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中国铜业:全要素对标深耕价值创造 加快迈向世界一流
发布时间:2025-11-25

  作为中铝集团重要经营单元,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铜业”)深入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部署,实施全领域、全过程、全级次、高标准、严细实的全要素对标管理。

  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步流程,突出“选准标杆、找准差距、取得实效”三个核心环节,持续改善生产经营短板,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铜铅锌企业。

  图为西南铜业搬迁项目电解系统作业现场(中国铜业供图)

  找差距:划定“三标杆”坐标点精准定位破局方向

  标杆选得准,对标才有方向。中国铜业围绕“效益效率、创新驱动、战略落实、治理效能、持续发展、共享共建”六大领域,以ROE价值创造为核心牵引,确定“横向标杆、纵向标杆、标准标杆”三个坐标点,分层分类精准找差,确保对标不走过场。

  横向对标世界一流、行业先进、竞争对手和集团最优水平;纵向对标自身历史最好水平和同期最优值;标准标杆则刚性要求完成年度预算、限期达到可研初设指标。公司层面完善关键经营与业务指标体系,2家上市公司和9家二级企业围绕“5C”价值体系聚焦市场竞争力,实体企业则深耕生产、采购、营销、成本等环节提升成本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中国铜业制定56项重点指标任务清单,逐级分解至部门、班组、岗位,发动全员参与制定改善措施。

  对内“树典型”,筛选管理精细、业绩突出的企业,总结成本控制、流程优化等全要素经验,形成可复制的“内部全要素标杆案例”;向外“找高标”,紧盯行业头部及国际一流企业,既对标净资产收益率、成费比等“硬指标”,也对标企业文化、人才机制等“软实力”。通过定性与定量兼顾、核心与专项指标并重,建立6类37个关键业绩指标,实施季度清单化管理,将压力传导至部门、班组、岗位,实现全员参与。

  图为驰宏新材料厂锌合金产品堆放区(中国铜业供图)

  补短板:绘制“1+2+1”路线图靶向施策促提升

  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力行。找准差距后,中国铜业精准发力,构建“1+2+1”实践模式:以“一个指标体系、两张核心清单、一项标杆培育计划”推进全要素对标,将价值创造任务明确传达至全级次企业,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一个指标体系”涵盖效益效率、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七个维度,包含37个对标事项,明晰对标对象、标杆值及2025年目标;“两张清单”即重点任务清单(围绕6方面细化14个事项、57项任务)和找差补短板清单(针对12个生产经营关键要素制定改善措施)。

  各企业与部门聚焦清单“靶点”,明确整改目标、举措、责任主体和时限,任务分解到月、到季,推动“经验管理”向“数据化管控”转变。公司每日早调会跟踪、月度运营分析督导,逐月检查改善措施执行情况,推动重难点事项和指标落地,压实对标价值创造管理责任,确保改善目标达成。

  追一流:聚合价值创造新动能 12个核心指标优化

  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竞争中谋优势。在持续对标实践中,中国铜业通过对标找差、固底板、补短板,不断释放全要素的活力动能。2020年以来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应收账款周转率、经营性现金流等12个核心指标持续优化,为公司连年攀升的高质量发展业绩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中国铜业紧扣“夯实极致经营基本盘、打造新质发展增长极”主线,推进“铁血降本”专项行动。上半年,各项产品完全成本优于目标,国外铜精矿C3成本创历史最优,铜基材料成本达近五年最好水平。

  旗下云南铜业借助全要素对标和成本管控工具,阴极铜加工成本同比下降,设备故障率降低18%,前三季度营收1377亿元,同比增长6.73%;驰宏锌锗建立5C价值对标体系,穿透式管理66项短板指标,前三季度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96%,在成本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及运营体系优化上持续突破。

  以两家上市公司为牵引,1—10月中国铜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58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全要素对标管理不仅稳步提升了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水平,更锻造出抵御市场波动的坚实底座,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注入持久动能。(伍玉静)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上一篇:
界首:“锂电引擎”释放新动能 加速迈进新能源产业高地
下一篇:
2025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小电机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盛大开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