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百强动态 > 文章详细
京东方赌注钙钛矿,争夺光电子下一个十年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光伏研习社)

自2023年低调成立钙钛矿事业部,到近期传出拟投建100MW中试线的消息,这家全球显示面板龙头的光伏雄心,正牵动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个引人好奇的问题是:做面板起家的京东方,凭什么能做光伏?又为什么偏偏选中了钙钛矿?

当外界仍在讨论京东方如何应对面板行业周期性波动之时,这家企业的战略抉择,已透露出其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与对未来十年产业格局的笃定。

从“面板之王”到跨界破局者,过去十年间,京东方以持续投入换技术的决心,将中国显示产业从“缺屏之痛”推向全球之冠。然而,随着LCD、OLED市场逐渐饱和,面板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日益凸显——2024年全球显示面板价格同比下滑8%,行业利润被压缩至个位数水平。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早已成为京东方管理层的共识。近年来,公司陆续布局Mini LED、传感器、医疗显示等新兴领域,但要真正承载起“第二增长曲线”的使命,必须选择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广阔的赛道。钙钛矿,恰好精准踩中了这一战略节点。

作为第三代光伏技术的代表,钙钛矿电池理论转换效率可突破30%,远超晶硅电池29.4%的理论极限,并具备制备成本低、轻薄柔性、弱光响应好等优势。更重要的是,2025年正被行业视为“钙钛矿产业化元年”:协鑫光电100MW产线良率突破85%,纤纳光电推出全球首款钙钛矿BIPV组件……整个行业正从实验室快步走向规模化量产。

对京东方而言,这不仅是光伏行业的新机遇,更是其技术能力实现跨域迁移的理想战场。

显示与光伏的技术边界:京东方的隐形优势

钙钛矿电池的核心制备工艺,与显示面板的薄膜沉积、精密加工、材料体系高度重合。例如:

TCO玻璃:钙钛矿组件前电极所需的透明导电氧化物玻璃,京东方在显示领域已积累多年,良率与成本控制能力全球领先;

真空镀膜:钙钛矿层与电子传输层常用的磁控溅射、蒸镀工艺,与OLED面板的薄膜封装和发光层蒸镀技术高度相通;

缺陷检测:面板产线中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稍作改造即可用于钙钛矿电池的微裂纹与杂质检测,大幅降低产线调试成本。

更重要的是,京东方长期积累的材料数据库与工艺know-how,将有力推动钙钛矿的量产进程。例如其柔性基板技术,可直接应用于钙钛矿柔性组件,而此类产品在BIPV与车载光伏领域需求正旺。

正如京东方中央研究院负责人所言:“做钙钛矿并非从零开始,我们只是将显示领域的技术‘平移’到了新战场。”

不止于光伏:京东方要做光电子生态的整合者

如果说技术协同是基础,那么京东方的雄心远不止于“多卖几块光伏组件”。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会上,公司明确表示:“钙钛矿将成为京东方‘显示+’战略的关键支点。”

此处的“+”,指向一个更广阔的光电子生态:

一方面,钙钛矿组件可与京东方的智慧能源业务形成协同。公司已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等领域有所布局,若搭配高效钙钛矿组件,可为园区、数据中心等企业客户提供“发电-储能-用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强劲竞争力。

另一方面,柔性钙钛矿组件有望成为面板业务的“增值搭档”。例如,应用于车载光伏车顶,为电动汽车提供补充电力;或集成至智能穿戴设备的柔性屏幕中,实现“显示自供电”。这种“显示+能源”的融合,或将催生全新的产品形态。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产业链话语权的重塑。若京东方能在钙钛矿领域占据技术制高点,将同步掌握显示面板与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与工艺环节,形成“光电子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这是单一领域企业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2025年的关键变量:京东方能否抓住“黄金窗口”?

当然,跨界之路从非坦途。钙钛矿产业化仍面临稳定性、大面积制备、供应链配套等多重挑战。但2025年的行业态势,对京东方而言机遇大于风险:

政策东风:中国“十四五”能源规划明确支持钙钛矿等前沿技术,多地推出设备投资补助等扶持政策;

资本涌入:2025年上半年钙钛矿领域融资规模超200亿元,产业链成熟度显著提升;

格局未定:目前领先企业多为光伏新势力,传统显示巨头尚未大规模入场,京东方有望在柔性、BIPV等差异化赛道建立优势。

一场“早有预谋”的技术远征

从面板到光伏,京东方的跨界看似突然,实则是数十年技术积累的厚积薄发。当行业仍在争论“钙钛矿何时取代晶硅”时,京东方更关注的或许是:如何将显示领域的技术积淀,转化为光伏新赛道上的领先优势。

或许十年之后回望,今天的布局将被定义为京东方从显示巨头迈向光电子生态引领者的关键转折。而我们能确定的是,这家始终与技术趋势同频共振的企业,又一次站在了新周期的起点。

上一篇:
AI能耗将暴涨10倍 双登股份卡位AIDC储能核心环节
下一篇:
AI时代的一场长征:中兴阿里云求解算力普惠
Title