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截至7月29日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发电量达5806亿千瓦时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全国商报联合会

  中国经济报导:国家能源集团 2025 年发电量持续刷新历史纪录,展现出能源保供与绿色转型的双重韧性。

  截至 7 月 29 日,集团上半年发电量达 580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4%,其中 7 月单月发电量 1237 亿千瓦时,同比激增 8.4%,创历史新高。

  核心数据与增长动能

  发电量连创新高的具体表现

  月度峰值突破:7 月单日最高发电量达 42.7 亿度,单日超 40 亿度天数累计 14 天;8 月发电量首次突破 1200 亿度,火电燃煤供应量同步突破 5000 万吨,均创历史纪录。

  全年增长态势:2024 年集团全年发电量 1.26 万亿千瓦时,而 2025 年上半年已完成 5806 亿千瓦时,若下半年保持当前增速,全年发电量有望突破 1.3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幅预计达 6%-8%。

  新能源装机的爆发式增长

  装机规模领跑行业:截至 2025 年 6 月,新能源装机突破 1.2 亿千瓦,其中风电 6228 万千瓦(全球第一)、光伏 4213 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超 116.6%。

  上半年新增新能源装机 911 万千瓦,创历史同期新高,预计年底总装机将突破 1.3 亿千瓦。

  发电量贡献显著:一季度新能源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 21%,光伏发电增速领跑行业;7 月清洁能源发电同比提升 18%,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均居行业第一。

  新能源装机每增长 1000 万千瓦,可贡献年发电量约 200 亿千瓦时,成为拉动集团整体增长的核心引擎。

  煤电的压舱石作用与效率提升

  保供能力强化:上半年自产煤保持月均 5100 万吨高位,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有率超 40%,煤电发电利用小时领先可比企业,火电月发电量同比增长 17.2%。

  技术升级降本:通过“三改联动”(节能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煤电机组供电煤耗降至 285 克/千瓦时,较行业平均低 15 克,年节约标煤超 1000 万吨。

  

  战略支撑与行业对比

  一体化运营的独特优势

  产运销储用协同:依托“煤电路港航”全产业链布局,上半年铁路货运量 2.76 亿吨、化工品产量 1355 万吨,疆煤出区量创历史新高,实现煤炭资源跨区域梯级调配。

  例如,在川渝电力紧张期间,通过紧急协调运力增供 46 万吨煤炭,保障区域电力稳定。

  数智化赋能:发布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 92%,新能源场群发电量提升 3%-5%。

  与同行的差异化竞争力

  增速领先行业:2025 年上半年,中国华能、大唐集团发电量增速分别为 2.8%和 4.1%,而国家能源集团以 4.4%的增速位居五大发电集团首位。

  结构优化显著: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 40%(2024 年),显著高于华能(51.8%)、大唐(约 35%)等竞争对手,且风电装机规模是第二名的 1.5 倍。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国家战略对接:深度参与“沙戈荒”大基地、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上半年获取新能源指标 1439 万千瓦,占全国同期核准量的 18%。

  商业模式创新:在海南、江苏等地试点“新能源+储能+制氢”模式,如博鳌近零碳示范区项目通过绿电制氢实现综合能源成本降低 12%。

  国家能源集团的发电量增长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的综合体现。

  未来,随着海上风电、储能等技术的产业化突破,集团有望在 2030 年前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 50%的目标,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举报/反馈

上一篇:
乐橘科技完成B++轮融资,加速布局循环互联网生态
下一篇:
ESG成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