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工业上楼”具象化,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在荔湾正式开园
发布时间:2025-11-24

今日举行的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大会暨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承载区推介活动引起省市媒体关注,广州日报以《“工业上楼”具象化,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在荔湾正式开园》进行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11月24日,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大会暨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承载区推介活动在广州荔湾海龙围科创区龙溪大道园区举行。当天,在省、市、区有关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冷劲松,以及百余位产业代表等的共同见证下,“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LOGO点亮,正式开园。

2024年,荔湾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规模近60亿元,并跻身“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是广东省增材制造产业布局的核心承载区,广州市首个且唯一的省级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区,广州市首个省级产业园——广州荔湾产业园区的重点载体之一。它也是荔湾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标杆项目,荔湾首个由区属国企自主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的高标准现代都市工业产业园区。

“十五五”时期,荔湾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将冲刺百亿级,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智造高地。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的开园,将为荔湾“十五五”时期消费级3D打印智能制造赛道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荔湾“工业上楼”重磅载体落地,层高荷载等处处见高标准

大开间、挑高层高、高承重楼板、超大型电梯、半室内货车泊位、可容纳小型作业车的宽敞通道……走进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工业上楼”在眼前“具象化”。

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位于广州海龙围科创区龙溪大道园区,总投资13.8亿元,占地面积3.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7万平方米,聚焦激光与增材制造、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规划建设研发办公、生产制造、生活服务三大功能板块。

荔湾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昱介绍:“近年来,荔湾推动现代都市工业回归,我们在荔湾‘1283’现代产业体系战略之下,依托区内现有相对成熟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打造高品质园区。”

荔湾发展集团创能公司副总经理吴炜介绍了园区的运作情况。园区包括A、B、C、D、E五栋楼宇,三栋为高标准工业厂房,单层最大面积达5900平方米、层高8米、荷载3吨,充分满足现代都市工业上楼需求。“已入驻企业中,激光与增材制造企业占了一大半。”吴炜说,激光与增材制造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停电会产生较大损失,为此园区投入5000万元搭建了“双回路”供电网络,如遇突发停电,可以以接近零秒的时间切换至另一条供电线路,这也是广州市为数不多、荔湾区首个配套“双回路”供电网的园区。此外,三栋厂房空出首层用作货车泊位,保证装卸货物无惧风雨,厂房之间设有连廊、方便往来,货梯承重3吨,二层以上通道宽敞,可供小型作业车驶入。园区还配置了智慧食堂、共享会议室、人才公寓等服务设施。

“区位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园区是广州中心城区为数不多的高标准厂房,同时处在广佛极点核心区域。”吴炜坦言,此前,一些荔湾本土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因为对生产空间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搬走意向,但随着该产业园区的建成,他们有了全新的、面积充足的高品质厂房,最终选择留下来。

“多年来我们扎根荔湾,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齿科领域,已发展为行业头部,我们还积极拓展在工业设备领域的应用,近年来的年营业额以超30%的增长率增长,可以说在高速发展期。”入驻企业广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谢卓表示,原本在东沙的厂房无法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但如果搬离荔湾,又会面临人才的流失,所以他们选择在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租下1万多平方米厂房,计划年底搬过来。

园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生态,全方位软服务赋能企业成长发展

“工业上楼”园区不单单是硬件的升级,还有软服务的全支撑、产业生态的全链条打造:生产车间藏身崭新干净的楼宇里,生产与研发近在咫尺;“上下楼”也是“上下游”,不同企业形成高效的“垂直供应链”,成为紧密合作的业务伙伴……目前,园区已有由冷劲松院士领衔、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深度参与的广州市未来增材制造研究院,瑞通增材、瑞鑫通、科帕、国志激光、泛联、嘉雁等共9家企业(含1家科研平台)入驻,园区出租率达30%,满园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

刘昱表示,园区不仅仅是为入驻企业提供物理空间,更从技术研发、产业转化、人才扶持、政策配套、税收优惠、租金支持等方面提供软服务的支持。吴炜介绍,激光与增材行业仍处在成长期,园区将赋能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如为入驻企业做环评辅导,对接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需求,针对“招工难”,通过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对接技校、高职院校等,为入驻企业提供深度和个性化服务。

本次大会上,一批紧贴市场前沿、聚焦消费级赛道的最新进展的技术与解决方案集中亮相。在“‘百千万’赋能增材制造产业应用场景发布”环节,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个面向行业的增材制造装备及核心零部件质量与可靠性检测第三方服务平台,为消费级产品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提供了关键保障。广州市未来增材制造研究院分享了智能矫形和智能模具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可应用于生物医用、记忆变形材料、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为制造业生产提供新思路。

还有多家企业相继发布创新产品。北京中航迈特、广东汉邦激光、上海盈普三维、苏州博理新材料、深圳希禾增材、上海融跃电子及区内企业广州瑞通增材、广州捷和电子、广州谦辉信息等一批覆盖激光增材领域上中下游的标杆企业,现场集中发布了各自在新材料、3D打印装备、高精度成型等方面的最新产品。

这些贴近消费市场的新工艺、新材料、新应用,不仅体现了企业强大的技术商业化能力,展现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走进消费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市场活力,更凸显了荔湾在消费级增材制造赛道上的集聚优势。

上海盈普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高级经理韦璐正在展示公司研发的3D打印鞋。“这款鞋不足100克,重量轻、弹性好。而且 3D打印可以免模具、批量生产、灵活性极大提高,缩短生产周期缩短、降低研发成本,比起传统生产方式,更能适应高速的产业更新迭代。”她介绍,此次前来参展,也是寻求合作的可能,有意向将公司的高精尖技术带到产业链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大的广州荔湾。

推动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向百亿级迈进

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产业园的启用,根植于荔湾区深厚的产业积淀和清晰的战略布局。荔湾全区已集聚产业链企业6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占全市同类企业数量一半以上,覆盖材料、核心器件、装备制造及应用服务的完整生态链。同时,2024年6月,总面积达526公顷的广州荔湾产业园区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为广州市首个省级产业园,逐渐形成“一核三区+储备区”功能布局,截至2024年底,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3家,为消费级激光增材产业集群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据了解,荔湾区已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及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专项基金。“我们将以产业园为支点,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政策-基金-人才-服务’全链条生态,打造全国创新成果转化首选地。”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招引3D打印消费级产业链头部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向百亿级迈进。

荔湾将以广州市未来增材制造研究院为基点,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构建协同创新体系,重点突破智能材料、多功能3D打印等关键技术,推动技术在个性化医疗、智能穿戴、创意家居、文创游玩等消费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同时,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在产业协同发展上,筑牢“政府—链主—园区”协同机制,聚焦消费级终端市场,重点引进智能硬件、定制化消费品等领域的领军企业,构建具有持续创新力的产业生态。

广州荔湾:以载体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三年已建成产业载体项目49个

近年来,荔湾区按照市“12218”产业布局,结合自身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现代都市工业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共同发展”的主导产业方向,并细化为“1283”现代化产业体系。

荔湾区以载体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产业载体建设三年行动,大力推动现代化园区建设,不断激发产业平台发展动能,将昔日零散工业用地正蜕变为现代化产业园区,2022-2024年全区建成产业载体项目49个,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激光与增材制造、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时尚消费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在此集聚发展,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新高速、环城高速交汇处,充满现代设计感的新园区立白科技园已开园半年多。立白科技园项目总经理李坚介绍,园区出租率已达到68%,聚集了50余家企业,如安广电子、南京古义化工这样一些重点龙头企业,今后立白的研发中心也将进驻,未来将形成聚集日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全产业链覆盖,赋能荔湾产业升级及整个孵化产业平台新质生产力。“在今年的形势下,园区出租率逆势增长两成,最大的因素是园区能够让进驻的企业接触到更多上下游资源,并同立白产生业务合作,为入驻企业的盈利、发展做出贡献。”李坚表示,立白作为实体制造龙头,更懂实体制造企业在经营、研发与生产当中的所需。“除基础物业服务外,我们还提供产业链对接及投融资服务,例如帮助初创企业获取金融支撑、扶持广州日化企业及新材料产业成长壮大。”

广州安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广电子”)总部今年10月1日入驻立白科技园,集研发、生产、办公等于一体。这里的生产静悄悄,和研发“零距离”。“我们的车间是轻生产,主要是给芯片烧录程序。”总经理刘军介绍。安广电子是遥控器ic领域的“隐形冠军”、省级专精特新。据了解,全世界的遥控器ic 95%以上都由中国生产,而安广电子生产的遥控器ic全球年销量达四五亿片,占全球第一,年产值达一两亿元。刘军介绍,安广电子是一家从荔湾本土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安徽、浙江都设有工厂,一直选择将总部定在广州,是因为客户集中在东莞、中山、佛山顺德、珠海等地,在广州能够“东西兼顾”。“历经近20年,公司每十年升级一次,立白科技园环境优美,临近广州22号线南漖站,交通便利。尽管当下行业竞争激烈,希望能在立白科技园实现我们下一个十年的增长计划。”刘军说。

今年,荔湾区正继续推进56个产业载体项目建设,建筑面积544.13万平方米。其中,大力推进高标准工业厂房建设,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东泽智汇园、珠江钢琴文化科技产业大楼、敏城互联数字经济大楼等项目将于年内完成建设,可新增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上一篇:
5年增资6次,腾讯旗下小贷注册资本增至150亿
下一篇:
水发集团有限公司2026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公告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