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全是意外
发布时间:2025-11-24

  刚刚,上海今年第九轮土拍结束,总成交金额约173.3亿,2幅地块溢价成交,7幅地块0溢价。

  从过程到结局,可以说全是意外:

  民企佳运,董事长亲自坐镇,土拍现场举牌82轮,以24.75亿总价、溢价15.76%,拿下浦东川沙地块。

  民企大华,今年第三次出手上海拿地,以总价11.42亿、楼板价3.7万/㎡拿下高境地块,杀回大本营。

  中海地产 ,捡了大漏。 保利置业 现场弃权,中海以总价21.77亿,楼板价6.88万/㎡成功抄底。

  中国金茂 ,宝山再次拿地,锁定双轨交地块,楼板价3.7万/㎡,斥资37.26亿深耕区域补仓。

  宝业集团 ,击败象屿联发联合体,以总价17.3亿元摘得青浦徐泾,楼板价3.16万元/㎡,溢价率5.17%。

  除了这几块高关注地块,杨浦五角场、 青浦新城 、奉贤新城、嘉定新城四块地,全部由区域房企底价获取。

  有人杀红了眼,有人捡漏,还有人默默托底。

  今天创造意外的第一个主角,不是央企,也不是国企,而是一家民企,叫佳运置业。

  这两年,民企敢拿地的太少了,敢搏命的更少,这次的佳运,可以说是真刀真枪在“肉搏”。

  川沙地块地位置不错,就在2号线川沙站旁边,西侧就是百联川沙购物中心,住宅部分容积率2.0,出让面积约4.19公顷,条件引来了象屿、陆家嘴参与竞争。

  但谁也没想到,最后杀红眼的却是佳运。

  话说今年的象屿,感觉是有点水逆在身上的,在上海的投拓之旅,非常不顺。5月鲍轶群被调离,换来吴杰后,情况依旧没有太大改观,到目前为止,在上海收地仅两块。

  好几次都是因为对手太强。

  这次招商、华润这些往年的“大胃王”没参拍,结果又冒出来了佳运......最后一块地,象屿也参加了,最终被宝业截胡。

  说回川沙地块土拍,现场的情况很有意思。

  据说,主持人话音刚落,佳运董事长就开始出价,而且是最少见的、董事长亲自递材料、现场举牌。

  这一举,就是82轮。

  什么叫搏命?这就是搏命。

  最后,佳运以24.75亿的总价拿下,溢价率干到了15.76%,楼板价接近3万/㎡。

  有人可能会问,这家民企凭什么?

  这是一家深耕上海的“隐形地主”,以前的佳运·瑞璟湾、佳运汇龙府、口碑都不错、尤其是绿化。

  听说这位董事长是个细节控、连小区里的罗汉松、橄榄树、都要自己去国外挑。

  更狠的是,他们拿地几乎全用自有资金,不加杠杆。

  在这个大家都勒紧裤腰带的日子里,一家民企,敢硬跟82轮。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号。

  如果说川沙是热血番,那杨浦东外滩这块地,就是悬疑片。

  杨浦滨江K8-03,体量不大,出让面积1.39公顷,容积率2.28,但位置极佳,离黄浦江直线700米,南面就是中海云邸玖章,旁边全是豪宅。

  按理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来报名的也确实是两位“大佬”: 保利置业 ,还有中海。

  大家都在等着一场恶战。

  结果, 保利置业 交了保证金,人也到了,但就是不出价,现场一片寂静,最后直接宣布:中海底价成交。

  总价21.77亿,楼板价6.88万/㎡,溢价率0%。

  要知道、隔壁保利自己的项目、当年拿地楼板价可是高达8.02万/㎡。

  中海这次,相当于在上海的核心区,捡了一个巨大的“钱包”。

  有人说是保利怂了,有人说是默契球。

  只能说,如果是几年前,这种地块大家头破血流也要抢,但在2025年,大家都冷静了。

  今天的土拍、还印证了一个逻辑:

  越是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越要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比如金茂,又回到了宝山。

  这次金茂花了37.26亿,拿下了宝山共康地块。这块地素质很硬,1号线呼兰路站+ 18号线二期,妥妥的双轨交红盘苗子。

  金茂为什么拿的这么痛快?

  因为他们在宝山有底气。之前的金茂棠前,外环外五开五捷,江湾金茂府,也是标杆。

  对金茂来说,宝山就是他们的“舒适区”。

  地块容积率1.8,这也是一个非常舒服的指标,在上海新规下,这个容积率完全可以做成豪宅配置,做豪宅,同样还是金茂的舒适区。

  同样的逻辑,也发生在大华身上。

  大华这次出手,拿下了高境地块,总价11.42亿,虽然出让面积仅1.23万方,容积率也偏高,来到了2.5,只适合做刚改项目。

  但,宝山是大华的发家之地,从梧桐城邦到水岸蓝桥,再到公园柏翠,在宝山,随便找个小区,贴上大华的广告,都能覆盖几十万老业主。

  无论是央企金茂、还是民企大华、大家的策略出奇一致:

  不瞎折腾,只做熟人生意。

  前面说的几块地,要么是核心区,要么是双轨交。

  那剩下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托底”这个词了。

  杨浦五角场、 青浦新城 、奉贤新城、嘉定新城,这四块地,全部底价成交。

  关键拿地的,清一色是区域性的国企或者“老面孔”。

  比如杨浦五角场地块,被 上海城建 拿走。

  这块地其实不错,3号线和21号线地铁上盖。但问题是,它体量大,还含租赁用地,一般房企啃不动,也不想啃。

  青浦练塘, 青浦新城 公司拿的,楼板价1.2万。

  奉贤新城地块,奉贤城投联合体拿的,楼板价1.8万。

  嘉定新成路,盘古(泰国背景)拿的,楼板价1.82万。

  青浦练塘和奉贤新城地块,容积率都在1.2以下,大概率会做低密改善或者低迷豪宅,嘉定新成路地块容积2.2,预计打造为改善类产品。

  看完这次土拍,可以总结三点:

  第一,市场分化已经到了极致。

  好的地,民企敢举牌82轮去抢,差一点的地,只能靠国企托底。

  中间地带,几乎消失了。

  第二,两块溢价地块,都是民企拿地。

  佳运、宝业的表现,证明了民企依然有桌上说话的资格,当然前提是兜里有钱,心里有产品,地块有利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虽然都在喊冷,但大家对上海的核心资产,依然是有执念的,无论是中海的“捡漏”,还是金茂的“补仓”,甚至佳运、宝业的“豪赌”。

  本质上,都是在赌上海楼市的明天,依然值得下注。

  只不过,这一次,大家都把筹码压在了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

  不做梦了,改做生意了。

上一篇:
航运新智丨中远海运发展获第二届AI+行业智能算法创新大赛三等奖
下一篇:
荣耀500系列发布 搭载汇顶科技多项产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