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身兼数职超期违规,三年换四任董事长:渝农商行治理漏洞何时补?
发布时间:2025-08-18

  在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银行的稳健运营与合规管理至关重要。然而,A股头部农商行——重庆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渝农商行),却在高管任职合规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行长代行董事长职责严重超期

  2024年10月16日,渝农商行董事长谢文辉因工作调动原因宣布辞任。同日,该行董事会迅速通过决议,推举行长隋军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这本是应对高层变动的临时举措,但时至今日,隋军已代为履行渝农商行董事长之职长达9个多月。

  原银监会颁布、现依然有效的行政法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中资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代为履职的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中资商业银行应当在6个月内选聘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正式任职”。很明显,渝农商行隋军代为履职董事长一事,已然严重超期,陷入违反监管规定的尴尬处境。

  去年11月份,山东的德州银行就因为代为履职人员超期履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以50万元罚款处罚。这一案例为渝农商行敲响了警钟,超期履职不仅面临监管处罚风险,也反映出银行内部治理的无序。

  尽管在今年4月16日,渝农商行发布公告,董事会提名刘小军为该行执行董事人选,并选举刘小军为渝农商行董事长。但刘小军的任职尚需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其为执行董事后,再经监管部门核准其执行董事、董事长任职后才能正式上任。5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虽通过了刘小军为该行执行董事的议案,但截至目前,其执行董事、董事长任职资格核准已延宕2个多月时间。在此期间,隋军仍然代行渝农商行董事长职权,超期代为履职的情况仍在持续。监管部门将如何看待或处理这一问题,市场正拭目以待。

  行长兼任董秘,职能高度集中存隐患

  隋军的职责混乱还不止于此,他不仅超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担任行长,同时还兼任渝农商行董秘一职。今年1月17日,渝农商行时任董秘张培宗因工作调动原因,辞去该行执行董事、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职务。该行公告同时表明,在董事会秘书空缺期间,暂由本行执行董事、行长隋军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如此一来,隋军代行上市公司董秘职权也已超过了6个月,同样属于违规情形。

  一人长期兼任董事长、行长、董秘等银行核心高管职能,这种情况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实属罕见,凸显了渝农商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短板。与之类似的,也仅有某西北城商行董事长在2024年下半年曾一人担任四职,集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董秘职能于一身。如此高度集权,难免让人担忧是否会因个人精力有限而导致管理疏漏,更令人忧虑职能的高度集中是否会滋生风险,破坏银行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为银行稳健运营埋下隐患。

  高管频繁变动,影响银行稳定性

  近年来,渝农商行高管变动较为频繁。2022年4月份,因年龄原因,时任董事长刘建忠辞任。去年更是传出退休后的刘建忠出境前往加拿大的消息。2024年10月,谢文辉辞任董事长,调往渝富集团担任董事长,其在渝农商行董事长任上仅2年半时间。短短3年多时间里,渝农商行已经换了4任董事长(含代董事长)。

  频繁的高管变动,无疑会对银行的战略规划、经营决策以及日常运营产生负面影响。新领导的上任往往伴随着战略方向的调整,这可能导致银行经营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高管变动也可能引发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进而对银行的业务发展造成冲击。

  潜在风险与挑战

  渝农商行在高管任职合规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已经给自身带来了潜在风险与挑战。监管处罚风险首当其冲,一旦监管部门认定渝农商行违规事实成立,可能会对其采取罚款、责令整改等处罚措施,这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声誉和形象,进而影响客户和投资者的信心。

  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职能的高度集权和高管频繁变动,容易导致决策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增加决策失误的风险。银行内部管理流程可能会因频繁的人事变动而受到干扰,降低运营效率,增加运营成本。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些问题还将削弱渝农商行的市场竞争力。客户和投资者在选择合作银行时,越来越注重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合规经营情况。渝农商行的这些负面问题,可能会使其在吸引优质客户和投资者方面处于劣势,阻碍业务拓展和发展。

  渝农商行若想在未来稳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当前存在的高管任职合规和公司治理问题,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监管沟通,重建市场信心。

上一篇:
复星国际(00656.HK)斥3亿人币投资洛阳丰瑞氟业
下一篇:
建信人寿:监管罚单频发、财务隐忧浮现,银行系险企如何破局?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