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5!南沙国家级重点“小巨人”数量全市第二
发布时间:2025-08-19

  小南近日从南沙区工信局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南沙区5家企业成功入选,占广州市27家入选企业的18.5%,入选数量位居全市第二。

  至此,南沙区“小巨人”企业总数已达10家,较历史数据实现翻倍增长。南沙通过政策创新、空间重构、生态培育,在半导体、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育出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形成“研发—转化—制造—应用”的完整生态。

  未来,随着《南沙方案》深化实施、港科大(广州)科创资源持续导入,南沙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增长极。

  10家“小巨人”一次性亮相

  本次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的5家企业分别是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东阿达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睿帆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东捷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碳化硅单晶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山东大学的技术成果,与徐现刚教授团队展开产学研合作,在广州设有生产基地,产品线丰富,涵盖6英寸、8英寸导电型和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等。

  

  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业务范围广泛,涵盖计算机技术开发、机器人技术研究、电子自动化工程安装服务等。其自研的acoi全自动清洗检测产品,采用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3C零部件产品外观检测的难题,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

  

  广东阿达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阿达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7年,由海内外半导体封装装备领域专家共同创办。公司专注于高密度焊线机和先进封装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其ROCKET系列焊线机性能出色,已在国内外300多家封测企业广泛应用。公司还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广州睿帆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睿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少数掌握PB级别数据处理核心技术的大数据企业。核心团队来自业内顶尖技术机构,深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原生技术,推出“大数据平台+数据库”核心产品。其业务覆盖通信、政务、金融等多领域,服务中国移动、广州地铁等知名客户。

  

  广东捷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捷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站式智能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由锂电池及涂布技术专家组建。公司专注锂电池底涂、隔膜涂布及光学膜涂布设备研发生产,自主研发的凹板涂布机市场份额位行业前列,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头部企业。

  

  近年来,南沙区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此次5家企业入选重点“小巨人”名单,是南沙区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未来,南沙区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助力更多企业成长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目前,南沙区

  “小巨人”企业总数

  已达10家

  跟着小南一起回顾一下吧

  2021年评定的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分别是广东隽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隽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隽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固废资源化领域的集团化企业。公司以高端装备制造为基础,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业务涵盖废旧塑料、家电、汽车、锂电池处理等,服务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苏伊士、格林美等知名企业。公司与利安德巴塞尔成立合资循环塑料工厂,拥有授权专利160余项。

  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智慧能源管理、节能及安全领域的数智化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核心业务涵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数据中心能效提升等,在广东省中央空调控制节能服务市场占有率居首。2024年该公司入选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同年营业收入达8735.7万元。

  2024年评定的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分别是广州通则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和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通则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通则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国内最早从事CPE产品研发的知名团队,主营业务为4G/5G泛物联网终端及系统设备、5G工业路由器/网关的设计、开发与销售,基于紫光展锐、高通等芯片开发产品,应用于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产品覆盖国内外近60个国家,客户包括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及电力、医疗等行业企业。公司计划3年内实现年出货量超2000万台并完成IPO上市。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控股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承担国家核能重大专项设备研制任务。公司拥有核电主设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创造了21项国产首台核电设备纪录。通过“以核为主、相关多元”战略布局,形成年产4套百万千瓦级核电主设备产能,并拓展核化工、海洋核动力平台等业务领域。

  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在精准医疗的模式下,通过智能康复机器人技术,如: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外骨骼机器人、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等,向康复医学中心提供了神经康复整体解决方案、骨科康复整体解决方案、疼痛康复整体解决方案等整体服务解决方案,累计获得专利超190项。

  集中分布在

  南沙六大核心产业领域

  据区工信局介绍,南沙区1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分布在六大核心产业领域,体现了对高端制造与前沿技术的战略布局:

  (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南砂晶圆(碳化硅衬底)、阿达半导体(封装设备),形成从材料到设备的完整链条,支撑车规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生态。

  (二)智能制造装备:

  慧眼自动化(3C检测机器人)、捷盟智能(锂电池涂布设备),服务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捷盟智能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头部企业。

  (三)环保与循环经济:

  隽诺环保(固废资源化)、远正智能(智慧能源管理),前者构建全球固废处理全产业链,后者在中央空调节能市场占有率居首。

  (四)医疗设备:

  一康医疗(智能康复机器人),累计专利超190项,覆盖神经、骨科等多领域康复解决方案。

  (五)核电装备: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承担国家核能重大专项,创造21项国产首台纪录。

  (六)数字经济:

  睿帆科技(PB级大数据平台)、通则康威(5G工业路由器),服务通信、政务等领域,睿帆科技支撑超200PB数据存储。

  

  产业集聚

  五大核心片区形成集群效应

  大岗先进制造园区:穗港智造基地集聚半导体设备(阿达半导体)、新材料(丙辛项目)等企业,形成连片2900亩工业用地,提供高标准厂房载体。

  黄阁国际汽车城:依托小马智行、捷盟智能等企业,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2025年规划产值超50亿元的汽车芯片市场。

  庆盛科创走廊:以港科大(广州)为核心,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推动睿帆科技、通则康威等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形成“湾区硅谷”雏形。

  明珠湾起步区:聚焦智慧能源(远正智能)、金融科技,打造低碳智慧城市示范区,远正智能2023年净利润增长超63倍。

  万顷沙保税加工区: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在此布局核电装备制造,拓展海洋核动力平台等新领域。

  

  链主效应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垂直整合

  半导体领域:南砂晶圆的碳化硅衬底直接供应芯粤能等制造企业,阿达半导体的焊线机覆盖国内外300余家封测企业,形成“材料—设备—制造”闭环。

  锂电池领域:捷盟智能的凹板涂布机市场份额居行业前列,吸引宁德时代、欣旺达在南沙设立生产基地,带动东涌镇形成锂电池设备产业集群。

  固废处理领域:隽诺环保与利安德巴塞尔成立合资工厂,技术输出至60余国,推动南沙成为全球固废资源化技术高地。

  医疗领域:一康医疗的智能康复机器人与多家三级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医学成果转化基地”,形成“研发—临床—产业化”链条,推动区域精准医疗发展。

  南沙政策支持与环境升级

  促四链融合与港澳协同

  政策体系创新

  产业专项政策

  半导体领域出台《强芯九条》,对制造类企业给予最高3亿元落户支持,融资补贴最高5000万元;医疗领域通过《广州市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提供临床应用场景支持。

  四链融合政策

  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全生命周期,如新型研发机构补助最高1亿元,企业进驻重点集聚区免租3年。

  港澳协同政策

  实施粤港澳工程师资格互认(10个领域),吸引香港理文化工等企业合作,推动“港澳药械通”落地。

  

  产业环境升级

  科创平台集聚

  构建“1+1+3+N”科创体系,包括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霍英东研究院等,推动90余位教授团队开展研发。

  绿色低碳实践

  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南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8%,推动隽诺环保承担退役锂电池资源化项目,实现技术突破。

  金融资本赋能

  设立21.3亿元集成电路风投子基金、300亿元粤财半导体二期基金,科创母基金合作子基金近50支,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成功逻辑

  四大核心驱动力

  政策红利叠加区位优势:

  依托《南沙方案》15%企业所得税优惠、自贸区制度创新,以及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吸引技术、资本、人才集聚。

  产学研深度融合:

  南砂晶圆与山东大学共建实验室,一康医疗与郑州大学合作研发,通则康威联合紫光展锐开发5G设备,实现技术快速转化。

  市场需求爆发牵引:

  新能源汽车(捷盟智能)、智慧能源(远正智能)、半导体国产化(南砂晶圆)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激增,推动企业规模扩张。

  产业生态协同共生:

  大岗镇“前店后厂”模式(政府提供政策、高校提供技术、企业主导转化)、庆盛“创新生态球”(港科大资源辐射)等机制,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南沙的关键举措

  全要素生态构建

  空间载体供给:推出“0租金”产业合伙人模式,提供近4万平方米物业;建设15个重点产业片区,规划超600万平方米招商载体。

  人才战略突破:实施港澳人才个税补贴、工程师资格互认,引进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建立22个新型研发机构。

  绿色金融创新:设立气候投融资平台,发行全国首笔“气候融担”贷款,引导超153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

  产业链精准招商:以芯粤能、隽诺环保等龙头企业为锚点,开展“链式招商”,2024年大岗镇通过“以商引商”签约1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10亿。

上一篇:
【钢铁杂谈】从炼钢工人逆袭成企业家!一年营收超875亿!
下一篇:
新格局下的企业增长“三板斧”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