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外卖大战,到底在“卷”谁?
发布时间:2025-08-11

  今年 4 月以来,各大外卖平台掀起了激烈的"补贴大战",纷纷推出高额优惠券吸引顾客下单,各平台订单量屡破纪录。半年时间,平台砸下近千亿资金,补贴券满天飞。

  4 月 11 日,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

  4 月 30 日,饿了么启动"超百亿"补贴;淘宝闪购加入战局。

  7 月 2 日,淘宝闪购宣布投入 500 亿元补贴用户和商家。

  7 月 5 日,淘宝闪购和美团两大平台放出大量大额的外卖红包券。

  7 月 7 日,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百亿补贴商家。

  表面看,消费者得了实惠、商家也能多卖货,好像两全其美。然而,不少餐饮商家反映,"补贴战"后钱没多赚,生意反倒更难做了。来看记者调查↓↓↓

  被迫卷入平台"补贴大战"

  商家"赔本赚吆喝"

  外卖大战中,奶茶咖啡是主战场。在安徽合肥某商场内的一家甜品店,过去一个月在京东平台销售超 400 单,7 月该平台营业额 11207 元,实际营收仅 6082 元。店长称,甜品成本加包装约占 45%,当月需 5043 元,实际收益仅 1039 元。如果算上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7 月份外卖订单的收入处于亏本状态。

  参与补贴,利润被大幅压缩;不参与补贴,订单量则会被参与活动的商家分流。

  同样进退两难的还有经营粤菜馆的叶瑶,她的店铺主打广式烧腊,兼营堂食与外卖。上午还没到饭点,店铺便有不少美团订单,但她却很无奈。她以一笔订单举例——

  招牌四宝饭售价 27 元,加 1 元打包费共 28 元,减去商家补贴 5 元、平台佣金 1.47 元、配送费 5.92 元后,预计收入 15.61 元,再扣去 50%食材成本,"看似有 2.11 元的利润"。

  之所以在利润后面加上"看似"两字,叶瑶解释——

  以 6 月份为例,店铺接到的美团外卖订单 4158 单,总营业额 162215.8 元,减去各项费用后收入 102433.93 元。店铺 200 平方米、11 名员工,月固定支出 9 万元,分摊到外卖约 3.4 万元,食材成本按 50%计算,为 78774.4 元,最终 6 月线上真实利润为-10340.47 元,属于"赔本赚吆喝"。

  

  "不做没客流,做了难盈利"

  商家陷入两难困局

  "言西早"是位于湖南长沙县的一家营业近 10 年的快餐店,主营手工粉、盖码饭等各类快餐,是当地外卖单量靠前的店铺。老板谭聪说,原本做传统餐饮,单店日入过万,"可现在不行了,不做外卖,生意就被别人抢了"。

  "言西早"目前共四家分店,在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均开通了外卖业务,日均近 1000 个外卖订单,占总单量的五分之一,看似销售量很高,但每一单外卖的利润却很低,甚至根本没有利润。

  以该店一张美团账单为例,一份 20 元的口味鸡丝面,如顾客到店堂食,商家可实际收取 20 元。但顾客通过外卖平台下单时,商家要承担 6.6 元活动补贴、1.04 元平台佣金和 2.45 元配送费,商家到手 10.9 元,约为商品原价的一半。

  "做堂食的毛利基本上在 57%左右,扣掉人工、房租、水电,算下来就没什么利润了。但外卖平台又必须要做,因为能增加店铺曝光率。但平台高额的补贴却让很多商家陷入"为单忙活"的困境。"谭聪告诉记者。

  那么,外卖平台真的能为商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客流量和收入吗?记者通过查阅该店的美团后台数据发现,平台"补贴大战"确实带动了订单增长。

  数据显示,该店近 30 日内下单新客增加了 1514 人,占下单总人数的 55.4%。其中营业收入增长了 17847 元,看似增幅显著,但与此同时,商家的"补贴及支出"费用也同步上涨 16688 元,几乎与新增营收持平。

  数据进一步显示,商家平均每一单要比以前少收 6.12 元,这对于一家每单生意在 30 元左右,且毛利润仅约 55%的快餐店而言,这样的价格压缩无疑是对利润空间的直接挤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主流外卖平台的抽成机制颇为复杂,不仅包含基础佣金,通常为订单金额的 5%~10%,且设有 1.04 元保底等固定支出,还有一层设计,那就是若商家想获得平台曝光,占据平台靠前位置,被更多顾客看到,就必须参与满减、折扣等各类促销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商家承担一部分费用。

  而让商家两难的是,外卖的普及已显著分流了堂食客流。如今大多消费者依靠平台获取商家信息,若不参与平台活动、缺乏线上曝光,商家很难被目标客群知晓。可一旦上线外卖,堂食客人又会转向线上下单,直接导致到店人数减少。这种"不做外卖没客流,做了外卖难盈利"的困境,让许多商家不得不被动卷入外卖平台的规则体系中。

  

  "卷价格"应向"卷价值""卷服务"转变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保证商户、消费者、外卖骑手等多方利益,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已经于今年 5 月份、7 月 18 日、7 月 31 日,约谈了相关平台企业,并对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佣金等收费行为进行规范。

  目前,曾经在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 App 上随处可见的"0 元购"等夸张补贴广告已不见踪影,但一些外卖红包推送依旧诱人。网页上显示"官方补贴、全网低价、免运费"的字样吸引着顾客下单。

  专家表示,外卖大战的实质是资本驱动下的"以烧钱换市场"为特征的"内卷式"博弈,其本身就是"不可持续陷阱"。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短期内能享受外卖大战带来的低价福利,收获"薅羊毛"的快乐。但长期看,商家为压缩成本,可能降低食材品质、缩减包装成本,甚至通过"幽灵厨房"提供低质餐品,导致食品安全风险上升。

  从骑手角度而言,订单暴涨、商家出餐变慢,配送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同步加剧。而商家迫于经营压力,放弃品牌建设,转而聚焦低价策略,则会致使市场同质化加剧。

  短期"价格内卷"看似让利于用户,长期来看却可能导致行业生态失衡,最终受损的仍是消费者利益。

  各方都在期盼平台经济的竞争焦点,从"卷价格"向"卷价值""卷服务"转变,唯有共建共享、规范有序的平台生态,才能为中国餐饮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真正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上一篇:
关于公示第十三届“中华慈善奖”候选对象的公告
下一篇:
威高集团5亿“24威高SCP003(科创票据)”将于8月22日兑付本息51101.369863万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