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格局五年三变!新能源央企谁是N0.1
发布时间:2025-09-30

今年以来,央企拆分新能源业务上市的热潮持续增温。3月,华润新能源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获得受理;6月,中国电建公告,拟筹划分拆电建新能源上市。7月,华电新能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一批新能源领域央企正加速挺进资本市场,在这批加速进场的新能源央企中,谁能凭借实力登顶行业榜首?各大平台又在装机规模、业务布局上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化竞争态势?

谁是“榜首”?

“十四五”以来,随着风电、光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以往电力领域“五大六小”发电集团格局也受到冲击,其旗下新能源业务平台作为其风光布局的重要“战场”,也因发展节奏不同,与其背后集团呈现截然不同的“排名”。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龙源电力作为新能源公司中最早登陆资本市场、中国最早开发风电的专业化公司,无论是总资产,抑或是装机规模,在一众新能源平台中,长期居于榜首。尤其在“十四五”之初,华能新能源、华电福新(华电新能前身)相继退市,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在体量上尚与之有所差距,进一步凸显了其领先格局。

这一“霸榜”格局在2021年被三峡能源打破。2021年6月10日,三峡能源正式登陆A股市场,上市首日市值便突破1000亿元,一举成为当时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到2021年底,其总资产规模达到2171.96亿元,超过龙源电力同期的1893.06亿元,实现了总资产层面的超越。装机容量方面,三峡能源此后持续发力,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到2023年成功在装机规模上超越龙源电力,占据了“榜首”。

然而,三峡能源的领先局面同样未能长期维持。华电集团为将华电新能打造为新能源旗舰,推动其上市,通过资产注入、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向华电新能注入大量新能源资源。2024年7月16日,华电新能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3500亿元;根据其最新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数据,华电新能总资产已达4839.16亿元,总装机容量更是达到82137.5MW,总资产、装机双双超越三峡能源与龙源电力,成为当前国内新能源发电企业中的新“榜首”。

当前,新能源赛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头部平台的较量并未落幕。面对格局变化,龙源电力正持续加大风光装机开发力度,其母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更计划注入旗下优质新能源资产,为龙源电力“加码”。未来,随着各大集团资源投入的调整重组、新项目的落地,新能源平台的“榜首”之争,或许还将迎来新的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投旗下的中国电力,目前清洁能源占比已高达81.79%,但由于其是国家电投的旗舰上市公司,而非专注于新能源业务的“专业化平台”,因此通常不被纳入传统新能源平台的直接对比范畴。

各具特点

尽管同为新能源平台,不同公司因战略定位、资源投入力度及发展节奏不同,因而新能源专业化领域,呈现出不同的格局。

(*中核汇能为截止2024年底数据)

从装机总量来看,华电新能在所有新能源平台中呈现“独一档”存在,其高达82137.5MW,远超其后的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的49936.6MW和43190.64MW,而后是两个未上市的两家公司,华能新能源权益管理口径装机容量突破36500MW(6月公布数据)中核汇能29576.9MW(2024年度数据),后续依次为电建新能源的21246.1MW(2025年一季度数据)、大唐新能源的19068.6MW,中广核新能源以10501.40MW的装机容量暂列末位。

从装机结构来看,除中广核新能源外,其余企业都实现了100%清洁能源装机,中广核新能源的装机结构中,仍包含燃煤、燃油、燃气等传统能源装机;而龙源电力此前持有的1875MW火电装机,也已于2024年完成剥离,彻底实现清洁能源转型。

(*华能新能源为一季度数据、中核汇能为截止2024年底数据)

从风光装机来看,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三家企业以风电装机规模大于光伏装机;三峡能源、华能新能源的风光装机基本持平,光伏装机略占优势;华电新能、电建新能源、中核汇能等其余企业则是光伏装机规模显著高于风电装机。

从上市时间与业务定位来看,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属于新能源领域的“早期上市公司”(不包含已退市企业),但其新能源业务并非集团内“唯一”——同集团旗下的国电电力、大唐发电、中广核电力,均涉及新能源业务。

而三峡能源、华电新能作为“风光大发展时期”上市的企业,定位更为清晰,均实现了新能源业务的独立拆分与专业化运营:三峡新能源是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核心战略实施主体,集团旗下旗舰上市公司长江电力则专注于大型水电运营;华电新能是华电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的唯一整合平台,同集团旗下的华电国际则剥离常规能源业务,明确为华电集团常规能源上市平台。

后续筹备上市的华润新能源、电建新能源,同样延续了“专业化定位”逻辑:华润新能源是华润电力旗下唯一负责风力、太阳能发电站投资、开发、运营与管理的平台;电建新能源从中国电建分拆后,成为中国电建旗下专注于国内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投资、运营与管理的唯一业务载体。

值得关注的是,三峡新能源、华电新能上市后均展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三峡新能源上市之初发电装机规模约为16000MW,而到了截至2025年年中,总装机规模已攀升至48875.7MW,4年间增幅超200%;华电新能虽刚上市不久,但近一年,增长速度同样惊人,2024年6月装机容量为54026.5MW,2024年底增至68620MW,2025年6月进一步突破82137.5MW,更关键的是,在建资源储备惊人,在建项目规模已达28957.10MW,通过核准备案、获取建设指标等方式累计锁定的项目开发权资源约120000MW,为后续持续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种上市后的腾飞势头,也给华润新能源、电建新能源等筹备上市的新能源平台更大的想象空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一篇:
2025海南国际车展暨智能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开展 400余款车型亮相
下一篇:
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美的集团的持股比例于09月24日从4.23%升至5.55%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