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2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27

  

  邬华洁、周凯航委员:你们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把江南科技城打造成为萧山“创新特区”的建议》收悉。经我委主办,现答复如下:江南科技城将锚定“创新特区”战略目标,系统构建创新生态体系。通过强化要素支撑、攻坚研发机制、融通产教资源、深化产业对接、拓展全球合作,做实做好科创“强核建圈”工作,为城市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一、聚势筑基,强化要素保障一是政策落地与资金支撑强劲有力。开发区财政严格落实萧山科技城核心区财政奖励政策,将加大对科技城财政支撑力度。二是空间拓展与项目招引成效显著。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加速释放产业空间,钱湾生物港二期一标段主体完工、加速中心建成,新增储备生物医药空间约100万方。三是机制改革与平台能级持续提升。深化政企联合运营(经开区国控集团+传化科技城公司),合力开发海归小镇。推行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制度,实施区级F类人才授权认定及“三定三评”体系。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机器人小镇成功申列省级特色风貌样板区,全域落地首个“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区”。机器人小镇入选首批中国数贸港特色产业园,海归小镇入选省市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二、聚智攻坚,革新研发机制一是前沿研发赋权与滚动支持深化。聚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智能装备三大未来产业,赋予科研机构充分自主权探索组织管理机制改革。建立科研经费“滚动支持”机制,长周期培育领军人才。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牵头组建浙江合成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50余家产学研单位成立省级产业技术联盟;湘湖实验室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引入农业生物合成尖端技术,同步建设专业孵化器培育创新团队。二是平台赋能与集群建设成果丰硕。大力推广“研发在平台、赋能在企业”模式,累计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中心168家。深化“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区”省级试点,依托“科学咖啡馆”、“浙里创业营”、合成生物智库提供全链条服务。三是技术突破与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强化三大科创平台战略支点作用,支持建设先锋孵化器构筑技术壁垒。浙大科创中心自主孵育的镓仁半导体,凭借氧化镓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荣获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创新活力奖”“SEMI可持续发展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三、聚才融链,赋能产教协同一是人才引育与流动机制创新突破。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等重点群体,以组织者、服务员等角色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培养超8000名具有高度黏性、扎根江南科技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与三大科研平台共同探索“编制在高校、科研在平台、转化在企业”人才引育模式,开展科创平台与企业院企双聘“科技副总”和“产业教授”人才共享,构建“人才雨林生态”。二是产教融合模式与培养成效卓越。西电杭州研究院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构建“双课堂、双导师、双考核”及“一年课程、两年实践”定制化培养模式,79门课程中专门设置16门企业课程,聘请企业导师360人。与长龙航空共同研发的“飞行员数字画像系统”亮相首届数博会,与浙江杜比医疗合作研发的“动态光学乳腺成像系统”应用于省肿瘤医院。三是中试转化与平台支撑能力提升。重点围绕集成电路、工业软件、CDMO领域建设龙头企业产业链中试平台与科研院所专业中试基地。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联合浙江老鹰半导体共建智能光子创新研究院,吸引舜宇光学、兆丰机电等企业研发总部入驻,各平台累计与企业共建联合载体168家,撬动企业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合作经费15亿元。湘湖实验室科创中心今年5月迎来首批11家企业入驻,并成功签约首单“安心宝”合作项目,已与18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金额超4400万元。四、聚产深融,促进成果转化一是集群导向与产业项目加速落地。以“2+3+X”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导向,强力招引产业链引领项目。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今年以来引入对产业链具引领作用的省交投、拓烯、兆丰、移动等4个重大产业项目。二是科技中介与成果转化系统推进。建立一对一常态化联络对接机制,鼓励科创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研平台资质,承接国家、省级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专项。助力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构建“未来+孵化器”平台,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与西电杭州研究院共建科学咖啡馆,推出聚才引智筑高地、产教协同育匠才等“十五条”改革举措,强化西电杭研院“PI团队+技术工程师+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推动西电杭研院积极向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方向迈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闭环。三是载体建设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成钱湾生物港、金帝·新道蓝谷、达利园区等优质产业载体,拥有产业空间100万方。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基于新加坡雅思博设计,盘活“青创里”等空间,嵌入共享实验室、创客工坊,形成“创业孵化区+研发制造区+总部集聚区+产业配套区+展示体验中心”的“24小时不打烊”全天候科创社区空间格局。加快建设共享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合成生物中试平台、中试基地等关键设施。五、聚联寰球,拓展国际合作一是国际研发合作与机构引进深化。积极推动区内优秀企业、研究机构与海外研究中心开展联合项目攻关,努力吸引国际研发中心落地共享一流技术并产业化。湘湖实验室与瑞典隆德大学共建“中国—瑞典合成生物学联合创新中心”,与传化集团、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等联合成立研发中心与产业研究院,全力打造“百亿级”实验室经济圈。二是国际品牌活动与赛事能级提升。积极搭建人才交流互动平台,启动两场聚焦生物技术领域的全球性创业大赛——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数字医药产业赛区(浙江杭州)暨“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5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数字医药特别专项赛,面向全球招募200个数字医药方向的优质项目。三是全球伙伴关系与人才政策拓展。与全球知名科学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基于不同园区优势进行针对性合作交流。通过制定特殊引导性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江南科技城投资、工作、置业。精心组织“天下英才浙江行”走进萧山等活动20余场,营造浓厚的国际化创新创业氛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上一篇:
搭建农业合作桥梁,“泰农优品”上海推介
下一篇: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61号提案答复的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