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蚂蚁也焦虑,不务正业做AIGC:灵光
发布时间:2025-11-25

  看起来蚂蚁也焦虑,一个搞支付宝和金融的巨头,突然做了一款和主业八竿子打不着的AIGC工具“灵光”,实在是有点想不通。

  阿里的千问11月17号发布,蚂蚁的灵光11月18号发布。一个对标的是 百度 文心、ChatGPT。另一个对标的是Midjourney。一周内阿里千问下载1000万次,蚂蚁灵光200万次。发布同一周,两个 App,差距 5 倍。

  简单看一下灵光主推的三大功能:

  灵光对话:AI对话聊天机器人,这个和别的类似。

  灵光闪应用:这是主推的功能,可以快速做一个小应用、小程序。

  灵光开眼:分析文档用的,什么PDF、word文档报告都丢给他,他帮你分析。

  看起来功能齐全,定位清晰。但问题是:

  一个做金融的,为什么要来做AIGC

  蚂蚁是做支付宝的、做金融的,突然做了一个灵光APP,跟主业一点关系都没有的AIGC。我觉得原因如下:

  (1)金融被卡脖子了

  蚂蚁集团 原来赚钱太猛了,一年赚几千亿,但后面你懂的,这个不细说了。蚂蚁不是想做 AI,是被逼着做 AI,AI可能是救命稻草。

  (2)流量入口被其他巨头占了

  腾讯,不用说了,妥妥的流量之王。

  百度 ,有搜索+文心全家桶。

  字节:有 抖音 + 豆包 +火山引擎。

  阿里:有 淘宝 +云计算

  华为 :有手机+盘古+鸿蒙

  蚂蚁:有支付宝+

  所以蚂蚁也着急啊,它既没有社交,也不是手机厂家,唯一的流量入口就是支付宝了。所以你看蚂蚁这两年搞了好多AI产品,就是想尽快把支付宝AI化,否则就要错过AI时代的门票了。

  这些年,蚂蚁的突围尝试:

  蚂蚁可不是今天才开始不务正业的,回顾这些年它的探索路径,能略知一二:

  (1)2013年支付宝模仿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最后不了了之。

  (2)2015年支付宝推出AA收款群聊功能,最后不了了之。

  (3)2016年推出圈子功能,因为内容擦边,最后失败。

  (4)2023年做了支小宝 2.0,属于金融AI顾问。

  (5)2024年做了AI健康管家,支付宝里的健康AI小入口。

  (6)2025年6月做了AQ(AI健康应用),据称合作了5000家医院(今年投放的广告非常多)

  (7)2025年11月推出的灵光APP做AIGC。

  纵观 蚂蚁集团 这几年的操作,从社交到内容、再到健康,蚂蚁几乎把所有能试的方向都试了一遍,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只要一个产品哪怕成功一次,就能让支付宝年轻20岁:

  比如:支付宝【生活服务】,可以说这个功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生活服务涵盖公交、医疗、政务、充值等各种生活服务。由此衍生出的“支付宝小程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商家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提供生活和商业服务。

  所以,灵光APP也是蚂蚁未来探索的方向之一,失败了换个方向继续做,一旦成功蚂蚁可能会一飞冲天。

  蚂蚁押注灵光,因为定位不光是APP

  你以为支搞个独立App就完事了吗肯定不是,灵光APP只是初级应用,他的定位是对话、写文章、画画、做3D、做各种应用小程序接下来的生态运营才是重点。

  第一阶段,投广告,找自媒体开始夸

  6天下载200万,除了广告,更多是好奇心,像下载来看看的心态,反正不要钱,当然不能天天夸,用户会反感。毕竟灵光定位是小众赛道,面向的是开发者和创作者,能下载200万已经非常牛了。第一阶段差不多要结束了。

  第二阶段,做典型、树榜样

  官方已经在找做的好的开发者了,比如有人用灵光做地图、做小游戏、有理财工具,只要能树立好典型,就能带火一堆开发者、创作者。 抖音 、微信都是这个路子。

  第三阶段:做生态

  从灵光跑出来的还应用,一定会接入支付宝小程序。未来他们可能会做开发者生态、应用商店生态、这个太远了,暂时想不出来了。

  写在最后:

  每个巨头,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焦虑。金融红利没了,支付宝老了,但AI可以,所以“灵光”不是产品,更像是蚂蚁押注未来的试验田。

  成了,能再吃10年,不成,就换个姿势再来!!!

上一篇:
耀才证券金融:蚂蚁收购要约时间延长4个月
下一篇:
阿里巴巴透露过去4个季度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