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严控敞口:AI时代的智能网联设备要更加重视信息安全
发布时间:2025-09-29

安全已经成为了这些新兴智能设备的核心功能,足够的安全性才能够给这些设备的用户保驾护航的根本。

广告

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特别是端侧AI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各种新兴的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并带火了诸如无人设备、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等新的产业门类和服务型制造模式,使它们成为可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的战略新兴产业。在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因为“智能化”功能而出现的事故也频繁出现,从而给行业和开发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除了足够的算力和通畅的连接之外,安全已经成为了这些新兴智能设备的核心功能,足够的安全性才能够给这些设备的用户保驾护航的根本。

AI技术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深度渗透,正推动智能网联终端设备进入指数级增长通道,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全景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的预测:202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4.55万亿元。同时边缘智能技术快速普及,使这些设备已从单一数据采集功能,升级为集多模态交互、自主决策、协同作业于一体的智能单元,不仅对边缘算力的需求呈几何级攀升,同时可信的数据来源和可靠的联网和数据通道也变得同样重要。没有足够安全防护和信息安全措施的智能系统在挑战面前轻则泄露隐私,重则给人员和财产带来伤害和损坏。

车联网安全给智能设备行业的启发

早在2015年,两名黑客利用笔记本电脑侵入了一辆克莱斯勒大切诺基(Jeep Grand Cherokee)的CAN总线系统,利用该车的Uconnect系统的安全漏洞,通过CAN总线发送控制指令,用电脑就控制该车完成了启动空调、转换电台频道、停止刹车功能等一系列操作和核心功能,并将该车开到了道路旁边的沟渠中。虽然在该事件发生后,各大汽车公司都进一步重视车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完善车辆的软件和固件的安全防护机制,但是随着智能化的提升带来的是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各种接口和通信通道数量增加和连接方式的扩充,这也带来了潜在的系统缺陷和车辆被黑客控制的风险。

上图是国内一直从事智能卡与安全芯片(SE)设计和推广应用的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公司公布的车用安全芯片在现代化汽车中的应用场景,可见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电气化程度的提升,为了确保信息安全措施覆盖所有的接口和数据通道,汽车主机厂或者一级供应商(Tier-1)就需要在数据流入车内的各个关口,用符合车规等级质量要求的安全芯片来进行把守。华大电子与中汽研等国内汽车技术研究机构以及比亚迪等国内领先主机厂牵头制定了《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该白皮书是国内首个系统性梳理汽车安全芯片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与验证体系的权威指南。

该白皮书指出缺乏安全芯片等信息安全措施的汽车产品存在多种风险,并可能带来人身安全、数据隐私、经济损失、品牌信誉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但是在实际产品开发和使用中,许多主机厂、Tier-1厂商和用户仍然对安全芯片这种最基本的保护措施都加以漠视。专业技术市场研究公司北京华兴万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2025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Shanghai 2025)上到该公司展台调研时,该公司员工表示:尽管智能化、网联化和电气化带来的是汽车内各种数据接口和通道数量的显著增加,但是消费者并未意识到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风险的大幅度提升,一些主机厂也宁愿把每颗车规级安全芯片的10元成本转为内外装饰或者直接降本,却不肯在信息安全上做足保护。

以下是该白皮书对目前主机厂忽视信息安全的主要原因的分析:

所以,尽管距离首次黑客入侵车联网事件已经过去了十年,尽管该事件迫使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在2015年召回了约140万辆存在安全漏洞的汽车,但是随着汽车智能网联程度的快速提升,以及诸如车路云等新技术不断出现,汽车主机厂和Tier-1电子部品制造商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路还很长。

从全资持有华大电子的央企中国电子产业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电华大科技(HK:00085)的半年报来看,华大电子在车规级安全芯片领域还需要做大量的市场教育。虽然华大电子率先在国内推出的满足车规质量等级要求的安全芯片的累计销售量已在2023年超过了2500万颗,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第一,但与我国已连续十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大国相比还是不多,今年上半年全国乘用车产量就超过1350万辆。

智能网联设备行业与“智造出海”同样面临挑战

许多新兴智能设备与智能网联汽车同样面临信息安全的挑战,例如载人飞行器(eVTOL)、各类机器人和其他智能设备,它们用智能网联设备来辅助和替代人工操作,用传感器来辅助和代替人类的视觉、听觉,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和替代受过训练的人员(专业人员),因此这些设备、器件和系统本身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并给用户、设备本身及环境中的人员和财产带来潜在的威胁。因此,除了大家已经有所了解的功能安全以外,所有智能设备的信息安全风险也值得高度重视,并需要尽快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技术保障措施来确保信息安全。

同时,由于国内基础制造业的优势,国内厂商能够以更高的性价比制造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因此是“中国智造”走向全球的很好的载体,但是海外市场,尤其是可以大规模接受高价值智能产品的欧美市场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安全的短板可能带来新的经营风险。今年8月1日,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RED)2022/30号修订案正式生效并强制实施,则从法规层面为信息安全制定了规则——自2025年8月起,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联网智能终端须通过EN18031系列网络安全认证,否则将失去CE资质。

由于智能网联设备越来越多地采用无线方式与数据中心连接,因此欧盟于2024年5月发布的RED网络安全要求适用的标准草案EN 18031系列标准旨在为无线电设备制定通用安全规范,并确保联网无线电设备的安全。EN 18031系列标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EN 18031-1、EN 18031-2和EN 18031-3,分别对应RED指令第3.3 (d)网络安全条款、3.3(e)个人隐私条款、3.3(f)防止欺诈条款的要求。所以,EN 18031-1标准对网络资源的保护提出非常具体的技术要求,如果国内厂商连在设计中添加安全芯片这种最基础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都要省去,更不愿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更完善的覆盖,其智能网联设备出口到欧美将面临合规风险,有可能受到市场禁入、罚款等处罚。

目前,针对智能网联设备的信息安全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例如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网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芯科科技(Silicon Labs)的技术突破颇具代表性:在其新推出的第三代无线开发平台的首款产品SiXG301 SoC中,在计算架构上采用多核设计,除了主应用处理器,还针对机器学习采用了第二代矩阵矢量处理器,来从主CPU卸载相关AI运算并将机器学习性能提升多达100倍;更重要的是该器件还针对射频/安全子系统集成了专用协处理器,使该系列器件有足够的算力来支持其自研的Secure Vault High安全子系统。凭借该安全子系统,芯科科技率先通过PSA Certified认证的最高级别——PSA 4级认证,可有效抵御激光故障注入、侧信道攻击、微探测和电压操纵等威胁,成为全球首家获此认证的物联网芯片厂商。

展望未来

由于智能网联设备正在全面而深入地渗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需要大幅度提升这些设备抵御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以应对智能网联终端更多连接、接口和传感器所带来的风险,使其不仅能够防范基础网络威胁,而且还需抵御不断升级的高级攻击。从前期的辅助驾驶汽车召回事件来看,未来厂商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错误,都将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

为了确保这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推出相应的法规;同时从半导体知识产权(硅IP)供应商、到芯片厂商、再到智能网联设备的设计制造商,都应当有预见性地看到无线传输和数据共享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非法攻击技术迭代所带来的新挑战,并开发针对性的技术和产品来加以防护。而对于最终消费者则需要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在选购相关智能产品时进一步关注所购产品的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措施以及认证情况,通过选购那些更能保障安全和保护隐私的智能网联设备来保护自己。

阅读全文,请先

PR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分享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突破极限!全球首款999克16英寸超轻本量产背后的深圳力量!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科技头条

行业快讯

iPhone 13芯片苹果A15性能跑分比A14提升13.7%

果粉们可以放心了,即将发布的iPhone 13搭载的A15芯片,基准综合跑分测试显示,其性能比 A14 提高了 13.7%。大家更希望A15功耗控制可以更好一些,你觉得呢?

英特尔将用先进半导体封装技术,助美国军方开发出芯片原型

英特尔集团当地时间周五宣布,将在位于亚利桑那和俄勒冈州的工厂中使用自家的半导体封装技术,助力美国军方开发出芯片原型。这种封装技术能够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小芯片(chiplets)”被集成到一个封装中,从而实现把更多功能整合进一个更小的成品中,同时降低其能耗。

苹果头戴式耳机AirPods Max充电头怎么没有,耳朵保暖问题解决了

苹果AirPods Max不给充电头都能美化成环保?苹果头戴式耳机AirPods Max正式发布了,售价 4399 元人民币,很多网友都惊叹贵的离谱…这价格谁买苹果耳机啊,看看Airpods Pro 1

百度组建智能汽车公司有何重要意义?与吉利合作的主要计划是什么?

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将在吉利汽车的工厂进行生产工作。百度将对吉利工厂的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改造以生产汽车,向新车提供车载软件,而吉利则提供工程技术,双方还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

2021iPadPro最新消息:MiniLED显示屏供给短缺,将再延期发布

先前不断有新消息称,苹果今年不会再开春季新品发布会了,苹果新品发布会可能会在本月发布,而主角也就只有新款iPadPro系列,将通过官网直接上架开售的方式亮相。但是全球芯片短缺问题愈演愈烈,就连对供应链掌控力十分强大的苹果也无法幸免。4月12日最新报道,苹果即将发布的高端iPad显示屏也缺货了,甚至可能面临无法如期上市的困境。

苹果最新iPad和MacBook Pro会采用mini-LED吗?大陆厂商将杀入供应

有分析人士称,今年iPad和MacBook Pro也可能会推出Mini-LED显示屏,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最新投资报告中,再度对苹果mini-LED显示屏产品做出预测。

详解英特尔12代酷睿功耗和大小核调度效率优化

离发布英特尔 12代酷睿的日期越来越近,终于不再万年14nm了,飞跃到了10nm Enhanced SuperFin的升级加强版(Intel 7工艺),Intel 12代酷睿引入大小核设计,也就是通过性能核心和效能核心的分工,而大家还是比较关注功耗和大小核心软件的调度效率是怎么实现优化?

NVIDIA承认老卡库存过剩,帮经销商清理RTX 3090/3090 Ti

NVIDIA已经承认遇到了老卡库存过剩的问题,因为长期预付款协议的存在,导致这些未消化的存货占据大量资金,NVIDIA已经撸起袖子亲自下场,帮忙AIC、经销商等清理库存,尤其是最难消化的GA102核心产品,特别是RTX3090 Ti和RTX 3090。

升级到3nm的AMDZen5APU大小核集成Zen4D,官方未证实

最近,苏妈提到了ZEN4处理器的一些进展情况,确定是5nm工艺,未透露其他详细信息内容,将于2022年发布!至于网上最新的消息是Zen5采用台积电3nm工艺预计要到2024年发布,目前未得到AMD官方的确认是否真有Zen5?

华为凤凰引擎是什么黑科技,Ray Shop移动图形光追技术怎么样

华为凤凰引擎是什么,是华为3D游戏引擎?光追技术是未来吗,光追本身就是提升画质的,不单单是反射光线,物体上的光泽过度细腻程度以及色彩层次都可以大大提升?目前,华为并没有对这套技术详细说明,不过该技术和麒麟9000芯片应该是有很大辅助作用。

严控敞口:AI时代的智能网联设备要更加重视信息安全

安全已经成为了这些新兴智能设备的核心功能,足够的安全性才能够给这些设备的用户保驾护航的根本。

突破极限!全球首款999克16英寸超轻本量产背后的深圳力量!

在2025年德国IFA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宏碁(Acer)董事长陈俊圣亲自揭晓了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全球首款重量低至999克的16英寸轻薄本。

IC载板变革:玻璃芯基板引领面板级RDL封装新趋势

面板级封装(PLP)因其更高的面积利用率(可达95%以上),及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市场热度正不断升温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成功案例|欧姆龙助力打造安全、稳定的分布式电源系统,助推5G

本期案例,OMRONDMS将通过G6QG小型低背功率继电器,讲述如何打造可保障安全、稳定供电的5G基站分布式电源系统。

上半年净利润超过一亿元即盈利能力居3%的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有哪些

近年来,芯片(集成电路)作为国之重器在举国上下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推动了轻资产重知产的芯片设计行业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有5000多家芯片设计公司,但是从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公告来看,国内半年净利润超过一亿元的芯片设计公司可能也就20家左右

为软件定义汽车(SDV)优化汽车开发流程

要在软硬件开发的交叉领域取得成功,汽车制造商需优化架构、采用敏捷的软件开发模式,以弥合传统汽车开发流程与软件开发流程之间的鸿沟。

提升瑞萨RH850开发效率的关键:开发工具链洞察

本篇文章将以瑞萨RH850开发为例,从工具链选型的角度,分析如何在技术与供应链双重挑战下,提升开发效率、保障合规并保持供应链的可控性。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搭载最新PowerDelivery3.1(PD3.1)充电协议的现代USB-C充电器,如今可提供高达240瓦(W)的功率输出,这极大地缩短了充电时间,同时提升了整体用户体验。

LoRa联盟报告显示LoRaWAN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加速

智能建筑领域成为LoRaWAN增长最快的市场,成员企业过去一年部署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解构TC-SAW:高端滤波器的绝对主流(一)

作为5G通信和射频前端技术领域的关键突破,TC-SAW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等高端设备中,成为引领行业的标志性技术。本文从技术起源、性能优势以及产业应用等多个角度,深度剖析了TC-SAW的技术原理和市场前景,详述了TC-SAW与Normal-SAW的具体区别,以及新声半导体如何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动TC-SAW的性能提升和产业应用。

上一篇:
银行体系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多家机构热议:全生态覆盖潜力巨大,AIC或成新战略支点
下一篇:
新能源车最后的疯狂?补贴退坡的末班车经济学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