级,更直接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

  “虽然目前市场供给已经非常丰富,但真正的好货、高品质服务目前还是市场上的稀缺产品。这也对我们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省人大代表、唯品会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亮结合市场观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在优化供给方面,他建议落实品质电商培育行动和扶持政策,推动电商平台由“竞价”向“竞质”转变;支持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向全国举办促消费主题活动,培育一批城市促消费品牌;扩容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商品名录,适当提高消费者在跨境平台消费的单次交易限值和年度交易限值,丰富消费者选择;在扩大内需方面,张亮认为,应该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增效,将服装等刚需性品类纳入政府促消费政策的支持范围,响应消费者多方面换新需求,加快换新节奏,实现既“换得起”又“换得好”。

  近年来,广东全省各地也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正持续提升广东消费者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广东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现场回复称,省商务厅积极创新服务消费场景,省政府出台《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正佳广场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实践案例,各地商旅文体健多业态融合的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何以保民生?

  支持银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助力广州建成养老服务高地

  养老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要方向。

  围绕养老服务与银发经济发展,保利(广州)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东认为,广州承载了超百万老年人口养老服务的重任,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遇。他建议,打造集养老产品科技研发、智能养老产品制造、智能养老服务展示体验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养老产业园,助力广州建成养老服务新高地,更好辐射带动全省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人大环境资源委主任委员任小铁同样关注到了银发经济。他建议,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支持广州等地争创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有序推动适老化改造,统筹用好现有专项资金支持银发经济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银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银发经济投资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大作用。

  针对上述建议与呼声,广东省在政策层面的切实举措正在加快落地。现场,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省发改委已经牵头起草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同步以委名义印发《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2025年工作措施》,为广东省银发经济发展打下扎实政策基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贾政

  封面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婉彤

上一篇:
李磊带队赴广州、深圳开展招商考察
下一篇:
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回暖迹象 融资客大手笔加仓7只光伏设备股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