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向新而行,2025四川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30

  世界向东,中国向西。继东部沿海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的整个中西部,都在发展机遇期里抢跑,而投资方也在为下一轮的增长做调研与布局。

  9月22日至24日,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下称“四川行”)签约投资合作项目340个,总投资金额2630.6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近4成。

  在这个丰收的秋天,四川与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实现“双向奔赴”,同时也彰显出市场的敏锐嗅觉,四川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新高地,这也为未来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01 引力释放:四川行成投资四川风向标

  9月24日,为期三天的2025“四川行”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四川能级高、影响面广的重大开放平台,“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通过投资推介、交流洽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四川发展成就、产业布局、重大机遇、营商环境等,其热度已成为中外企业家投资四川的一个风向标。

  本届“四川行”活动正逢“秋分”,活动期间举行了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这1场主体活动,知名企业投资四川恳谈会、金融赋能文旅产业建圈强链投资合作对接会等4场专项活动,及“投资四川·知名企业市(州)行”等N场系列活动,全面彰显天府四川投资引力,也取得了秋收的累累硕果:

  150家央企及“三类500强”企业高管出席;共签约340个项目,投资超过2600亿元;首次发布《投资四川建圈强链“15+N”重点产业机会清单》……

  

  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现场

  “四川人口、科教、产业等资源丰富,中西部经济大省,且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是我们战略布局的重心。”……会场内外,“看好四川,加码四川”是企业家们谈论最多、最热的一个话题。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川交汇叠加,四川的发展机遇还在不断凸显。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应对复杂变局的关键时期,四川肩负着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以及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时代使命。

  可以预见,四川将承载更多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再加上四川自身拥有辐射西部、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这将为海内外企业来川投资兴业带来巨大潜力和空间,“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投资四川,辐射西部”的广泛共识正有力凝聚。

  02 动力向“新”:企业加码背后的生产力跃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四川正抢抓科技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之姿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转型。

  本届“四川行”活动以“共建产业生态共赢新质未来”为主题,340个签约投资合作项目中,“15+N”重点产业链项目投资金额约占总额的45%,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达39%。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现场集中签约的14个项目全部为新质生产力项目,向“新”力满满。

  投资10亿元,落地自贡的北京推想AI车载流动医疗西部总部及生产基地,是“四川行”主体活动现场集中签约的一个代表项目。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宽表示,“四川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我们希望通过AI车载流动医疗装备,将医疗资源转化为新型的人工智能医疗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希望通过该项目打造移动智慧医疗的应用标杆,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是本次四川行活动的高频词。

  “我们计划在绵阳建设集具身智能人形轮臂机器人装配生产、测试、物流场景互动展示及总部运营于一体的示范基地,一期将建设年产1000台智能机器人整机产线。”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明介绍,选择将首个生产基地落户绵阳,正是看中了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完整的供应链优势,这将极大助力我们后续的产品迭代与技术升级。”

  

  四川成都

  逐“新”前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企双方联手抢滩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产业,共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间,也为四川未来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03 “磁”力赋能:“链式思维”助力构建产业新生态

  今年是“四川行”活动自首次举办以来的第十二个年头,活动已累计吸引6200余家企业、近万人次嘉宾来川参会,促成签约项目超7500个,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未来如何进一步强化打造四川招商引资“强磁场”?

  作为招商引资企业的“娘家人”,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合作系统通过“四川行”等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链作用,以“链式思维”优化布局产业集群,打造产业新生态,让软环境成为四川吸引投资的硬支撑。

  本届“四川行”活动中,《投资四川建圈强链“15+N”重点产业机会清单》首发亮相,推出资源利用项目、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应用场景项目“三张清单”,并从线上1500余个合作项目中精选100个汇编成册,为企业提供路径明确、务实管用的投资指南。

  

  2025“四川行”活动现场

  投资项目签约落地只是第一步,后续发展得好不好至关重要。

  今年8月底,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第10000辆新能源整车顺利下线,跑出了生产的“解放速度”。

  在一汽解放落地建设之初,德阳大力推进“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改革,全程专人跟办土地挂牌、项目报件等手续,助力项目仅用时22个月便完成建设。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提升本地配套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汽解放“链主”企业带动下,川骏汽车、豪特精工等16个制造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德阳产值规模超500亿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正加快打造,一汽解放也决定在德阳启动二期项目建设。

  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跑出生产与发展“加速度”,是四川用“链式思维”精准招商,赋能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四川省经济合作系统强化主攻方向:瞄准15条重点产业链和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建圈强链,全力招大引强、聚新培优,取得显著成效。

  1—7月,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5家。外商直接投资到资12.55亿美元,规模保持中西部第一。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额超4600亿。促成了省政府和科大讯飞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以及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这片上升期的机遇之地,正在吸引全球要素聚集,“投资四川”品牌势能不断释放,川蜀大地开放、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正在加速谱写。

上一篇:
中国铜业深化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
下一篇:
魏建军:以“四项不为”守住汽车产业底线,长城汽车破局内卷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