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矿业巨头对华铁矿出口以人民币计价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5-11-25

  今年10月,经与中方磋商谈判,世界矿业巨头、位列全球矿业公司股票市值第一位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同意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其对中国铁矿石现货出口的30%以人民币计价。这是我国在铁矿石交易定价权上的重大突破,是铁矿进口来源多样化的成果,更是我国整合铁矿石进口的成就,还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坚实进步。2025年9月29日,山东青岛港,铁矿石装卸码头正在紧张作业。铁矿“四巨头”的“超级大买家”全球铁矿贸易长期高度集中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英澳跨国集团力拓(Rio Tinto)以及巴西淡水河谷(Vale)三大卖家手中,即传统的“三大矿商”。近年来,澳大利亚福特斯库金属集团(FMG)快速成长,现为全球第四大铁矿石供给商。目前“四巨头”铁矿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铁矿石贸易量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是世界主要钢铁生产企业最重要的供应商。铁矿石卖方的高度集中,与地理储存和开采运输条件有关。虽然铁矿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泛,但高品位铁矿石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几内亚、俄罗斯等少数国家,能实现便利开采和运输的国家更是屈指可数。在全球著名铁矿中,澳大利亚西部的皮尔巴拉矿区首屈一指,那里的铁矿蕴藏量巨大、矿体厚、品位高,平均含铁量高达60%以上,而且基本可以露天开采,还修建有现代运输设施,将铁矿直接运达专用出口港。皮尔巴拉矿区“储量大、产量高、成本低”是力拓、必和必拓公司成为全球铁矿巨头的地理和经济原因。铁矿石卖家的高度集中给巨头们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市场定价权。除长期维持“低成本、高售价”外,铁矿巨头定价权的典型例证之一是持续了约40年、直到2010年才被取代的全球铁矿“年度基准价格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矿商与大型钢铁企业在年度谈判中达成的首个价格会成为行业基准,其余企业在随后一年均遵循这一价格。当时矿企巨头在中国、日本、韩国这三大铁矿进口国间灵活博弈,并通过严格控制发货量和现货招标方式控制价格,这对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的中国非常不利。作为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已连续20多年成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而且进口量还在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7000万吨,2001年增加到9200万吨,2002年达1.12亿吨,2004年达2.08亿吨。在2006年、2008年、2009年分别超过三亿、四亿、六亿吨后,除极个别年份外,我国铁矿石进口以每年递增6000万到一亿多吨的速度迅猛增加。2016年和202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分别超过10亿、11亿吨,到2024年高达12.37亿吨,占全球海运铁矿石市场的75%左右,是全球铁矿石无可争议的“超级大买家”。然而,中国在铁矿石进口中长期被迫接受不合理的“年度基准价格体系”,直接承受着铁矿石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2003年世界铁矿石价格较上年上涨9%,2004年上涨18.6%,2005年涨幅高达71.5%,2006年又上涨9.5%。2012年9月到2013年1月,“三大矿商”炒高铁矿石价格,导致铁矿石价格在四个月时间里暴涨80%。过去几年,铁矿石价格仍在继续上涨,2020年普氏铁矿石价格均值为108美元/吨,到2021年5月竟然突破200美元/吨。持续处于高位的铁矿石价格严重抬高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基础经营成本,压缩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据统计,“四巨头”2024年净利润总计约41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04.5亿元,而同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仅为291.9亿元,前者是后者的十倍之多。在我国铁矿石进口主要来源国中,澳大利亚比巴西地位更为重要,原因一是“四巨头”中澳大利亚独占三家,二是澳大利亚距离中国更近,运输时间短,且运费不到巴西的一半。2024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7.4亿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60%;从巴西进口铁矿石2.73亿吨,占22%。在三家澳矿巨头中,必和必拓看起来更有“吃定中国”的“底气”:必和必拓不仅是全球股票市值最高的矿业集团,还是成本最低的主要铁矿石生产商。2024至2025财年必和必拓仅在西澳铁矿100%权益基础的铁矿产量就达2.9亿吨,2024财年对华出口铁矿石总量高达2.3亿吨。这样,在2025年8月下旬启动的年度价格谈判中,必和必拓不仅将2025年报价较2024年上涨15%至109.5美元/吨,还要求继续用美元计价。“破局”西芒杜进口来源多样化是打破“四巨头”垄断地位的根本途径。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澳大利亚、巴西之外寻求新的进口来源,这一努力随着潜心打造15年的世界级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西芒杜(Simandou)正式投产而终于实现破局。西芒杜位于非洲西部国家几内亚东南部,距首都科纳克里550公里,矿床长度约110公里,已探获标准资源量44.1亿吨,平均全铁品位高达65%以上,而且矿体集中,埋藏浅、易开采,矿藏条件不逊于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然而,由于几内亚国内政局动荡、法律和政策变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以及国际巨头股权争夺和变更等原因,西芒杜铁矿长期未得到正常开采。2010年3月,中国铝业公司受力拓邀请联合开发力拓持有的西芒杜矿区。2011年12月,中国铝业公司、宝钢集团、中非发展基金、中铁建股份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成立中方联合体参与开发西芒杜铁矿项目。在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集团、法资企业UMS物流、烟台港集团组成的联合体及几内亚政府的合作开发下,经过数年建设,随着从矿区到港口650公里的客货运铁路和主要道路改扩建工程竣工,容纳25万至30万吨船舶的深水港和铁路沿线电信基础设施等也已完成或即将完成,西芒杜铁矿终于在今年9月14日正式投入开采。西芒杜铁矿预计将于今年11月11日启动首船铁矿石装船作业,12月10日完成全部装货,经过大约50天海上运输后于2026年1月底抵达我国。从运输和产量看,西芒杜在2025年内发运量有望达到200万至300万吨,未来30个月内产量将逐步达到年产1.2亿吨满产状态。业内测算,西芒杜将推动中国对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石进口依赖度从当前的82%降至约65%,显著加大中国与澳矿巨头的谈判筹码。“集中议价”的力量中国钢铁企业众多,以往各企业“各自为战”、分别与矿产巨头谈判为巨头们提供了控制价格之机。为统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投资运营和供应链管理,提升我国在全球矿产资源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保障铁矿石等关键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和资源安全,我国于2022年成立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而铁矿石采购是该公司首位重点业务。以单一大买家身份与矿商谈判能显著提升定价权,这是中国近年与“四巨头”博弈的重要优势。在与必和必拓的谈判中,中方提出今后改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还要求以当前约80美元/吨的现货价为基准锁定季度长协价。显然,通过“现货挂钩+季度定价”能让价格更贴近真实供需,因此,这既是中国的迫切需要,也是非常合理的要求。与此同时,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于2025年9月28日正式发布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简称“北铁指数”),这也是中国在铁矿定价权上发挥影响的重要一步。中方的要求被必和必拓拒绝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厂及贸易商发出通知,暂停接收必和必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已装船的12艘货轮也包含在内。此举使得必和必拓股价下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此公开表达担忧。早在2017年,巴西淡水河谷与我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贸易就已开始常态化以人民币结算,2024年更是签下每年5000万吨的人民币长期合同。澳大利亚力拓也于2019年10月与中国买家签署了首单人民币计价合同,FMG更是于今年8月成功从中国获得142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本次必和必拓同意部分以人民币结算的现货交易量大约为8850万吨,价值约80亿至100亿美元,进一步提高了人民币结算在全球铁矿石交易中的占比。在与必和必拓铁矿定价权博弈上,我国打了一场漂亮仗。考虑到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我国和“四巨头”在铁矿价格上的话语权争夺仍需长期博弈,但必和必拓同意部分铁矿以人民币结算的意义重大。以人民币定价不仅可以消除我国铁矿石进口中的汇率风险,降低钢铁行业因为美元汇率变化而不得不支付的成本,还是大宗产品人民币定价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出的坚实步伐。作为全球交易额仅次于石油的大宗商品,铁矿石交易以人民币结算将为未来包括石油在内的重要能源以人民币定价提供重要基础。2024年中国境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约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占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6.3万亿元的76%。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数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24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清算、贸易融资、外汇交易、外汇储备中的使用份额分别为4.2%、5.5%、5.0%和2.2%,总体较2023年有不同程度提升。按份额衡量,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和第七大储备货币。(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
海油发展公司工程技术公司2025-2027年螯合解堵剂A采购专有协议
下一篇:
无需固定资产抵押,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渤海银行聚力加码,企业信用贷80万 - 850万,利率3.2%起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