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人工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业的新考题与联想解法
发布时间:2025-09-30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全环节落地;工信部亦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 15 年居全球首位,在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多数产量世界第一,正站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制造成为注入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而联想则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典型样本。

  作为深耕制造40余年的企业,联想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制造与供应链网络——拥有30多个自营或合作制造基地、2000多家全球供应商,国内形成“东西南北中”供应链布局,80%生产制造与70%研发人员扎根中国,75%营收来自海外。

  其全球供应链实力获权威认可,累计11次上榜Gartner Top 25,2025年排名全球第八,连续四年跻身前十,蝉联亚太第一,仍是榜单中唯一亚太高科技制造企业。

  在智能制造实践中,联想各基地成果显著。

  天津创新产业园作为首批 “卓越级”智能工厂,平均9秒下线一台笔记本,年产量超300万台,凝练的37个智能制造场景中80%应用AI,高自动化智能主板贴片线自动化率达92%,生产效率提升200%、不良率下降30%。

  墨西哥蒙特雷制造基地近期入选“灯塔工厂”,实施的60余项数字化方案中半数以上用AI,交付周期缩短85%、物流成本降低 42%、碳排放减少30%。

  合肥联宝科技2023年入选“灯塔工厂”,今年升级为“卓越级”,全球每8台笔记本就有1台产自这里,SMT智能主板车间自动化率超90%,0.5秒下线一台设备。

  武汉产业基地则在12年间实现0到3亿台智能终端下线,其“AI大总管”鲁班超级智能体可瞬间拆解千万级订单,生成四月排产计划。

  如今,联想已从智能制造实践者转型为产业赋能者。

  自2017年启动智能化转型,2018年将AI嵌入全业务流程,2023年提出“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大规模普及必由之路”,目前已构建覆盖AI终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全栈布局,沉淀出覆盖“研产供销服”的制造智能体矩阵。

  在与伊利合作中,打造的供应链控制塔系统覆盖5大核心环节、15个决策节点;助力理想汽车实现产线可视化管理,自动化率达78%;为三一重工优化流程,工厂效率提升超30%、产能提升50%。

  公开数据显示,90%的中国制造500 强、1000多家头部制造企业及2000多家成长型企业均采用其方案。

  行业观察者指出,联想的“双实”特质——既是智能制造实践者,又是产业赋能者——使其能将经验转化为可复制方案,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搭建技术与产业的桥梁,助力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编辑:达涌

上一篇:
万益蓝WonderLab斩获2025华康奖,引领大健康产业创新风向
下一篇:
张伯礼: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联动 助推中药现代化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