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产业筑基 文旅添翼” 600年古村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5-09-07



一、概况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坐落于银洲湖畔,背靠凤山,拥有600余年历史,因“启超故里、陈皮之乡”闻名,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6812人,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18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8万元。

村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故居,以及明代凌云塔、清代宏文社学等古迹,是新会陈皮核心产区和国家级非遗“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传承地。依托“名人文化+特色产业+生态资源”,茶坑村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串联梁启超故居、小鸟天堂等资源,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文旅特色发展模式,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

二、主要做法与运作模式

(一)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茶坑村坚持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将“两委”班子凝聚力转化为发展动能。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村党委积极争取省、市、区各级支持和帮扶,累计筹集资金1.8亿元,结合“葵乡美丽廊道”专项整治行动,按“五统一”的标准规范民房及农业辅助设施,使村庄风貌焕然一新,推动村内人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村党委还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及外出乡贤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通过“党员带头、乡贤反哺”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与产业项目落地,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文化赋能,激发文旅活力

茶坑村深度挖掘梁启超文化内涵,构建“文化+旅游+治理”的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以梁启超“乡治”理论为核心,打造“善治茶坑”品牌。如举办“启超家风大讲堂”“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将家风文化融入村民生活。近年来,茶坑村的矛盾纠纷与刑事警情发生率逐年下降,上访率为0,未发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另一方面,以活化文化资源带动文旅升级。投入8000万元改造梁启超故居,串联小鸟天堂、陈皮村等打造网红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数量超200万人次。将宏文社学、旧卫生站等历史建筑改造为文化教育基地,举办“梁启超文化月”“万人诵读《少年中国说》”等活动,形成了“名人故里+非遗”的特色文旅IP。2023年,“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三)产业融合,推动富民兴村

茶坑村以陈皮产业为支柱,构建“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的全产业链。通过“茶之柑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实施种苗、化肥、采摘、晾晒全流程规范管理,并每月开展技术培训。打造陈皮商业街,聚集300余家销售店铺,涵盖柑普茶、小青柑等产品,带动3000余人就业,2024年陈皮产销规模达11亿元。

依托江门大道的交通优势,整合350亩土地建设物流仓储产业园,成功引入京东、中顺等企业;规划建设集交易、检测、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中国陈皮交易中心”,进一步延伸陈皮产业链。此外,通过“陈皮+旅游”模式,开发民宿、农家乐、直播带货等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四)保护与开发并重,延续村落文脉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茶坑村采用“分类保护、活化利用”策略:对梁启超故居等核心文物采取“修旧如旧”措施,保留岭南广府“梳式”布局风貌;对闲置传统建筑进行功能性改造,引入通风、防潮技术以提升居住舒适度,同时发展乡村民宿、文创空间等新业态。

在基础设施升级中,茶坑村坚持“风貌优先”原则:一方面,通过补齐公厕、垃圾分类等配套短板,在不破坏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实现生活设施现代化。另一方面,通过“微更新”与“活态传承”,既保护了青砖房、石板巷等历史肌理,又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实现“保护—利用—收益”的良性循环。

三、经验与启示

(一)党建引领是文旅发展的“主心骨”

茶坑村通过党组织凝聚资源、统筹力量,有效破解资金、土地等发展难题,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整合文旅要素中的核心作用,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文化赋能是文旅增值的“金钥匙”

茶坑村将梁启超历史文化、陈皮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旅IP,通过打造研学线路、文化活动等场景化体验,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文塑旅”打造乡村文旅差异化发展路径。

(三)产业融合是文旅可持续的“压舱石”

茶坑村以陈皮产业为基础,延伸文旅、物流等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稳基、旅游增收、商贸提效”目标,以“产业为体、文旅为翼”的融合模式破解乡村空心化难题。

(四)共建共享是文旅长效的“动力源”

通过积分制、乡贤参与等机制,茶坑村让村民成为文旅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既保护了传统村落的“烟火气”,又激发了内生动力,为同类村落提供“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范本。

[打卡攻略]

★景点必推

梁启超故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游客可以在馆内通过影像、图文等了解梁启超先生的一生。

宏文社学:又称“奎阁”。作为一座典型的清代文昌阁,梁启超少年时代曾在此读书,奎阁上书法皆为梁启超手迹。

启超故里文创店:由茶坑供销社旧址改建而成,收录了许多具有新会特色的文创产品。

陈皮村: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区,东南亚式的装修风格充满度假感,几百家陈皮店铺琳琅满目,也可以叹咖啡、品美食。

图片6.jpg

梁启超故居

图片7.jpg

陈皮村

图片8.jpg

梁启超故居旁的商业街

图片9.jpg

传统建筑改造的陈皮咖啡馆


上一篇:
三轮驱动谋产改赋能攻坚谱新篇——包钢集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下一篇: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产处置公告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