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null > 文章详细
科技应用赋予行业绿色发展新内涵
发布时间:2025-08-14



绿色低碳发展,公众看得见的变化是快递包装越来越环保,而在快递收、转、运、派等环节,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运用,赋予了行业绿色发展新的内涵。

近年来,各寄递企业在运输环节持续发力,加大清洁能源车辆的投入运营,并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快递中转环节的节能减排。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将AI智能管控、智能排班、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深度融入生产,优化作业流程,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优化后,人均处理效率提升32.5%,装卸车垛口利用率提升18%,平均装卸车时长缩短38分钟,每年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

顺丰自主研发的全链路物流碳足迹管理系统“丰和可持续发展平台”涵盖了物流行业超过240类运输载具因子,实现陆路、铁路、海运、航空所有运输工具及场景覆盖,可以精确计算每一票快件在各环节产生的真实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全面提升物流供应链的绿色低碳运营韧性。

中通利用无人车和无人机技术,形成人机协同的高效派送网络。同时,将绿色配送车辆应用至末端投递,采用电力驱动以及混动车辆,将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减少传统化石燃料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在行业中广泛使用,不仅绿色环保,也创造了新的价值。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京东已经完成17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区光伏发电系统的布局,此外还在多个分拣中心、大件仓、物流园区铺设了屋顶光伏,全年光伏使用量超6万兆瓦时,相当于一个中型县城所有家庭3个月的总用电量,相较使用化石能源电力供给减少碳排放5.09万吨。

韵达利用AI算法预测货量流向,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在上海转运中心,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场地运营的实时监控与优化,通过智能调度减少货物滞留,间接降低能耗。此外,韵达研发智能分拣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损耗,单件核心运营成本同比下降21.9%,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圆通数智化转型的版图中,绿色基因贯穿始终。其自主研发的“金刚”智能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全网运输车辆的碳排放轨迹,AI算法自动推荐最优配送路径。“行者”末端服务APP则让快递员成为移动环保数据采集终端——通过扫描电子运单,系统能精确计算每个包裹的碳足迹。

申通秉持数智化运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昆仑”系统、视觉AI平台、“先知引擎”等数智化软硬件设备的助力下,实现中心全链路可视化管理,包裹破损率、遗失率均有两位数下降,同时也实现了低碳发展。

极兔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运输效率,利用GPS监测驾驶行为,设定百公里油耗标准并实施节油激励计划,使车辆油耗同比下降15%。

德邦依托智能路由平台和自动调度系统,实时优化运输路线,减少无效里程,提升车辆装载率,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德邦还通过参与行业绿色标准制定,推动物流运输向低碳化、规范化发展,助力构建绿色运输生态。


上一篇:
京蒙帮扶助力敖汉旗“特色产品”进京
下一篇:
漯河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与维修专业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