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七星渠:古渠焕新颜 水脉润沃土
发布时间:2025-09-07



七星渠:古渠焕新颜 水脉润沃土

本站9月8日讯 9月5日,清水河渡槽翻建工程顺利完成施工围堰拆除工作,标志着这项控制近200万亩灌溉面积的重要节点性工程顺利完工。与之同步,七星渠现代化改造工程历经两年攻坚也已基本完工,综合效益正持续显现。

清水河渡槽:涅槃重生筑就供水安全屏障

清水河渡槽作为横跨清水河的重要输水建筑,是宁夏水利工程的重要节点。由于长期运行,左侧渡槽出现混凝土结构受损、渗漏及坡度偏缓形成积水等问题,威胁输水安全。建设者采用“切割法+吊装法”工艺,分区域、分块拆除槽身、排架和拱圈,尽可能减少对仅距6米的右侧渡槽的扰动。在主拱圈施工中,创新采用高强度盘扣式支架体系,承载能力达设计荷载的1.5倍。定制弧形钢模板配合激光定位技术,将线形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精准呈现设计弧度。这条古老的“惠民水脉”正以崭新姿态滋润着塞上沃土,为宁夏中部干旱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现代化改造:智能水网润泽民生

七星渠现代化改造工程是2024年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属国债资金项目。工程主要对七星渠、高干渠等骨干渠道进行砌护改造,全长76.9公里,建设巡护道路68.5公里,改造各类建筑物439座。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采用“伺服电机+远程控制+视频监控”模式,改造水闸19座、视频监控设备139套。翻建改造斗口等建筑物404个,实现传统水利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跨越。工程构建起“云调控+智能闸+生态渠”三位一体的现代化输水体系。改造后,干渠输水效率显著提升,智能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为自流灌区的精准用水控制与计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综合效益:水润三红产业兴农

七星渠承担着宁夏中部干旱带及沙坡头灌区200余万亩农田灌溉、产业发展和人畜饮水等供水保障任务,是保障吴忠、固原、中卫3市8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水脉。现代化水网建设激发出“黄金水脉”的产业振兴效能。在中宁县恩和镇,2万亩枸杞园亩产鲜果突破750公斤,催生出枸杞面膜、原浆等多种深加工产品。2800亩“朝天椒数字农场”通过水肥精准调控,实现干椒亩产1000斤的突破,带动652户椒农户均增收1.8万元。中粮集团10万吨番茄加工项目依托稳定供水,构建起“育苗-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500万元。如今七星渠两岸已形成“水润三红,产业兴农”的生动格局。

随着清水河渡槽翻建工程完工和七星渠现代化改造全面竣工,这条流淌千年的古渠正以崭新姿态滋润着塞上沃土,为宁夏中部干旱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工程不仅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大幅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更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灌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水安全保障。古渠焕新,水利遗产的保护开发结出硕果,再现“塞上江南”的独特诗韵,持续奏响“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时代强音。(七星渠管理处)


上一篇:
安阳县(示范区):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打造创新逐梦“高地”
下一篇:
KT2025090801ZP0000宁波开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