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均胜电子智驾与机器人双线突破,打开未来高增潜力
发布时间:2025-08-19

  无人驾驶出租和机器人行业发展加速,相关零部件厂商也随之加大两方面领域布局。汽车零部件龙头均胜电子2025年上半年在两大领域进展显著,新业务增长可期。  今年上半年,均胜电子一方面获得国内外多个主机厂智能辅助驾驶域控订单,同时还推出多个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解决方案。国元证券表示,均胜的汽车相关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汽车电气化与智能化趋势,同时公司在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布局有望逐步落地兑现,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  智能辅助驾驶高阶域控放量,盈利持续增强  近期,均胜电子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再获突破,将为某知名自主品牌车企多款车型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此前,公司已于2024年获得某海外主机厂客户L2及L2++智能辅助驾驶订单,为未来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成功斩获某自主新能源品牌百万台区域控制器订单,与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联合开发的舱驾一体化方案也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标志着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业内测算显示,L2级产品毛利率约为25%,而高阶域控制器则可达40%。随着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强制性国标落地,L2功能正加速向8万元以下车型渗透,均胜电子的前视一体机与域控产品线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增长机遇。  在智能座舱领域,均胜电子也在持续强化其领先优势。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均胜电子发布了新一代沉浸式智能座舱系统——JoySpace+,集成光场屏、全域飞控旋钮和自定义按键等23项创新技术,重新定义人机交互体验。  技术突破背后是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2025年第一季度,均胜电子研发费用达7.96亿元,占营收比重约5.5%;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目前,均胜电子拥有专利约3500个,覆盖智能辅助驾驶算法、多域融合架构等关键技术领域。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演进,均胜电子凭借先发布局,正在重构自身盈利模型。公司毛利率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025年一季度达到17.9%,录得近年来同比最优水平。随着高毛利率产品的持续放量,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汽车科技延展至机器人,打开千亿级新市场  均胜电子将自身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供应商,依托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深厚积累,重点突破机器人“大脑”(智能交互决策系统)与“小脑”(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技术迁移成为公司进军机器人领域的独特路径。均胜电子正将汽车领域的传感器融合算法、精密执行器工程能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核心技术迁移至机器人应用场景。  2025年4月,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签约合作,双方将在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智元机器人也明确表示,在其机器人产品生产过程中,将优先选用均胜电子提供的零部件产品。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均胜电子展示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初步成果,包括机器人传感器套件(六维力传感器、电子皮肤、全固态激光雷达等)、轻量化机甲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其中,“星驰”机器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支持-20℃至60℃宽温环境及快充功能。今年2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嗅觉传感器正式发布,刷新行业标准。  汽车+机器人双驱动,全球化布局协同  当前,均胜电子的增长飞轮已从“汽车安全基本盘”转向“智驾订单变现+机器人量产爬坡”的双核驱动模式。  2025年第一季度,均胜电子新增订单全生命周期总金额达到157亿元,其中新能源与智能化相关订单占比超过45%。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产品的持续放量,推动公司从“规模优先”向“利润导向”的战略转型。  作为率先完成全球化研发生产布局的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拥有遍布全球的客户网络,服务全球超过100个汽车品牌,这也为其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美元。凭借车规级技术迁移优势与量产能力,均胜电子有望率先在全球工业场景实现落地,打开千亿级增量空间。  从安全气囊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再到机器人“大、小脑”系统,均胜电子正在通过技术迁移打通价值跃升通道,以硬核科技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上一篇:
全时全域保障绿电供应
下一篇: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采矿运维项目开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