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马上消费金融裁员传闻引关注,去年营业收入罕见出现下滑
发布时间:2025-11-25

  近日, 马上消费金融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马上消费金融 ”)裁员传闻引发行业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脉脉平台近期出现讨论 马上消费金融 裁员30%并执行“996”工作制的相关话题,话题下有认证为 马上消费金融 员工的网友评论证实。记者近日登陆脉脉搜索相关话题,虽然没有找到上述信息,但发现平台社区频道确实有部分讨论 马上消费金融 裁员的话题。

  为了解 马上消费金融 近期是否真的有裁员计划,以及员工工作时间是否普遍出现延长等问题,记者向 马上消费金融 发送了采访函并致电公司客服咨询,但截至发稿前并未获得回应。

  作为国内头部的消费金融公司, 马上消费金融 2015年6月在重庆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大股东 重庆百货 (600729.SH)持股31.06%, 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 持股29.506%, 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16.121%。

  据了解, 马上消费金融 2021年就开始谋划上市,当年1月接受上市辅导,截至今年10月已累计完成二十期辅导工作,但仍没有向证监会递交上市材料。

  其实在上市辅导第一年, 马上消费金融 就曾经被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专题通报,指出该公司存在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记者通过 企查查 获得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 马上消费金融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135.3亿元、157.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82亿元、17.88亿元、19.82亿元,业绩保持了较快增长。

  但2024年 马上消费金融 收入规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4.09%至151.49亿元,净利润仍旧同比增长15.1%为22.81亿元。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4亿元,同比增长12.88%;净利润11.55亿元,同比增长8.07%。

  有业内人士表示, 马上消费金融 是否裁员尚无明确定论,但消费金融公司今年面临的政策环境出现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了解,2025年4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旨在规范商业银行与外部平台合作的互联网助贷业务,解决管理缺失、定价不合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新规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规对消费金融公司经营带来的压力,主要是年化利率在24%至36%的助贷业务将面临更强的监管。而从银行情况看,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的处罚力度持续加大,这也让银行与消费金融企业的合作预期出现变化。

  马上消费金融 旗下产品主要有安逸花、马上金融、优逸花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 马上消费金融 的投诉累计达7.69万条,其中绝大多数投诉内容涉及 暴力 催收、诱导借款、利率超过24%红线等问题。

  就10月1日施行的新规是否将对企业日常经营产生影响,记者同样致函 马上消费金融 咨询,但截至发稿前亦未获得回应。

上一篇:
小米17推送澎湃OS 3.0.32正式版内测 修复多项BUG
下一篇:
毫末智行突曝停摆200余员工放假 7次融资20亿或遇商业化落地难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