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沪港联动,美美与共: 百年上药与首届香港中医药博览会的美好邂逅
发布时间:2025-09-29

  2025年9月25日至28日,首届香港国际中医药博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上海医药携旗下上药厦中、上药雷允上、胡庆余堂药业、上药好护士、上药中华、上药国风、上药药材、上药青春宝、上海和黄九家中药企业亮相博览会,全方位展示了“百年上药,放心好药”中药全产业链实力、老字号品牌魅力、循证医学及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开启了沪港联动、美美与共,携手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大咖云集,共话中医药“出海”

  香江流韵,群贤毕至。本次博览会围绕“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的主题,设立交流合作、学术研讨、文化传播三大核心板块,吸引了来自港澳、内地及海外众多重量级专家学者、医药企业、科研机构现场参加,致力于拓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深化前沿学术探讨与智慧共享,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方式,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化进程。

  上实集团董事长冷伟青受邀出席开幕典礼并致辞,上海医药董事长杨秋华受邀参加“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发布仪式,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沈波在中医药国际峰会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与政产学各界及中医药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注入“上药之力”。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任梁振英莅临上海医药展区,深入了解百年上药老字号、经典产品发展情况。他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神丸制作技艺的展演,鼓励非遗传承人将传统中药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巡馆“打卡”,一秒穿越中医药发展史

  从1632年创立的上药厦中,到2001年诞生的上海和黄,到2025年焕发新活力的中医药成果,上海医药展区凭借“源脉、淬炼、智造、健康”四大专区的特色布局,成为全场“人气打卡点”。展区内,旗下九大企业核心子品牌集体亮相,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神丸的手工泛丸技艺展演,到“未来工厂”的数智生产平台;从国家保密配方和经典名方,到首个出口加拿大的复方中药;从中草药标本,到5G溯源平台实时数据演示,上海医药用全产业链版图视角生动诠释了四百余年的中医药发展成果。

  分论坛“发声”,传递上药声音

  中医药国际峰会分论坛同步开启,上海医药参与多场高端论坛,深度融入中医药发展交流合作浪潮。

  圆桌讨论

  

  在博览会期间,由香港大学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冯奕斌教授等专家学者与境内外企业家围绕“药源永续、开放合作、创新发展”开展专题圆桌讨论会。

  上药厦中党委书记、总经理墙世发在圆桌讨论会上发言并分享寄语:上药厦中与香港有着深厚渊源,上世纪三十年代,厦中的高峰药房便坐落于香港菲林明道二号三楼,经典品种八宝丹也正是从这里首次销往香港,开启了与香港中医药市场的早期联结。当前中医药经典品种的传承与发展,要通过“基地化养殖、规范化管理”,在“原料可及性”与“资源可持续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这既是多年来厦中守护经典品种的实践路径,也是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分论坛

  

  上海和黄总经理胡耀钧作主旨分享,详解麝香保心丸MUST研究的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以及复方中药通过国际认证的“闯关经验”;以胆宁片为例,拆解从临床数据积累到境外生产认证的全流程,为中药出海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人工智能(AI)

  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分论坛

  

  上药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刘雳作主旨分享,以旗下上药杏灵、上药青春宝等数智精益制造平台建设为例,解读了上海医药在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与支撑体系构建应用,以及打通从药材规范化种植、中成药生产到临床用药的数据链,实现中药生产全程智慧化控制的应用成果,为中医药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品牌推介会,每一块招牌都是一段传奇

  “百年老店”:用匠心守护传承

  上药厦中(1632 年):始于明朝厦门正和号药铺,“鼎炉”中华老字号传承至今。其八宝丹源自明代宫廷秘方,用天然麝香、牛黄等名贵药材,经非遗技艺制成,清利湿热、活血解毒的功效历经四百年验证。

  上药雷允上(1734 年):吴门名医雷大升创立“诵芬堂药铺”,恪守“精选道地药材,虔修上品膏丹”祖训。中华老字号“雷氏”广受赞誉。六神丸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每千粒仅重3.125g的均匀大小微丸,是地道的国药珍品。

  胡庆余堂(1874 年):“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享有“江南药王”盛誉。恪守“戒欺”“真不二价”经营之道,代代相传,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民品牌”:用口碑贴近生活

  上药好护士(1902 年):可追溯至“自厚生中药房”。尪痹片、瘀血痹胶囊均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协定处方。中药配方颗粒则适配现代快节奏生活,让中药“用起来更方便”。

  上药中华(1911 年):其前身为黄楚九创办的龙虎公司,龙虎人丹、清凉油成为“国民良药”。中华老字号“龙虎”家喻户晓。清凉油曾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东方魔油”的名号响彻海外;风油精的“绿宝瓶”包装,更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上药国风(1915 年):源自北京乐家老铺“达仁堂青岛分号”,拥有中华老字号“宏仁堂”。养心氏片专注心脑血管健康,是被纳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的三个中成药之一,健脑丸源于《千金方》衍化,经典益智安神方。

  “创新先锋”:用科技激活传统

  上药药材(1955 年):新中国首批国有中药企业,10个饮片生产基地年吞吐量超1.5万吨。拥有中华老字号“神象”。其5G溯源平台整合种植、生产、流通、服务全链条系统资源,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药材“从田间到药剂”的全过程。

  上药青春宝(1972 年):从胡庆余堂制胶车间起步,以明永乐帝御题宫廷益寿永贞方为基础研发“青春宝”抗衰系列,为国内首批中药保健产品之一。如今的德清基地被评为浙江首家“现代中药制剂未来工厂”。

  上海和黄(2001 年):历史追溯至雷允上、胡庆余、童涵春、蔡同德四家百年老店合并而成。其循证医学研究和国际化发展卓有成果。胆宁片 2022年出口加拿大,打破复方中药“出海”壁垒;麝香保心丸的 MUST 研究,成为中医药循证医学的“里程碑”。

  

  

  

  

  

  

  

  

  

  沪港联动,携手助力中药走向世界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发展中医药具有独特的双重优势,既有祖国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和底蕴,也有与国际接轨的医疗体系、科研实力和营商环境。香港特区政府即将发布实施首个《中医药发展蓝图》,助力香港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桥头堡。

  上海医药作为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集团,此次参展不仅带着九家核心中药企业的经典成果“亮相”,更带着深耕香江、辐射全球的长期规划“扎根”,通过深化沪港联动,携手书写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面向未来发展,上海医药将以香港为“桥头堡”,积极落实在港“一丸药”发展战略,在香港投资建设研产销一体化平台,坚持以“守正”夯实根基,以“创新”驱动发展,坚定走循证医学与智慧制造的发展之路,持续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溯源体系、研发体系、营销体系,推动更多中药产品海外认证与销售,加快中药高质量走向世界,让“东方本草”智慧惠及全球患者。

上一篇:
创投机构来汉争当“首轮投资人”,武汉投控首发10亿种苗基金
下一篇:
四年半亏损近百亿,三个月被监管两次警示 永辉超市忙“自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