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2亿买断恩怨,法国零售巨头退出中国市场
发布时间:2025-08-19

  

  前言:

  此后,中国再无“家乐福”。

  *评论区有惊喜,欢迎积极互动

  曾将“大卖场”模式引入中国、被誉为零售业“黄埔军校”的家乐福,即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近日,家乐福官方微信服务号“家乐福中国”更名为“客优仕CACIOUS”,标志着这一国际零售巨头的终止。调整源于苏宁易购子公司与家乐福集团的债务和解协议,未来一个月内,“Carrefour”“家乐福”等品牌标识将全面停用。

  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时的风光无两,到如今门店收缩、1元甩卖子公司,家乐福的退场不仅是企业的决定,更折射出中国零售市场的深刻变革——传统大卖场模式渐失优势,本土零售企业凭借灵活供应链、数字化能力以及丰富的商品力,正加速抢占市场。

  三十年浮沉,家乐福见证了中国零售业的升级与迭代,而它的离场,也预示着中国零售企业已摸索出契合市场需求的新模式。

  01

  “跨国联姻”变债务纠纷

  近日,苏宁易购公告称,经过苏宁国际与家乐福集团持续的协商,苏宁方与家乐福方达成和解。苏宁方拟一次性支付2.2亿元,终结与家乐福集团关于16.67%股权收购尾款、知识产权欠费及多项仲裁索赔的所有纠葛,一场持续多年的“跨国联姻”和债务纠纷画上句号。

  公开资料显示,家乐福是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商超企业。巅峰时期,家乐福在中国拥有321家门店,销售额高达498亿元。

  

  2019年6月,家乐福中国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苏宁易购通过子公司苏宁国际以48亿元对价收购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并承诺两年后无条件以固定价格收购剩余20%股权。当时在外界看来,苏宁和家乐福牵手将是一举多得的“跨国联姻”,两者相互引流、抱团取暖,更为壮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21年-2023年,家乐福中国分别亏损33.37亿元、28.32亿元、12.54亿元和5.46亿元。自苏宁易购接手至2023年底,家乐福中国累计亏损高达90.68亿元。按照苏宁易购80%的持股比例计算,其承担的亏损额达到了72.54亿元,这不仅意味着其初始投资已全部亏空,还额外产生了超24亿元的亏损。

  反观苏宁易购,近年来财务状况也持续不佳。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4年,苏宁易购营收持续萎缩,从2523亿元降至567.9亿元,净利润5年累计亏损超670亿元。

  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后,两家公司似乎陷入了一个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之中。至于究竟是家乐福拖累了苏宁易购?还是苏宁易购影响了家乐福的发展?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家乐福的持续亏损拖累了苏宁易购整体财务表现,而苏宁易购自身的资金链问题也对家乐福的正常运营产生了不利影响。

  2020年后,外部环境变化加上苏宁自身流动性资金紧张,原本计划2022年支付的剩余股权款(含利息)成了无底洞——苏宁国际先付了2.04亿元,却再也掏不出剩下的16.67%。此后三年,剩余16.67%股权交易款迟迟未能支付,并累积了高额利息。

  2023年11月,家乐福与苏宁易购最终对簿公堂,昔日“盟友”走向反目。

  02

  国内商超寒冬

  家乐福的衰落,是整个传统商超行业的缩影,再看那些商超同行,日子也不比家乐福过得好。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沃尔玛大卖场在华门店数量持续缩减,从2020财年的412家一路下滑至2025财年的283家。

  截至2025年3月底,沃尔玛中国至少有4家门店将陆续关闭。

  已经成为胖东来的门徒的永辉超市在2024年经“综合评估”后关闭的门店有232家。2025年一季度至少有20家店于3月31日前陆续闭店,且计划在2025年继续针对尾部门店进行调整,预计再关闭约200家门店。

  2024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675.74亿元,同比下滑14.07%;归母净亏损14.65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36亿元,扩大10.26%。

  而大润发、红旗连锁等传统线下商超卖场也陆续开始资本运作,原有大股东逐渐退出,国资开始接棒,并对经营模式开始爆改。

  03

  零售行业新趋势

  在传统线下商超陷入亏损和关店潮的情况下,以盒马、Costco、fudi、山姆为代表的新零售玩家正以截然不同的逻辑重塑线下消费场景,国内零售业开始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盒马鲜生+盒马NB(社区店)形成“高端+刚需”的互补矩阵。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3月,盒马鲜生门店突破430家,盒马NB超过200家,2025财年计划新增近100家门店。

  

  以山姆、Costco为代表的外资新型会员制卖场则在国内大行其道,将会员经济向中国式改造,如脱胎于沃尔玛的山姆锁定中产家庭客群,仅基础会员费收入超20亿元,续费率达80%。

  公开数据显示,山姆会员年均消费1.5万元,续费率高达80%,远超永辉超市的1300元。

  盒马通过AI算法将配送效率提升至传统商超的3倍,Costco计划引入智能购物车,山姆正在测试无人配送技术,这些新型零售业态正在提升顾客体验,将购物变成休闲生活的方式。

  在这些线下新型零售重获顾客青睐的同时,即时零售也从2024年同步爆发。

  美团依托“闪电仓+品牌直营店”的模式快速拓展闪电仓规模,京东则整合内部即时零售资源,推出升级版的“京东秒送”。

  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家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日峰值单量超过1600万单。

  京东在更早的时候看到了即时零售市场的潜力,并在2015年推出“京东到家”。

  2024年5月,京东整合了旗下即时零售品牌“小时达”和“京东到家”等,升级推出“京东秒送”。

  今年4月15日,京东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已接入了全国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在3C家电等高价值商品领域的竞争力更强。

  这场持续30年的零售实验,正在不断地迭代上演。

  这个曾改变中国人购物方式的品牌,最终成为商业教科书里的经典案例——只是这一次,主角是“失败者”。

上一篇:
刘铁祥任中国航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下一篇:
格力两项压缩机技术及应用获“国际领先”鉴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