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董明珠“劲敌”要上市了!
发布时间:2025-08-18

  在家电行业的洪流中,奥克斯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它没有美的、格力那样无可争议的王者地位,却凭借其独特的“价格屠夫”打法,硬生生地在寡头垄断的空调市场撕开了一道口。近期,这家年出货量超千万台的空调巨头,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并迅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若成功上市,奥克斯将成为A股的格力、美的之后,又一家登陆主流资本市场的空调企业。

  

  来源:奥克斯官网

  奥克斯为何非“上市”不可?

  任何一家企业走向IPO,其背后最原始的驱动力,往往源于对未来增长的渴望与焦虑。对于奥克斯来说,这种焦虑尤为迫切。

  这种迫切性,从奥克斯的上市动作中便可见一斑。实际上,这已经是奥克斯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今年1月,奥克斯曾递表但无疾而终。此次更新招股书卷土重来的背后,是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倒逼其加速“出海”寻找新大陆的战略现实。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9个月,其海外收入占比已飙升至45%以上,但这条“第二增长曲线”也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来源:奥克斯招股书

  从市场地位来看,奥克斯无疑是成功的。凭借对线上渠道的早期布局和深度运营,它常年位居国内空调线上销量榜首,整体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4年,奥克斯年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4.87亿元、29.1亿元。2025年内奥克斯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营收达到93.5亿元,同比增长27%;期内利润为9.25亿元,同比增长23.01%。这种以规模为导向的策略,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稳固的基本盘。

  

  来源:奥克斯招股书

  然而,即便手握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奥克斯的规模焦虑依然存在。其近300亿的年营收,与真正的行业巨头相比仍有巨大差距。2024财年,美的集团总营收高达4072亿元,格力电器也接近2000亿元。这种体量上的鸿沟,决定了奥克斯在产业链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上,始终与“两超”存在明显差距。

  规模优势的背后,是奥克斯亟待解决的现实焦虑,这也是其寻求上市的核心驱动力。一方面,奥克斯的增长高度依赖“互联网直卖”模式带来的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力,这导致了其品牌形象与“性价比”深度绑定。另一方面,激进的海外扩张导致公司债台高筑,招股书显示其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88.3%,远超同行60%-65%的水平,亟需通过上市融资来优化财务结构自救。

  

  来源:奥克斯招股书

  这种化解焦虑的急切诉求,也直接体现在其招股书的募资用途上: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全球研发、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加强销售和经销渠道。可以看出,奥克斯渴望通过资本的力量,从“价格战”的泥潭中挣脱,向价值链的上游艰难一跃。这并非一次锦上添花的资本运作,而是一场关乎未来市场地位、不容有失的战略抉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要理解奥克斯今日的战略抉择,就必须回溯其三十年走过的独特路径。这家由创始人郑坚江于1994年在宁波创立的企业,其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家电行业的草根奋斗史。

  

  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来源:网络

  奥克斯的崛起,关键在于两次大胆的“破局”。第一次,是在世纪之交时期。彼时,家电行业普遍依赖层层经销商体系,而奥克斯率先发起了价格战,通过挤压渠道水分,迅速以低价打开市场,为其赢得了“价格屠夫”的称号。

  过早的价格“内卷”使空调市场由一家独大转向混战格局。郑坚江的“极端”操作引来诸多同行不满。其中,声浪最大的是格力女掌门董明珠,她不止一次公开声讨奥克斯,“价格战是恶意竞争”。但即便如此,奥克斯的价格战在当时是一种颠覆性的商业实践,为其原始积累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次,奥克斯则是抓住了电商时代的历史性机遇。当传统家电巨头还在犹豫是否要接近线上渠道时,奥克斯果断拥抱互联网,全力推行“网络直卖”模式。它砍掉所有中间代理,直接与线上大平台合作,将渠道效率发挥到极致,从而获得了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这帮助奥克斯在电商红利期乘风而起,成就了其线上霸主的地位。

  

  奥克斯互联网空调直卖发布会来源:网络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段交织着颠覆式成功与公开争议的历史,也塑造了奥克斯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对成本的极致追求,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更倚重营销和渠道。2019年那场被格力公开举报“能效标示不合格”的风波,便是对其品控和技术体系的一次沉重打击,也让奥克斯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正是这些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促使奥克斯进行反思,并试图通过上市来推动一场自上而下的彻底变革。

  

  来源:奥克斯官网

  被“卡在中间”的突围之战

  将奥克斯置于当前的行业宏观背景下,其挑战与机遇将更为清晰。

  在中国空调市场,“两超多强”的格局早已固化。美的、格力以绝对的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了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构筑了坚固的行业壁垒。而奥克斯,则与海尔、TCL等品牌共同挤在“多强”的第二梯队中,进行着惨烈的存量竞争。尽管奥克斯常年稳居线上销量前列,但这种领先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换来的。其赖以生存的低价策略,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迭代的大趋势下,正逐渐显露出疲态。由此,奥克斯便陷入了一个典型的战略困境:被“卡在中间”。

  向上,它缺乏足够的技术沉淀和品牌溢价,难以与格力、美的在高端市场正面抗衡;向下,随着小米等新兴互联网品牌的入局,以及其他品牌子系列的价格下探,其原有的成本优势正在被不断蚕食。当性价比不再是独门绝技时,增长的天花板便随之而至。

  

  来源:奥克斯招股书

  但对奥克斯而言,机遇也悄然出现。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正从基础的制冷制热,转向节能、健康、智能、静音、美观等多元化、高品质的需求。这意味着,市场竞争的焦点已从过去的价格战全面转向以技术创新、产品体验和品牌价值为核心的综合实力比拼。

  庞大的市场体量和消费升级趋势,为所有行业参与者都提供了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来获取新增长的可能性。奥克斯此次IPO,正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窗口。

  

  来源:奥克斯官网

  从招股书看,奥克斯在IPO前夕的大手笔分红尤为引人注目。上市前三年,公司累计分红高达38亿元。根据创始人郑坚江合计持股约85%的比例估算,其个人税前可获得超过32亿元的现金。这意味着,奥克斯此次分红,绝大部分都流入郑坚江口袋。

  在《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郑坚江以200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一边是创始人家族的巨额财富累积,另一边是企业对资本市场资金的渴求,构成了理解奥克斯IPO动机的复杂图景。

  如今,格力与奥克斯的纷争暂告段落,董明珠的矛头更多地指向了小米空调。奥克斯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不仅能打赢“价格战”,更有能力打赢“价值战”。随着开启IPO征程,新故事究竟能讲得多动听,市场正拭目以待。

上一篇:
彩电巨头康佳融入华润集团!新CFO来自华润系
下一篇:
关于举办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标准化建设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