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竞价上网 山东破题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山东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0

  近日,新能源大省山东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要求,在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8月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能源监管办、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紧随其后,8月8日,《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出台,这是我国首个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  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部由市场形成  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十四五”以来,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以年均25%的速度快速增长,2024年6月便成为东部沿海首个装机破亿的省份,光伏发电装机连续8年稳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底,山东新型储能在运规模达到717.7万千瓦,超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的背景下,按照136号文“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要求,《实施方案》明确,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部由市场形成。全省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根据电力市场建设及行业发展状况,适时推动生物质发电等其他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  “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机制”在《实施方案》中得到体现。新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同步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或高于机制电价的部分,由电网企业开展差价结算,差价费用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全体用户分摊(或分享)。  《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与136号文政策衔接,均明确指出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开工、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此,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电力交易人员表示:“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不再强制配储,可以有效遏制成本的无序内卷、追求低价而放弃质量,有利于促进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山东新能源电价改革方案落地,将助力储能从发展期走向成熟期。”  《实施方案》提到,支持分布式新能源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参与现货交易。支持用户侧报量报价参与日前市场。优化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电量代理购电方式,当优发电量匹配保障性电量后仍有剩余或不足时,优先采用市场化方式交易差额电量。记者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此次山东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对居民、农业用户电价水平没有影响;对于工商业用户,预计改革实施首年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或有下降。  以价格竞争方式确定机制电价水平  山东是首批全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已成功转入正式运行,在电力市场建设方面积累了经验。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十四五”期间,山东新能源利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全年利用率达到98.5%,2024年利用率达到97.6%。国家电投湖南分公司营销专责潘欣认为,此次《实施细则》的发布填补了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操层面的空白,打破了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观望等待”的局面,为各地落实136号文要求,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新老划断”分类施策。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后,机制电价水平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统一明确为每千瓦时0.3949元(含税),单个项目机制电量上限原则上与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规模政策相衔接,执行期限按照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剩余小时数与投产满20年较早者执行。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增量新能源项目,由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单位明确机制电量规模、执行期限,通过价格竞争方式确定机制电价水平。  如何操作?《实施细则》明确了竞价主体、竞价电量、竞价机制、竞价程序、保障机制等各方面内容,形成了全流程标准化的机制电价竞价机制。同日发布的《关于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5〕578号)明确了2025年竞价申报主体、电量规模、申报充足率、机制电量比例、竞价上下限、执行期限等具体内容。  《实施细则》创新采用了“边际出清+动态调整”的竞价规则。竞价采用边际出清方式确定出清价格,即将所有同类型竞价项目按其申报电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取最后一个入选项目报价作为所有入选项目的机制电价。竞价时,新能源企业受申报充足率下限和竞价上下限的引导充分竞争。竞价上限根据新能源项目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现阶段竞价下限,原则上参考先进电站造价水平折算度电成本合理确定,后期适时取消。  国能浙江能源销售有限公司现货交易部专责章琳楹认为,政策文件引入“申报充足率”的概念,要求2025年申报电量占竞价电量规模的比例不低于125%。也就是说,不管申报电量规模如何,至少有25%电量无法入选,以引导项目考虑成本与合理收益理性报价、有序竞争。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方面表示,通过“上限控高、下限托底、动态退出”的设计,既能稳定市场预期,又为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留出空间。  确保电价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市场更有效,需要政府更有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风险防控机制。这是山东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良性互动,有效支撑电力市场平稳运行和电价机制不断优化的重要体现。  提高市场透明度是关键要素。《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全市场、全品种、全周期、全主体”电力市场信息披露体系,覆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等市场,电能量、绿电绿证交易等交易品种,年、季、月、周、日等时间维度,发电、用电、售电、新型经营主体、电网企业及市场运营机构等主体。同时,健全电力零售市场价格监管机制。电力交易平台应为用户提供基于实际用电曲线的标准化零售套餐比价功能,各类零售套餐应设置封顶结算价格条款,由用户自主选择。以此保障零售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确保公平也是重要一环。《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根据山东电网能源结构特性,制定涉及燃煤、燃气、新能源等全部市场化机组的成本模型、调查制度和核算规则。定期开展不同类型机组启动成本、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调查工作。分类测算各类型机组启动费用、空载成本和电能量边际成本等成本水平及波动趋势。《实施细则》在竞价组织分类上也明确,原则上按照光伏、深远海风电、其他风电等技术类型分别设置机制电量规模,分别组织竞价。  此外,当电力市场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时,《实施方案》提出及时启动预警,分析异常原因,研究处置方案,确保电价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业内人士认为,从政策衔接的“精准对标”,到立足省情的“靶向施策”,再到机制创新的“突破引领”,《实施方案》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防护网。这一体系的落地实施,不仅将推动山东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更将为全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风险防控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山东经验”。  2020 中国电力报版权所有

上一篇:
三大因素决定,尚界H5能否炸穿20万级红海
下一篇:
摩根资产管理张一格:权益市场正面临底层资金的再平衡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